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安徽省 > 六安市 > 裕安區(qū) > 獨山鎮(zhèn)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qū)獨山鎮(zhèn)文化旅游景點

[移動版]

獨山革命舊址群

獨山革命舊址群景區(qū)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qū)獨山鎮(zhèn),距六安市區(qū)(六安火車站)40公里,是全國重點打造的100個紅色經(jīng)典景區(qū)之一、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重要節(jié)點。核心景區(qū)內(nèi)主要有9處革命舊址、1處六霍起義紀念館、1處革命紀念塔以及龍井溝景區(qū),其中9處革命舊址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為蘇維埃俱樂部、獨山-指揮部、經(jīng)濟合作社、列寧小學、蘇維埃政府、赤衛(wèi)軍指揮部、革命法庭、0及少共縣委、政治保衛(wèi)局),分布在西街、中街兩條老街上,自然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歷史文化保護區(qū)。這些革命舊址都是清朝中晚期至民國初年的古建筑。是皖西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獨山革命舊址群景區(qū)為游人展示了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初期,我黨縣級黨、政、軍、文化、教育、司法、經(jīng)濟等完

六安縣蘇維埃俱樂部舊址

安縣蘇維埃俱樂部(列寧俱樂部)舊址原為火神廟戲樓,位于獨山鎮(zhèn)西街13號。舊址面闊七間,高86米,明間面闊85米,進深11米,兩層;次間為兩進,兩層,進深58米,建筑占地總面積182平方米;鹕駨R戲樓始建于清朝中晚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江西豐城人熊祥先捐資重建,民國十四年(1925年)重修。戲樓入場和出口的門楣上分別刻有“云心”“?凇弊謽樱斑M上層為戲臺、下層為廣場。戲臺正面兩根石柱刻有清末獨山籍秀才王子涇撰寫的楹聯(lián)一副:戲演舊衣冠--緯武,樓增新氣象革鳥飛翚。石柱兩邊分別刻有“道光癸卯年無射月吉日發(fā)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信士熊祥先重建”。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這里是六安縣蘇維埃俱樂部所在地?谷諔(zhàn)爭時期,國民黨將領(lǐng)李宗

獨山虎頭潭

虎頭潭景區(qū)位于六安市響洪甸水庫腳下的獨山鎮(zhèn)毛岔河,距省會合肥僅一百余公里,這里交通便捷,山青水秀,風光宜人。景區(qū)因一座小山頭靜臥在淠河岸邊,酷似一頭汲水的老虎而得名。這里水流喘急,潭水深不可測。據(jù)老人們傳說:四兩黃絲都不能著底。有一年的夏天,一個人潛入到潭底摸魚,碰到一個大型不知名狀的怪物而嚇的魂飛魄散。從此無人再敢涉足潭底了。我所記得虎頭潭開發(fā)的最早歷史是六七十年代,為了保障當?shù)伛v軍的飲水,部隊在這里建設(shè)了抽水站,并派士兵把守,水面山還矗立著“提高警惕,保衛(wèi)祖國”八個紅色大字。此情此景在我幼小的心靈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㈩^潭真正意義上的開發(fā)只是近幾年的事,一條簡易的孔型橋梁橫跨淠水,把南北連成一個整體。淠河二岸修建了水泥路面

中共和少共六安縣委舊址

中共和少共六安縣委舊址原為朱君賢、朱君龍私宅,始建于清朝末年,位于獨山鎮(zhèn)西街81號。舊址面闊三間,前后三進共13間。前進高7米,明間為排山抬梁式,稍間為穿斗式,有閣樓。五架梁上有雀替,飾牡丹花卉。正脊和三架梁均用瓦楞柱,梁頭為象鼻式。前后進以廊坊相連,天井鋪設(shè)有鵝卵石。條石墻基,青磚墻體,一斗一臥,單馬頭墻,屋面小青瓦覆蓋。內(nèi)門設(shè)有海棠圖案、外窗欞用鐵制成。建筑面積285平方米。1931年5月,中共六安縣委和少共六安縣委在這里辦公,鮑益三和方永樂分別任書記。次年9月、蘇區(qū)淪陷后停止辦公。這里曾開辦過朱延和老藥店,1956年合作化時期收歸公有,先后設(shè)過糧行、供銷社、醫(yī)院、派出所。1958年返還給朱氏后代朱發(fā)榮、朱發(fā)炯。舊址于1981年

