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700人口:57萬面積:6432平方公里行政區(qū)劃會寧縣轄6個鎮(zhèn)、2">
您現在的位置 : 甘肅省 > 白銀市 > 會寧縣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概況

[移動版]

漢語拼音:HuiningXian

簡稱:

別名:

區(qū)劃代碼:6204221

政府駐地:會師鎮(zhèn)

位置:經度:104°31′—105°34′

緯度:35°33′—36°26′

區(qū)號:0943

郵編:>740700

人口:57萬

面積:6432平方公里

行政區(qū)劃

會寧縣轄6個鎮(zhèn)、22個鄉(xiāng)(其中1個民族鄉(xiāng)):

鎮(zhèn):會師鎮(zhèn)、郭城驛鎮(zhèn)、河畔鎮(zhèn)、頭寨子鎮(zhèn)、甘溝驛鎮(zhèn)、太平店鎮(zhèn)

鄉(xiāng):丁家溝鄉(xiāng)、中川鄉(xiāng)、新添堡回族鄉(xiāng)、侯家川鄉(xiāng)、黨家峴鄉(xiāng)、楊崖集鄉(xiāng)、老君坡鄉(xiāng)、翟家所鄉(xiāng)、柴家門鄉(xiāng)、八里灣鄉(xiāng)、平頭川鄉(xiāng)、韓家集鄉(xiāng)、大溝鄉(xiāng)、四房吳鄉(xiāng)、漢家岔鄉(xiāng)、土門峴鄉(xiāng)、新塬鄉(xiāng)、劉家寨子鄉(xiāng)、草灘鄉(xiāng)、土高山鄉(xiāng)、白草塬鄉(xiāng)、新莊鄉(xiāng)。

地名來歷

據《元和郡縣志》卷4會州載:周太祖宇文泰為西魏相,西巡,會師于此,當地人張信傾家產犒勞六軍。太祖大悅,因命置州,以“會”為名。(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所在地區(qū):甘肅省白銀市

歷史沿革

會寧縣:據《史記》記載,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即有祖厲縣建治,屬安定郡。王莽篡漢,改祖厲縣為鄉(xiāng)禮縣,東漢復祖厲舊名。三國時屬魏地,隸武威郡。西晉初廢祖厲縣;莸塾缹幵辏301年)涼州刺史張軌在涼州(今武威)近側另設祖厲縣,后遷縣于郭城驛故地。東晉十六國時,祖厲縣前后隸屬于前涼、前秦、后涼、后秦、西秦5個政權。南北朝時,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改祖厲縣為祖居,遷址平涼境內,后在今靖遠縣境內置會寧縣,為有“會寧”縣名之始。西魏恭帝元年(554年),置會州,州治會寧。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設會寧鎮(zhèn),開皇十六年(596年)又復為會寧縣,屬平涼郡。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改會州為粟州,同年又復名會州,屬關內道。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會州為會寧郡。代宗廣德元年(763年)陷于吐蕃,更名“汝遮”。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黨項人克會州,地屬西夏。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收復會州,屬熙河蘭會路。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筑起會州新城(即今敦蝦蟆古城);兆诔鐚幦辏1104年),在州治置敷州縣。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陷于金,金即在甘泉堡置西寧縣(今張城堡西寧古城)的建置。至此,今會寧縣境內同時有兩縣(敷州、西寧)、一州(會州)的建置。金宣宗貞祐四年(1216年),升西寧縣為西寧州,后又降州為縣。宣宗興定四年(1220年),西夏占會州。宣宗元光二年(1223年)金人收復會州。蒙古太宗(孛兒只斤窩闊臺)八年(1236年),蒙古軍占領會州。元初,遷會州治所于西寧縣。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并西寧縣入會州。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詔令改會州為會寧州。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為縣,隸鞏昌路,屬陜西布政司。清初會寧隸鞏昌府。1913年,改屬蘭山道,1927年廢道后直屬甘肅省。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長征會師于會寧,在會寧曾組建蘇維埃政權。1944年會寧改屬甘肅省第九行政檢察專員公署(治所臨洮)。1949年8月22日成立會寧縣人民政府,屬定西專員公署。1985年8月,會寧縣改隸白銀市至今。

