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河南省延津縣城關西街口,沿古城墻南行數(shù)百米,可見城墻東側(cè)有一六角涼亭,亭內(nèi)挺著一通方柱形石碑,這里便是太平天國將領、英王陳玉成就義紀念地。
陳玉成,1837年出生在廣西滕縣西旺村一個貧苦家庭,幼年時父母雙亡,靠其叔父陳承熔撫養(yǎng)成人。14歲時隨叔父參加金田起義。由于作戰(zhàn)機智勇敢,屢立戰(zhàn)功,18歲即被提拔為殿右三十檢點,領兵督戰(zhàn)。
1856年年初,陳玉成帶領少數(shù)精銳,會同鎮(zhèn)江守將吳如孝,連破清軍營壘16座,取得了鎮(zhèn)江大捷。1858年7月,陳玉成又率軍攻克長江北岸重鎮(zhèn)廬州,進軍烏衣,大敗清朝江北大營欽差大臣德興阿,恢復了天京與江北的交通大道,粉碎了敵人攻取天京的企圖。1859年,因?qū)医ㄆ婀�,年僅22歲的陳玉成即被加封為英王,成為太平天國后期的重要軍事將領。
陳玉成晉封英王后,又接連打了幾個漂亮仗。同年10月,進攻浦口清軍,攻破敵人營盤50多座,打死清朝湖北提督周天培,收復浦口。次年3月,又打垮天京城外的江南大營,進而又攻克常州、蘇州。此時,曾國藩全力進犯安慶。安慶是保衛(wèi)天京的最后一道屏障,保衛(wèi)安慶成為太平天國最為重要的戰(zhàn)役。1860年,英王陳玉成與忠王李秀成兵分兩路,進攻武昌,以解安慶之圍。這時候,英帝國主義出面干預,阻止太平軍進攻武昌,破壞了太平軍救援安慶的計劃。1861年7月,安慶失陷,陳玉成幾乎全軍覆滅,不得不退守廬州。
1862年,敵人來犯廬州,英王兵單糧絕,不得已退走壽州,被苗沛霖誘捕后,被押送北京。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聞訊,急率軍入豫,捻軍也開赴洛陽,謀求攔截囚車。清政府聞訊驚恐萬狀,急令途中在延津處斬。1862年4月22日,在延津西校場玉石關帝廟,陳玉成英勇就義,時年26歲。延津人民感其功德,偷偷掩埋其尸體,并筑土修墓,數(shù)月焚香不止。
陳玉成是太平天國后期重要軍事領袖。當時,太平天國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經(jīng)濟上都依靠陳玉成在長江北岸的支持。陳玉成犧牲后,太平天國即在軍事上失去了一個杰出的統(tǒng)帥,又在經(jīng)濟上失去了物質(zhì)的來源。所以,不到兩年,天京就告失陷,一場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戰(zhàn)爭就此宣告失敗。
為弘揚烈士精神,1958年,延津縣人民政府在墓地立碑,以志紀念。碑為方柱形,高2.25米,寬、厚各0.5米,上有宇頂式方形碑裝蓋,下有正方形碑座,整體結(jié)構(gòu)嚴整、古樸。每逢清明時節(jié),絡繹不絕的人群到此憑吊,祭奠英靈,緬懷陳玉成業(yè)績。
陳玉成(1837—1862.6.4),原名丕成。廣西藤縣(一說桂平)人,太平天國著名的軍事家、統(tǒng)帥。 1837年(道光十七年),陳玉成出身于貧苦農(nóng)民家庭,自幼失去父母,由祖父母扶養(yǎng)長大。陳玉成個子不高,因兩眼之下各有一黑斑,人們嬉稱“四眼狗”。1850年秋,洪秀全號令“團營”,年僅13歲的陳玉成,隨叔父陳承镕參加金田起義,當上了一名童子兵…… 陳玉成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