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徐州市 > 豐縣旅游

蘇北大堤

[移動版] [查看地圖]
蘇北大堤
蘇北大堤為豐縣文物保護單位。

蘇北大堤為1950年國家投資修建,位于徐州市豐縣首羨鎮(zhèn)黃樓村北400米。位于豐縣最西北部,蘇魯兩省四縣交界,平原坡地,西高東低。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資源較為優(yōu)越,有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周圍有四條河環(huán)繞,河溝渠密布,為農(nóng)作物的生長提供了方便,主要種植麥、棉、玉米、大蒜、洋蔥、大豆等農(nóng)作物。蘇北堤河是人工開挖的一條河流。自西向東流入復(fù)新河。蘇北堤河是江蘇豐縣和山東魚臺的界河,西通西惠河,東流入復(fù)新河,由于堤土被種莊稼。殘堤破壞嚴重。其為復(fù)新河支流,1958年后有幾次疏浚。常年河水淤積,西部河底干枯種上了莊稼,只是澇天,有積水,實際是個排澇堤河,近年是蓄水河,兩岸種植了莊稼,無人問津。蘇北大堤前身是清咸豐年間擋黃河水的防洪大堤,以堤帶河。抗戰(zhàn)期間的1938年5月底,日軍占領(lǐng)徐州后,立即分兵數(shù)路,清剿韓德勤將軍的部隊和其他游擊部隊。日軍雖出動大批兵力,卻未能捕捉住游擊軍主力,僅占領(lǐng)了一些縣城而已。6月28日,在黃河花園口決堤后第十九天,日軍為了捕捉韓部主力。并阻止其在后方的大舉--,便打開了蘇北運河大堤,頓時,洪水猛犯,遍地洶涌,蘇北數(shù)縣境內(nèi)盡成澤國。這可以算作中日戰(zhàn)爭期間的第二次決堤事件,防洪大堤遭受嚴重破壞。新中國成立后又開挖河道修筑,因在蘇魯兩省邊界,故稱蘇北大堤。黃樓村在蘇北堤河南岸,這里百姓以種植大蒜、洋蔥為主。人民勤勞樸實,口音近山東、魚臺口音,把“說”“十”說的較重音,一聽就能辯出。蘇北堤河有些河段仍常年積水,人們養(yǎng)魚、摸蝦、割草,種植蒲、葦,惠及兩岸百姓。豐縣人民政府發(fā)(1991)113號文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首羨鎮(zhèn):豐縣首羨鎮(zhèn)地處江蘇省最西北部,蘇魯兩省四縣交界,同山東金鄉(xiāng)、單縣、魚臺縣相毗鄰。這里北枕孔孟之鄉(xiāng),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民風淳樸,這里又屬革命老區(qū),是0豐縣縣委和豐縣抗日民主政府的誕生地。 全鎮(zhèn)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萬畝,轄33個行政村,187個村民小組,社會人口8.9萬人。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來,由于交通條件的根本改善和小城鎮(zhèn)的綜合…… 首羨鎮(zhèn)詳細信息++


>>八寶硫璃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