自然地理

會寧縣位于甘肅省中部,白銀市南端,地處北緯35°24′至36°26′、東經104°29′至105°31′之間。東依靜寧縣和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海原縣,南與通渭縣毗鄰,西靠安定區(qū)和榆中縣,北與靖遠縣、平川區(qū)相鄰。總面積為6439平方公里,2004年底總人口為58.33萬人,其中:漢族占97%;回族、東鄉(xiāng)族、藏族、滿族、哈薩克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占3%。全縣共轄4個鎮(zhèn)24個鄉(xiāng)6個社區(qū)居委會284個村民委員會29個居民小組2039個村民小組?h人民政府駐地會師鎮(zhèn),西北距蘭州市155公里、白銀市180公里。

會寧地處西北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帶,土地構造復雜,多以變質巖和花崗巖為基底,其上廣泛沉積第三系紅層和第四系黃土,局部地段出露石灰系、侏羅系和白堊系地層。整個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梁峁起伏、溝壑縱橫。全縣以祖厲河為基干,分布樹枝狀溝壑,遍布“V”形深谷。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便有1.07公里的溝壑?傮w南高北低,東北角、中西部有海拔2200米的山塬和峰巒。南部、中部為山地,多屬黃土堆積侵蝕長梁、梁峁地貌;北部多為川、塬地,為梁峁頂面殘塬和河流切割成的溝谷地階地貌。其地貌大體可分:

(一)黃土堆積侵蝕長梁、梁峁地貌。此地貌在縣內廣泛分布。梁呈長條形,頂不寬,坡梁長,坡面大,坡度15—25度,多數被現代槽狀沖溝切割

,溝頭為“掌地”,在中部有少數呈山間盆地地貌。侵蝕嚴重地區(qū),梁峁并存,峁頂面積不大,四周斜坡在10度左右。峁梁相接者梁身不長,為溝谷深切,黃土堆積較厚。

(二)黃土堆積侵蝕梁峁頂面殘塬地貌。此地貌分布在縣境北部祖厲河、關川河兩側,海拔1700—2200米。有白草塬、扎子塬、李家塬等八塬典型峁頂殘塬,塬面坡度平緩,一般在5—10度之間。塬緣到谷底切割較深,坡面高且陡,塬面為塬地,溝谷為溝壩地。

(三)河谷平塬地貌。此地貌分布于祖厲河及其支流祖河、厲河、關川河、土門峴河兩側,為寬窄、長短、高低各異的三級河谷階地,呈樹枝狀嵌入梁峁丘陵之間。海拔1400—1800米。郭城川、城川、甘溝川等七川為典型河谷平原,高出河床1—3米的一級階地為河灘,寬數米至數百米,為排洪區(qū);高出河灘10—30米的二級階地為川地,地勢平坦,寬數百米至3公里;高出川地10—30米的三級階地為坪臺地,斷續(xù)分布于川道兩邊。階地多由第四級沖積、洪積物組成,黃土層厚,土質較好。村鎮(zhèn)居民多住二級階地。

會寧歷代名人

曹銘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科進士。官至督察院都御史。論諫剛直,年三十四歲以直諫死。

張勛字鼎彝,丁溝鄉(xiāng)人。明正統(tǒng)四年(1439年)乙未科進士。初授戶部主事,以廉勤薦調武昌府知府,因剖理有方,給餉濟饑,刑清弊絕,遷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所至之處,謳思載道。

栗在庭字應鳳,縣城東關人。明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進士。授中書舍人,尋升吏、戶兩部給事中,后調山東僉憲,繼任湖廣左參議,擢山東參議,升右布政使。壬辰左遷山西參議,后提按察使。在職時,廉潔自律,體察民情,修黃河石堤,復查積案,減刑疏弊,清匪安民,有清明之頌。

