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為西戎嬴姓族居地。
春秋初屬秦國。
戰(zhàn)國為秦隴西郡。
西漢中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屬涼州刺史部。
天水一名,據(jù)《元和郡縣圖志》記載:“郡前有湖水,冬夏無增減,取天水名,由此湖也”。
東漢永平十七年(74)改天水郡為漢陽郡,移治冀縣。
三國為魏雍州天水、廣魏、南安郡地,廣魏郡治臨渭縣;西晉改廣魏郡為略陽郡,俱屬秦州(治冀縣)。
北魏秦州、天水郡移治上縣,略陽郡移治隴城縣。
西魏為秦州天水郡,北秦州清水、安陽郡,渭州隴西郡地;北秦州、安陽郡治安陽縣,清水郡治清水縣。
北周改北秦州為交州。
隋開皇三年(583)罷郡,改交州為紀州,改治長川縣。
秦州治上縣。
大業(yè)三年(607)改秦州為天水郡、渭州為隴西郡,罷紀州。
唐武德二年(619)改郡為州,為秦州、渭州地。
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為天水、隴西郡地,屬隴右道。
安史之亂后為吐蕃占據(jù)。
北宋為秦州、鞏州地,屬秦鳳路,秦州治成紀縣。
金為鳳翔路秦州、臨洮路鞏州地。
元為陜西行省秦州、鞏昌路。
明為陜西省鞏昌府。
清為甘肅省秦州、鞏昌府地。
1913為隴南道,后為渭川道,治天水縣。
1927年廢道。
1936年置第四行政督察區(qū),治天水縣。
1949年改為天水專區(qū),專員公署駐天水縣,轄天水、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徽縣、兩當(dāng)、通渭等8縣。
1950年以天水縣城關(guān)區(qū)設(shè)天水市;將岷縣專區(qū)隴西、漳縣和平?jīng)鰧^(qū)莊浪并入。
天水專署改駐天水市。
1953年升天水市為省轄市,由天水專區(qū)代管;以清水、秦安、莊浪及陜西省隴縣各一部分地設(shè)張家川回族自治區(qū),1955年改張家川回族自治區(qū)為自治縣。
1956年將隴西、通渭縣劃歸定西專區(qū),莊浪縣劃歸平?jīng)鰧^(qū),將武都專區(qū)的禮縣、西和、成縣并入天水專區(qū)。
1958年撤銷天水縣,并入天水市;將武都專區(qū)所轄武都、宕昌、康縣、文縣、岷縣并入天水專區(qū);后又將岷縣劃歸定西專區(qū)。
1961年將武都縣、文縣劃歸武都專區(qū)。
1963年臨洮專區(qū)漳縣劃入天水專區(qū)。
1969年改天水專區(qū)為天水地區(qū)。
1985年7月8日撤銷天水地區(qū),升天水市為省轄市,原天水市改秦城區(qū)、天水縣改北道區(qū);將兩當(dāng)、西和、禮縣、徽縣劃歸隴南地區(qū),漳縣劃歸定西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