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隸屬咸寧縣豐樂鄉(xiāng)上五都。
民國時期,寺背底、黃安吉、寺下劉、夾壟、孟道、張華、李同仁、下屋李、上屋李、王家?guī)X、魏家、享堂、盧家、白水畈、大嶺下15個村莊和馬家林、炸墳、坳口胡、橫山下、下板橋、上板橋、板橋李、大屋李、張家鋪、新屋張華、張九萬、嶺下莊、李鐵、木魚莊、陳梅仙、張子通、唐陳毛、老屋彭劉、新屋彭劉、大塘下、王玉春21個村莊,隸屬咸寧縣安化鄉(xiāng)(駐白水畈劉家大新屋)白水保(駐白水畈劉家大新屋)。
同年6月,白水保隸屬咸寧縣馬橋區(qū)(駐馬橋老街中段福壽圖)。
1950年,白水保改稱白水村,隸屬馬橋區(qū)。
1951年4月,白水村改稱白水鄉(xiāng)(小鄉(xiāng)),隸屬六區(qū)(駐黃闕鋪黃家祠堂)。
同年5月,成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互助組。
同年11月,白水鄉(xiāng)隸屬六區(qū)改稱的七區(qū)(駐黃闕鋪黃家祠堂)。
1954年初,寺背底等15個村莊組成和平初級社,馬家林等21個村莊組成光華初級社。
1956年1月,和平初級社升格為和平高級社,光華初級社升格為光華高級社。
2個高級社隸屬高橋鄉(xiāng)(駐黃闕鋪黃家祠堂)。
同年6月,和平、光華兩個高級社隸屬高橋生產(chǎn)指導組高橋管理區(qū)。
1957年9月,和平、光華2個高級社隸屬五區(qū)(駐黃闕鋪黃家祠堂)高橋鄉(xiāng)(駐中間屋)。
1958年9月,和平高級社改稱和平大隊,光華高級社改稱光華大隊。
2個大隊隸屬火箭公社(駐雙溪鎮(zhèn)老街陳君聘)楊畈管理區(qū)(駐楊家畈)。
1959年,和平、光華2個大隊從雙溪公社楊畈管理區(qū)劃入高橋公社高橋管理區(qū)(駐大幕常收)。
1961年4月,和平、光華2個大隊隸屬高橋區(qū)高橋公社。
1975年3月,和平、光華2個大隊隸屬撤區(qū)并社后的高橋公社。
1981年5月,和平大隊改稱白水大隊,光華大隊改稱板橋大隊。
1984年1月,白水、板橋2個大隊隸屬高橋區(qū)高橋鄉(xiāng)。
同年7月,白水、板橋2個大隊隸屬高橋鄉(xiāng)、高橋鎮(zhèn)合并的高橋鎮(zhèn)。
1985年9月,白水大隊改稱白水村,光華大隊改稱板橋村,2個村隸屬高橋鎮(zhèn)。
村下轄村民小組。
1987年9月,白水、板橋2個村隸屬撤區(qū)建制的高橋鎮(zhèn)。
2005年3月,部分建制村合并。
白水、板橋2個村合并為白水村(駐原板橋小學)。
區(qū)劃: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高橋鎮(zhèn)·白水村 |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