李玩蓮四方吳鄉(xiāng)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進士。

柳邁祖字宜齋,縣城東關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丁未科進士。歷任平番縣訓導,長安縣教諭,翰林院庶吉士,戶部主事、員外郎,刑部郎中。后調任湖南寶慶府知府。在任勤政理事,居官簡約,躬親查核庭訟糾紛。善長書法,凡得一幀者,視為珍品收藏。

吳思權字平一,柴家門鄉(xiāng)人。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進士。由內閣中書銓升浙江補用知府,歷任杭州、溫州同知,所至有政聲。

康節(jié)字邵亭,祖籍陜西武功,先祖曾為會寧地方官,后遷居會寧。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進士。陜西即用知縣,補授韓城縣知縣,以卓異升補耀州知州,河南滎陽知縣。在任七年,政績卓著。去任后,民為之立碑以志去恩。

柳淵字時庵,縣城東關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84年)甲辰科進士。官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后遷升員外郎,復調任郎中,外放江西袁州知府,繼調瑞州知府。居官清廉,勤政獄訟,衙無積案。

劉灝清咸豐三年(1853年)癸丑科進士。官陜西某縣知縣。

吳耀曾字自甫,翟家所鄉(xiāng)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進士。選任平涼府教諭。性情耿介、學識淵博。曾主講安定育英書院、會寧枝陽書院。治學嚴謹,善誘后學,兩縣鄉(xiāng)會試獲售者多出其門。

張汝洽字潤甫,會師鎮(zhèn)人。清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進士。歷署陜西大荔、洋縣、淳化知縣。性剛果、不畏強御、所到豪黠斂跡。斷決積案,甚有能名。

劉慶篤字吉甫,縣城東關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進士。即授內閣中書。未幾父喪居家,不久主講平涼柳湖書院,成就士子多人。后仍供職京師,旋考京察一等,任小軍機,繼升軍機章京。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兩宮西巡,護駕至西安,議和后又護駕返京,欽賜二品銜,任外務部兼行內閣承宣廳僉事。民國建立,受薦以甘肅代表身份赴上海公議國事。博覽群書,擅長詩賦,善書法,喜金石,好樂彈。

秦望瀾字少觀,縣城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進士。即任兵部主事,操武選司、職方司總辦,后任貴州道、遼沈道監(jiān)察御史。因敢言直諫、觸犯權臣,左遷民政部代理員外郎。民政部改巡警部后,任西分廳總辦。民國時,任臨時參議院議員,獲二等寶光嘉禾獎章;任第二屆參議員時,獲得二等大綬嘉禾獎章。后任總統(tǒng)府顧問、國務院咨議、清史館協修,參與編纂《清史稿》兵史部分。

蘇耀泉字朗亭,老君坡鄉(xiāng)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戍科進士。官浙江即用知縣,積功晉直牧,歷充衢州、石桐榷務,力祛繁苛,商旅德之。初權新昌篆,縣故多梟匪,民患久矣。公甫下車,即捕治渠魁,豪強斂跡。嚴馭胥吏,不稍縱。勤聽斷,求民隱,嘗微行鄉(xiāng)區(qū),理清冤獄。離任時,百姓焚香跪送,并立去思碑。任烏程知縣時,力圖治理,事心躬親,因勞成疾,卒于住中,歸葬故里時,士紳民眾沿途設祭,并贈“萬民傘”以志悼念。

楊思字慎之,縣城東關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進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后升翰林院檢討。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東渡日本,就讀于東京法政大學,未畢業(yè)即回國,參加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后歷任縣議會議長,省第一屆議會副議長、安肅道尹,省第三屆議會議長、蘭山道尹、代理甘肅省長、甘肅民政廳長等職。民國36年(1937年)10月當選“國大”代表,翌年3月出席民國政府在南京召開的“行憲國民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北區(qū)監(jiān)察委員會副主任,1955年任省政協主席。1956年10月,病逝蘭州。

蘇源泉字本如,老君坡鄉(xiāng)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進士。官禮部主事。民國初,薦任民國政府審計院協審官,繼調內務部僉事。生性耿直,不隨同流俗。居官清廉,能舉賢薦能。喜讀詩書,尤愛讀史。擅長詩詞,著有《詩敬齋詩草》4卷。喜作書,其書法古味盎然、筆力雄勁、神氣凝貫、名震都下。

