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頸水庫
龍頸波光(龍頸水庫)在(揭西縣)五經富鎮(zhèn)之北,處于龍江上游。龍江發(fā)源于豐順縣之八鄉(xiāng)山,蜿蜒三十里,注入揭西縣境,又穿越六十里,注入榕江南河,為南河最長之支流。一九五八年,在此興建水庫,歷二年余而竣工。在與豐順交界處建上庫大壩,又在下游的龍頸口建下壩。蓄水量達一億多立方米,是縣內首屈一指的水庫。
上庫大壩,高達五十七公尺,有如一座大山,截住洪波。壩上寬闊平坦,將兩旁高山連成一片。右側有樓閣,紅墻綠瓦,古色古香。左邊水中有圓形放水臺,亭亭玉立。往前一望,碧波渺茫,縱橫十余里。上游山貨,在此集散,為繁忙之轉運站。
壩左側高山半山腰,有一隧道通入,乃一地下宮殿,因處水平線之下,又稱水晶宮,內分四層樓,裝電機三臺,共九千六百千瓦,日夜機輪飛轉,馬達轟鳴�?刂剖抑�,銀光屏閃閃發(fā)亮,似珠光寶氣。各層之間,回廊相接,長梯相通,迂回曲折,可從另一洞口而出。
離上壩十余里的龍頸口,兩岸高山狹峙,左邊彩塔山,有梯田痕跡,望之如塔,下壩即建于此,壩高四十三公尺,有水從一側山洞轟然奔出。壩外大樓為發(fā)電站,裝機三臺,共九千千瓦。電站周圍,電竿如林,電線如網,蔚為奇觀。
從下壩到上壩,有公路相通,然游覽水庫者,最宜乘船。下庫十余里平湖,電船往來如梭。其地山高林密,郁郁蒼蒼,山青水綠,江山如畫,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下庫中段,大尖山下,劍門坑從西注入。這里原來三村鼎立,江中設有一古渡,稱為張陸渡。渡頭有一古井,稱為宋帝井�!督谊柨h志》記:“張陸渡,尖山下。相傳宋太傅張世杰、丞相陸秀夫經于此。中有井號宋井涌然而出,清澈可監(jiān)毛發(fā),至今民猶備牲禮往祀之�!�
相傳南宋末年,張世杰、陸秀夫帶著九歲的宋帝昺,為元兵所追迫,逃至大洋村東面的塘湖,在此立碑刻石,暫作棲身,其碑今仍完好。后元兵追至,宋軍逃至此渡口,設渡收集殘兵。帝昺在荒野露宿時,身邊忽現一井,井水清甜,以供御用。后在龍頸口彩塔山下誓師,其兵屯于西側,后其村稱營盤寨。寨后山谷有礫上硿,乃一百公尺以上的飛瀑,忽而響聲大作,聞于四方,以壯軍威。彩塔山之西,地面涌出溫泉,以供軍士洗澡,其地今稱湯湖。誰料元朝大軍到來,苦潭埔一戰(zhàn),宋兵死傷大半,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帝昺君臣往東南逃奔,才走了三四里路,連玉璽也丟了。事后,當地村民將宋兵殘骸埋于苦潭埔,立碑曰“厲泉”。因見埔上常罩陰云,悲風陣陣,故每年備禮品以祭。在丟玉璽的地方,今叫石印村。
自從建了龍頸水庫,宋井已淹于水中,張陸渡也已撤去,惟見電船飛駛,浪花飛濺。但當日的沉痛史事,仍令人為之凄愴。
《揭陽縣志》還記載著懷念張陸渡的二首詩。
清嘉應進士、監(jiān)察御史邱玖華《過張陸渡宋井懷古》:誰使神州坐陸沉,空余荒井尚深深。石泉幽咽忠臣淚,野露寒沾帝子襟。萬里山河萍破碎,百年家園淚淋零。西湖蟋蟀人何在,洋水渾流直到今。
清東莞舉人、揭邑教諭鄧大業(yè)《過張陸渡宋帝井有感》:此地舊傳張陸渡,忠魂猶見起旋渦。荊舒誤國緣新法,繆丑愚君在議和。二圣蒙塵無反旆,舉家沉海有隨波。何須更向涯門去,井畔停舟慨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