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宿遷市 > 宿城區(qū)旅游

宿遷真如禪寺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宿遷真如禪寺
宿遷真如禪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宿遷真如禪寺是陜西法門寺下院,前身為宿遷壽圣禪林(俗稱南大寺),是蘇北地區(qū)規(guī)模較大的佛教寺廟。該寺總占地78.6畝,其中建設用地45畝。2001年9月正式奠基恢復重建,2005年7月,山門殿、玉佛殿、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筑基本完工。因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規(guī)模宏大的廟宇建筑、一代高僧凈一法師的無上愿力,使該寺自重建以來,便位列蘇北名寺行列。

壽圣禪林,始建于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由僧人紹清創(chuàng)建,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僧人善祥進行了第一次大規(guī)模修繕,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僧人智兆進行了又一次重修,使寺廟漸成規(guī)模。壽圣禪寺山門寬敞;二進院為羅漢殿,四周飛檐翼蔽,壁間嵌有元、明碑刻,殿內佛像栩栩如生;三進院為大雄寶殿,畫棟雕梁;后進院為藏經樓,上覆琉璃瓦。整體建筑氣勢恢宏。1898年,該寺曾遭火焚,損毀較重,后在原址進行重建。然因國運多舛,戰(zhàn)火連年,災荒不斷,寺院香火日衰。解放后僅剩25間廟舍,因年久失修而于1976年被全部拆除,唯余銀杏古樹一株作為“古樹名木”而保留下來,此樹高16.2米,主干直徑75厘米,現(xiàn)仍枝葉繁茂地生長于項里大酒店院內。

1996年地級宿遷市設立以后,宿遷政治、經濟及社會事項事業(yè)得到飛速發(fā)展,恢復重建壽圣禪林工作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00年12月6日,市委、市政府安排市政協(xié)副主席、市委-部部長王元奎等一行專程前往陜西法門寺,拜會了原壽圣禪林僧人,時任法門寺方丈釋凈一法師(現(xiàn)已圓寂),會商了恢復重建壽圣禪林的相關事宜。

壽圣禪林重建工程于2001年6月經市人民政府批準立項,根據(jù)凈一法師提議,重建后的壽圣禪林將更名為真如禪寺,列法門寺下院,并親任首任方丈。當時,凈一法師已身患重病,但為了真如禪寺建設,仍多方奔走,籌集200萬元啟動資金,抱病參加了于2001年9月25日舉行的真如禪寺奠基儀式。寺院依照壽圣禪林原建設格局,按皇家寺院設計建造,仿明、清風格,主體建筑均為歇山頂,飛檐拱柱,兩層房檐四角上翹,琉璃金頂,棟梁以龍紋、祥云、花草彩飾。整體建筑富麗堂皇、雄偉壯觀,總體規(guī)劃為四進院。一進玉佛殿,二進大雄寶殿,三進藏經樓,四進為寶塔及寺院配套用房;另外還有水上建筑部分,包括亭臺樓閣、曲橋假山、水上觀音等。建設格局整體布局精巧,結構謹嚴,莊嚴古樸,氣勢非凡,前部建筑空曠開闊,后部建筑密體交錯。院前廣場兩側各矗立一座雙檐石亭,東亭內立真如禪寺重建碑志,西亭內立元朝宿遷三皇廟創(chuàng)建兩廡碑刻。高大的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進入山門,別具匠心的鐘樓和鼓樓矗立于玉佛殿東西兩側,二進院主體建筑大雄寶殿,該建筑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四周回廊相繞,其前東西偏殿分別是觀音殿和地藏殿。三進院為僧房,并預留了藏經樓和寶塔的建設用地。寺院主體建筑中軸線以東是大面積放生池,清澈的池水映照著紅墻黃瓦,使寺院顯得格外壯美。池水南端規(guī)劃建造水上觀音雕像和曲橋,池北端假山上修有白塔,塔內安放著凈一法師靈骨。(來源:宿遷市人民政府)

景點位置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思虞路


>>黃河生態(tài)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