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為慎國,為豫州地。
商為摯國地。
周初分屬慎國、江國、沈國。
春秋屬蔡,后為慎國。
戰(zhàn)國屬楚。
秦屬楚郡,后改屬潁川郡。
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封大將韓信的舍人欒說為慎陽侯,置慎陽國。
元狩五年(前118)侯欒買之因“私鑄白金”罪國除,改降為慎陽縣,屬汝南郡(今縣城東北17千米傅寨鄉(xiāng)劉樓北,一說文殊河北汝南縣境),因在慎水之北而得名。
東漢、三國魏、晉因之。
南朝宋改為真陽縣。
北朝東魏改屬宜陽郡。
北齊并入保城縣。
隋開皇元年(581)撤保城縣。
十六年(596)再設縣,稱真丘縣,原保城縣(治今汝南縣小亮寺)東部(今確山縣東部,汝南縣西南部)劃歸真丘縣。
大業(yè)二年(605)復為真陽縣。
唐載初元年(689)改為淮陽縣。
神龍元年(705)復名真陽縣,屬蔡州。
寶應元年(762)安陽縣(治今涂店)并入真陽縣。
五代因之。
宋移今治。
元改屬息州,后屬汝寧府。
明洪武四年(1371)省入汝陽縣。
弘治十八年(1505)復置真陽縣,屬汝寧府。
清雍正元年(1723)改為正陽縣,屬汝寧府。
1913年屬豫南道。
1914年屬汝陽道。
1927年直屬河南省。
1932年屬河南第八行政督察區(qū)。
1934~1936年,汝南縣張伍店、楊莊集和61個村莊,信陽縣4個村莊劃入正陽縣,汝南埠至岳城汝河以北,傅大港以東28個村莊劃入新蔡縣,小亮寺劃入汝南縣。
1949年屬信陽專區(qū)。
1950年汝南縣的傅寨、雙屯、楊閣、章寨及周圍村莊劃入正陽縣,正陽縣的汪湖、高臺2鄉(xiāng)劃入汝南縣。
1952年息縣的寺王店鄉(xiāng)和梁湖等15個村莊劃入正陽縣,正陽縣的白土店鄉(xiāng)劃入息縣。
1965年屬駐馬店專區(qū)。
1969年屬駐馬店地區(qū)。
2000年屬駐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