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鼓樓區(qū) > 華大街道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qū)華大街道概況

[移動版]

華大街道位于鼓樓區(qū)北隅城鄉(xiāng)結合部,取轄內華林坊與北大路合稱而命名。轄區(qū)為漢初閩越國冶都所在地,冶城位置約在今屏山至冶山之間,周長約2.5公里。東起五四路折華林中路、屏東河與五鳳街道和鼓東街道相鄰,西至湖濱臥湖路、元帥路,與鼓西街道毗連,南以楊橋路、虎節(jié)路為界,與南街街道相接,北迄馬鞍,面積3.73平方公里,居民1.77萬戶,人口5.9l萬。街道辦事處址設北大路234號。下轄屏山、冶山、北大、城北、九彩、華林、屏東、龍峰、琴湖、思兒亭、北江、龍腰、長富宮、融二、晉西15個居委會。轄區(qū)為0福建省委、省0、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省軍區(qū)、福建省公安廳、中國人民銀行福建分行、省經貿委等省主要機關所在地,成為福建省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外事等活動中心。轄內共有省直機關單位163家,市直機關單位28家,大學2所(省中醫(yī)學院、省廣播電視大學),中學11所,小學5所,醫(yī)院4家。20世紀80年代始,轄內l0層以上高層建筑迅速崛起,至2000年末,代表性的建筑有福州西湖大酒店、省工業(yè)展覽廳、省電力工業(yè)局大樓、省煙草公司大樓、福建日報社采編大樓、華興大廈、省稅務大樓、福州郵政大廈、省機關局屏東大樓、武夷大廈、華林大廈等30多座。轄內現(xiàn)存古跡有冶山、歐冶池、華林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苔泉古井4處。境內主要路街:南北走向自東而西分別有華保路、華屏路、環(huán)保路、關外路、屏東路、鼓屏路、北大路、湖濱路;東西走向自北而南分別有華林路、冶山路、營跡路等。

附:土街、土街口地名由來

土街位于鼓樓區(qū)西北部,南自渡雞口,北至三角井,作為歷史街名,稱為“土街”。

明洪武四年(1371年)創(chuàng)建福州府城,北城的城門不用五代夾城的嚴勝門,要新立一門,通道也要另修。這條新建的北門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曾鋪石砌路,行人只好在土路上往來,雨日滿地泥濘,故稱“土街”。(而南行街口,也稱“土街口”)。幾經民間相傳,音訛稱為“渡雞口”。

民國23年(1934年)修路,把這條土街從南而北合稱“北大路”,包括渡雞里、夾道福州市地名志

坊、拱辰坊、北門街、北門兜等路段。

土街口土街口俗稱渡雞口,是一個十字路口。北連北大路,西通鼓西路,南接達明路,東達鼓樓前,作為古城的交通要道,與東街口、旗汛口等齊名。

土街口何以稱為渡雞口呢?傳說,古時這里有一只善心的公雞,能啄去過往行人腿上的爛瘡,診治即愈,而八仙之一李鐵拐發(fā)現(xiàn),便超度公雞成仙,云游各地,為患腿腳爛瘡的百姓除疾。從此土街口地名被渡雞口所替代。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