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莆田市 > 城廂區(qū) > 東海鎮(zhèn)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qū)東海鎮(zhèn)文化旅游景點

[移動版]

東沙抗捐暴動舊址

東沙抗捐暴-動-舊址位于莆田市城廂區(qū)東海鎮(zhèn)東沙村。1932年春二十九路軍入閩之后,福建的各小軍閥顧慮自己早晚會被擠出所占據的地盤,便加緊對當地民眾的剝削,-捐是苛捐雜稅中最大宗的一項。1932年全省-捐派額為1200余萬元,莆田、仙游兩縣為360萬元,占全省30%。-捐的苛勒使農民不堪承受,小規(guī)模的抗捐暴-動-在莆仙各地時有發(fā)生。其中東沙人民舉行的抗捐暴-動-,因遭到省防軍第三旅旅長何顯祖的武力鎮(zhèn)壓而釀成慘案。1932年2月,何顯祖要東沙村繳納煙苗捐42000元,可一直延到8月初還不肯繳納。何顯祖見東沙群眾竟敢抗不遵命,赫然大怒,于8月17日呈請福建省政府主席方聲濤批準,悍然派江湘營進駐東沙東鄰的西厝、東蔡等村,并限“即繳清,否則剿

莆田黨團聯(lián)席會議會址

莆田黨團聯(lián)席會議會址位于莆田市城廂區(qū)東海鎮(zhèn)西厝村東洋自然村。1934年“閩變”失敗后,國民黨南京政府派陳儀擔任國民黨福建省主席,陳儀入閩主政后,除加強憲兵統(tǒng)治外,還獨創(chuàng)了“保警合一”的治安建制,成立省保安處,以強化對各地的統(tǒng)治。省保安處強化“后防”統(tǒng)治的同時,駐榕憲兵四團則利用“自新自首”政策,極力破壞和瓦解城市地下黨組織。同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被敵破獲,市委書記陳之樞等人被捕叛變,出賣革命同志,很快莆田中心縣委、仙游縣委亦遭破壞,給莆仙的革命斗爭投下了一層陰影,但以潘濤為首的一批堅定的共產黨員看到城市黨組織遭破壞,即領導莆田縣委及時轉移到靈川、北高等沿海農村堅持斗爭,在一些基點村組織“打狗團”,開展反叛斗爭,防止叛徒的破壞活動

石梯寺

石梯寺位于城廂區(qū)東海鎮(zhèn)坪洋村,類別為古建筑。坪洋石梯寺位于東海鎮(zhèn)坪洋村東南2.5公里,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始建,后荒廢。清末重建,近代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前殿面闊五間,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中殿面闊七間21.7米,進深四柱13.2米,建筑面積325平方米,后殿面闊七間,均抬梁式木構架,歇山頂。前殿至中殿隔有大坪并有東西廂房,為僧舍和功德堂。寺內存有宋代石槽2口,石臼1只;明代鼓形柱礎,明嘉靖欽賜“肇順輔王”木匾額1方,明代狀元柯潛書“鳳巢有鳥皆成鳳,龍?zhí)逗昔~不化龍”石楹聯(lián)1對;清代石獅1對(長0.6米,寬0.26米,高0.38米),方形石柱1對,清光緒十八年(1892)銅香爐1只。石梯寺為

蔡襄紀念館(端明殿)

蔡襄紀念館(端明殿)位于城廂區(qū)東海鎮(zhèn)東沙村,類別為古建筑。東沙端明殿(金沙宮)位于東沙村溝東自然村,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歷代屢有維修,近代重修。坐東朝西,通面闊十一間27.9米,通進深25.7米,建筑占地面積725.8平方米,,為一進廊院式建筑,從北向南分布有端明殿、金沙宮和龍川書院。端明殿懸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由前殿、天井和主殿組成,前殿面闊三間深八檁(前4后3),主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十三檁(前7后5),主祀蔡襄,內存明柱礎四對,清末柱礎二對和相傳由蔡襄親書篆刻其夫墓志銘一通。金沙宮懸山頂,抬梁、穿斗式土木結構,由前殿、天井、兩廡和正殿組成,前殿面闊五間,深四柱八檁(前5后2),兩廡拱券頂,正殿抬梁、穿斗式結構,面

蔡先鑣烈士墓

蔡先鑣烈士墓位于莆田市城廂區(qū)東海鎮(zhèn)西厝村笏楓公路旁。蔡先鑣(1921.5-1945.4),乳名松峰,別名蔡英,又名蔡漢清,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1925年考進省立第十中學。在校期間,加入了黨領導的進步學生組織——莆田縣-會,開始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立志為改革社會而奮斗。1927年6月,在涵江車站當售票員。1929年毅然棄職與莆田地下黨組織取得聯(lián)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被中共莆田縣委派到家鄉(xiāng)一帶的蔡厝、東沙等地從事革命工作。他以家庭為據點,以所在村為基點村,借行醫(yī)為名走家串戶,先后在西黃、后門亭、東朱、小書亭、山前等地設立聯(lián)絡點,宣傳革命道理,發(fā)動群眾開展抗租抗稅斗爭。1932年9月,“東沙慘案”發(fā)生后,蔡先鑣領導東沙人民英勇斗爭,巧妙利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