六安縣赤衛(wèi)軍指揮部舊址

六安縣赤衛(wèi)軍指揮部舊址原為馬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中期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位于獨山鎮(zhèn)西街23號,三開門四進共12間。前進高7.1米,建筑占地面積373平方米。舊址正門為扇面墻,墻上做圭腳磚雕,兩稍間封護檐,用磚制斗塔出挑,后殿正方雕有雙龍戲珠、耕讀圖等。兩邊便門上方分別陽刻“禮門”“儀路”。前院里原先有兩棵100多年的銀杏樹,因大火焚燒而枯死。后人又在原地補植兩棵。1928年前后,這里為國民黨獨山自衛(wèi)團魏祝三團部駐地。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這里是六安縣赤衛(wèi)軍指揮部所在地。蘇區(qū)建立后,馬氏宗祠是六安縣赤衛(wèi)軍和蘇區(qū)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許繼慎、徐向前、毛正初等紅軍將領(lǐng)曾在這里駐軍。百年銀杏樹旁有拴馬樁,就是當年許繼慎、徐

六安縣經(jīng)濟合作社舊址

六安縣經(jīng)濟合作社舊址位于獨山鎮(zhèn)中街8號,原為王德龍私宅,曾開辦王大鐸商行,始建于清朝晚期,后被焚毀,于民國初年重建。舊址為四合院面闊三間,高6.3米,前進為店面,二進為糧倉,共8間,占地面積181平方米。1931年5月,六安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后,這里是六安縣經(jīng)濟合作社所在地。1932年9月紅軍撤退后停止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王氏后代王業(yè)瑾等人居住。舊址于1981年1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9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裕安區(qū)人民政府將住戶異地安置,舊址收歸國有。舊址對外開放后,主要展陳內(nèi)容有:前廳右邊是經(jīng)濟合作社模擬營業(yè)場景,包括柜臺、工作人員營業(yè)撥打算盤時

六安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六安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始建于清朝末期,原為王興武(王康成)私宅,為四合院,面闊三間,前后四進,高63米,五架梁穿斗式,中間排山抬梁式,有雀替飾牡丹,三架梁頭用象鼻式。兩進三間廊房相連,中有天井,分式封火山。建筑面積450平方米,占地面積684平方米,后一直租給他人開店鋪,前進為店面,后進為住宅。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這里是六安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舊址于1981年1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9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裕安區(qū)人民政府將住戶異地安置,舊址收歸國有。舊址對外開放后,前間墻上張貼有六安縣蘇維埃政府圖文介紹,下方玻璃柜里展有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使用過的

六安縣革命法庭舊址

六安縣革命法庭舊址原為王厚齋私宅始,始建于清朝晚期,位于獨山鎮(zhèn)中街34號,為面闊三間四合院。高6.3米,前后兩進共8間,建筑占地面積178平方米。這里曾發(fā)生一場火災(zāi),損毀嚴重,后按原樣重修。1931年5月,六安縣蘇維埃革命法庭在麻埠設(shè)立,8月遷至獨山,所以這里辦公又稱獨山革命法庭。1932年9月,革命法庭撤銷。舊址于1981年1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9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裕安區(qū)人民政府將住戶異地安置,舊址收歸國有。舊址對外開放后,圍繞革命法庭的誕生背景、歷史豐碑、法庭架構(gòu)、軌跡流程、法律法規(guī)、傳承創(chuàng)新等6個方面進行布展。展陳包括:前廳正中立有一個寫有“

六安縣政治保衛(wèi)局舊址

六安縣政治保衛(wèi)局舊址始建于清朝末年,原為清代臺灣巡撫劉銘傳私家當鋪,位于獨山鎮(zhèn)西街72號。舊址面闊三開間兩進,前進高7.2米,后進高8.5米,為兩層木樓、五架梁穿斗式、鼓形柱頂石,建筑占地面積298平方米。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這里是六安縣政治保衛(wèi)局所在地。舊址于1981年1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9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裕安區(qū)人民政府將住戶異地安置,舊址收歸國有。舊址對外開放后,展陳內(nèi)容主要包括:前進墻上張貼有六安縣政治保衛(wèi)局圖文介紹,下方是審訊臺,桌上放有審訊記錄;中間是院落,連接前后兩進房屋,院墻上 書-有一個大大的“當”字,院中放置一個圓

六安縣列寧小學舊址

六安縣列寧小學舊址原為王氏宗祠文昌宮,位于獨山鎮(zhèn)燕京路61號,兩進10間,面闊十六、七米,進深二十七、八米米,天井22平方米。前庭、后庭兩廊相連,全部為通間,建筑占地面積457平方米。這里曾發(fā)生過一場火災(zāi),燒毀大部,后按原樣修繕。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這里是六安縣列寧小學所在地。第四次反“圍剿”失利后,蘇區(qū)淪陷,列寧小學停辦,后改名為獨山小學。舊址于1981年1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9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