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遺址
鄴城遺址位于臨漳縣西南20公里處漳河北岸的鄴鎮(zhèn),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現(xiàn)在歷史地理學家們將其列為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被評選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fā)現(xiàn)之一。
鄴城遺址分為鄴北城和鄴南城。南北兩城雖然興建時間不同,但整體布局嚴謹合理,成為我國六朝名都。由于漳河河床高且平坦,常年洪水泛濫,使漳河多次改道,鄴城城址屢遭沖擊,F(xiàn)存地表以上的建筑,除鄴北城的金鳳臺遺址保存較完整外,銅雀臺、冰井臺和其余建筑均毀于洪水和戰(zhàn)火,淤埋于地表以下。
鄴北城始建于春秋齊桓公時期,戰(zhàn)國時屬魏,西門豹曾為鄴令,投巫治河。兩漢時為魏郡的郡治所在地,東漢末為冀州牧袁紹駐地。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擊敗袁紹,攻占鄴城,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為魏公,定都于此,這時就是鄴城作為都城所經(jīng)歷的第一個朝代——曹魏。此時鄴城得到大規(guī)模營建,城垣東西七里,南北五里,外城有七個門,城內(nèi)筑宮殿、衙署、苑囿等,并以城墻為基修筑了三座高大的臺榭(金鳳、銅雀、冰井)。當時的鄴城,堂、殿、樓、閣、臺星羅棋布,應有盡有,把偌大的都城點綴得五彩繽紛,幽雅古樸。曹操在鄴城居住的16年,使這里成為當時北方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中心,著名的建安文學就誕生在這里。
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定都洛陽,鄴仍為五都之一,稱鄴城為北都。西晉時,鄴城多為皇室鎮(zhèn)守。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后趙(公元329—350年)、冉魏(公元350—352年)、前燕(公元357—370年),北朝時的東魏(公元534—550年)、北齊(公元550—577年),均以鄴城為國都。
鄴南城在鄴北城之南,緊靠北城,北城南墻即為南城北墻,建于東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城東西6里,南北8里,比北城增加了東市和西市,擴大了商業(yè)區(qū)和居民區(qū)。城門增至14個,方便了交通。同時新建了閶闔門、太極殿、昭陽殿、仙都苑等奢華建筑。到北齊時鄴南城又進行了擴建和改善,使它無論從規(guī)模還是在裝飾、形式上都大大超越了前朝的北城,成為歷史上的一代名都和北方佛教中心。
鄴北城和鄴南城均于北周末年毀于戰(zhàn)火之中。遺址現(xiàn)大部分被漳河淹沒,地表上僅存一些殘缺不全的城垣遺址及高出地面的金鳳殘臺和銅雀臺的東南角。城址內(nèi)出土了盔甲、馬鎧等各種兵器,瓦、瓦當?shù)冉ㄖ䴓?gòu)件以及雕刻、貨幣等文物。
鄴城作為魏晉、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國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輝煌地位,堪稱中國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強調(diào)中軸安排,王宮、街道整齊對稱,結(jié)構(gòu)嚴謹,分區(qū)明顯,這種布局方式承前啟后,影響深遠。特別是它對后來的長安、洛陽、北京城的興建乃至日本的宮廷建筑,都有著很大借鑒和參考價值。
鄴城曹魏三臺,建筑精美,風格獨特,是鄴城的景中之景,也是建安文學的發(fā)祥地。
金鳳臺原名金虎臺,是三臺最南邊的一座,為東漢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所建。十六國時后趙都鄴,為避建武帝石虎其諱而改名金鳳臺,并于臺頂安裝了金鳳凰。據(jù)史書記載,臺高8丈,有屋135間,F(xiàn)存的金鳳臺夯土遺址比較完整,南北長122米,東西寬70米,高12米,臺的南側(cè)有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修建的文昌閣,閣石碑亭內(nèi)嵌名人題詠碑碣甚多,其中元代“鄴鎮(zhèn)金鳳臺洞清觀首創(chuàng)之碑”,碑額雕六龍盤結(jié),古雅別致,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碑廊北邊有五十三級石階,拾階而上,便可達金鳳臺頂。
銅雀臺在金鳳臺北,為三臺之主臺,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所建,臺高10丈,有屋百余間,為曹操與文人騷客宴飲賦詩,與姬妾宮女歌舞歡樂之所,也是議決兵家戰(zhàn)略之要地。曹操曾在其上接見和宴請了從匈奴歸來的著名女詩人蔡文姬。銅雀臺歷代名人題詠甚多,其中唐代詩人杜牧在他的《銅雀臺懷古》中曾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名句。
冰井臺,位于三臺最北端,建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高8丈,有房屋140間,因上有藏冰的井而得名。井深15丈,儲藏著大量的冰塊、煤炭、糧食、食鹽等物,以防不虞。北周時臺上建筑物被焚,明末時又被漳河水沖毀,地上遺跡無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