萬寶成字玉田,郭城驛鄉(xiāng)人。清光緒三十年甲辰科進士。三十二年(1906年)東渡日本,就讀于早稻田大學法政速成班學習政治法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畢業(yè)回國,任戶部主事。民國建立,任山西定襄縣知縣。期間,鼓勵農桑,興辦教育。時有少數人以傳教名義,詐騙錢財,他查實后予以處理,深得民心。離任時,民眾贈“萬民傘”稱頌懷念。民國二年(1913年)當選為第一屆國會參議院議員。后無意仕途,閑居北平。三十二年(1943年)病逝北平寓所。

焦騰漢字凌宵,翟家所鄉(xiāng)人。清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科進士。初授御前侍衛(wèi),因功遷升江南浦口營都司,復擢海州營游擊,淮安城守營參將,膠州營副將,明威將軍,貴州安龍鎮(zhèn)總兵。在任勤勇干練,忠于職守,地方安寧,屢受褒獎。

王萬壽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武進士。

詹文英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科武進士。

郭蝦蟆金代會州(今會寧縣郭城驛)人。與兄祿大俱以善射應募。金興定初,祿大以功遷,遙授同知平涼府事兼會州刺史。適夏人攻會州,城破,祿大、蛤蟆俱被擒。夏人憐其技,囚之。兄弟皆誓死不屈,且拔須化裝,相謀潛逃。事泄,祿大被害,蛤蟆獨自逃脫,遙授鞏州鈐轄,同知蘭州軍州事。興定五年(1221年)冬,夏人萬余入侵定西,蛤蟆敗之,斬首七百,獲馬五十,以功遷同知臨洮府事。元光二年(1223年),夏人步騎數十萬攻鳳翔甚急,蛤蟆總領軍事,敗之,升靖難軍節(jié)度使,尋改通遠軍節(jié)度使。是年冬,蛤蟆率騎兵五百,收取會州。皆穿紅衣,敝之南山。夏人望見,疑為神兵。守城夏軍有舉手招人者,蛤蟆射,貫手,凡射死數百人。夏人恐懼,乃出降。至是被夏人占據近四年的會州復為金有。正大初,田瑞據鞏州叛金,詔陜甘兩行省并力平叛。蛤蟆率眾先登,田瑞開門欲逃,被其弟田濟所殺。叛軍首領皆被蛤蟆斬之。依此遙授知鳳翔府事兼領蘭、洮、會、河四州兵馬之帥。天興三年(1234年)春,金已亡,西部各州無不歸順,獨蛤蟆堅守孤城。丙申(1236年)冬,元軍并力攻之,蛤蟆度不能支,乃積城中所有金銀銅鐵,雜鑄為炮,以擊攻者。殺牛馬以餉將士;焚廬舍,以堅軍心。日與血戰(zhàn),將士死傷甚重。勢不能支,遂集家寶及將士妻女于一室,焚之。城破,士兵多投火自盡。蛤蟆獨上草垛,以門板自蔽,射殺元兵二三百人。矢盡,投弓劍于火,0殉國。

王萬祥字瑞宇,號鐵山,漢家岔鄉(xiāng)人。少英武雄偉,慷慨有奇氣。年18應募游擊將軍王進寶麾下。愛習武略,槍法嫻熟,勇敢善戰(zhàn)。每遇敵,奮勇先入;謴团R鞏平涼諸郡,進取漢中,攻取武關,屢建大功,遂授定?偙,后調興化總兵。清廷統(tǒng)一臺灣后,選調赴臺鎮(zhèn)守,晉為福建陸路提督,統(tǒng)轄八郡。在閩任職一十七載,布德施威,疆域平安,邊隅大治,百姓樂業(yè)。閩人特立生祠,春秋享祭。康熙帝授太子大保銜。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七月,病逝于福建寓所。帝特下旨為其賜文立碑,謚號“敏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