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個鄉(xiāng)鎮(zhèn)、474個村(社區(qū))分別達到了省級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村標準。 |
傣語地名,那卡意為茅草田。1983年前屬聯(lián)齊大隊,1984年由聯(lián)齊大隊劃除建立那卡鄉(xiāng),1988年建立那卡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那卡村民委員會至今。那卡村……。 |
因當?shù)氐乩憝h(huán)境特殊,經(jīng)常出現(xiàn)云,F(xiàn)象,故而得名云海。1950年建政時,屬文朗鄉(xiāng),1952年建立云海鄉(xiāng),1958年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設(shè)鄉(xiāng)。1988年建立云海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云海村民委員會至今。云海村……。 |
因村委會原駐地為龍?zhí)两,故而得名龍(zhí)痢,F(xiàn)駐地小河口,故名。1957年屬聯(lián)合鄉(xiāng),1958年由聯(lián)合鄉(xiāng)分出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設(shè)鄉(xiāng),1988年村成立龍?zhí)列姓澹?000年村改委,更名為龍?zhí)链迕裎瘑T會至今。龍?zhí)链濉?/div> |
傣語地名,訓崗意為石堆中部之村。1949年解放初期屬老訓崗,1950年成立訓崗鄉(xiāng),1958年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設(shè)鄉(xiāng),1988年成立訓崗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訓崗村民委員會至今。訓崗村……。 |
因村委會原駐地為暖里村,故而得名。現(xiàn)駐地團山,故名。1950年建立暖里鄉(xiāng),1958年設(shè)大隊,1962年成立公社,1962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為鄉(xiāng),1988年成立暖里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暖里村民委員會至今。暖里村……。 |
因村委會位于富龍山腰,故而得名富龍。1954年5月前屬永平區(qū),同年劃入邊江區(qū),1958年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設(shè)鄉(xiāng),1988年成立富龍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永平鎮(zhèn)富龍村民委員會至今。富龍村……。 |
1958年10月由永平區(qū)劃入邊江區(qū)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為鄉(xiāng),1987年改為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金木村民委員會至今。金木村……。 |
傣語地名。“崴”為快,“里”為好,“崴里”意為水流速快而好,可引梁灌溉農(nóng)田。1954年5月前屬永平區(qū)茂密鄉(xiāng),同年6月劃入邊江區(qū),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建立鄉(xiāng),1988年成立崴里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崴里村民委員會至今。崴里村……。 |
傣語地名,“文”即寨,“舊”即細腰形,“文舊”即細腰子山形處的寨子,因村民委員會境內(nèi)有文舊河,故得名文舊。解放前屬按板鎮(zhèn)第一保,1949年解放,1950年為按板區(qū)第一行政村,1952年建立鄉(xiāng)政府時劃歸恩樂區(qū),以鄉(xiāng)內(nèi)文舊河得名文舊鄉(xiāng),1958年冬為文舊管理區(qū),1962年為文舊公社,1966年“文革”時期,改為“文新”,但干部群眾仍習慣名文舊,1968年改為文舊大隊,1984年春改為文舊彝族鄉(xiāng),198……。 |
1955年成立農(nóng)業(yè)社,認為只有勤奮勞動,才能改善人民生活,取名“勤勞農(nóng)業(yè)社”。解放前屬恩樂鄉(xiāng)第三保,1949年解放,1950年為恩樂區(qū)第三行政村,1952年建立鄉(xiāng)政府時,取鄉(xiāng)內(nèi)兩個村名各一字,大鋪子的“大”,那來山的“來”,得名“大來鄉(xiāng)”。1955年建立農(nóng)業(yè)社,稱“勤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1958年冬改為勤勞管理區(qū),1962年改為勤勞公社,1968年改為勤勞大隊,1984年春體改時改為勤勞鄉(xiāng),198……。 |
傣語地名,“文”即寨,“牘”即斑鳩,“文牘”即斑鳩多的寨子。因原村委會駐地文牘,故名。解放前屬大井鄉(xiāng)第六保,1949年解放,1950年為勐大區(qū)第十一行政村,1952年建立鄉(xiāng)政府屬羅家鄉(xiāng),1958年冬劃歸杏城公社屬文牘管理區(qū),1962年改為文牘公社,1968年改為文牘大隊,1976年因缺水移駐文臘村,1984年春改為文牘哈尼族鄉(xiāng),1988年3月改為文牘辦事處,2000年12月村改委改為文牘村民委員會……。 |
因駐地附近有條玉膽河,“玉膽”即河里豎立的石頭多,故而得名玉河。解放前屬大井鄉(xiāng)第五保,1949年解放,1950年為勐大區(qū)第九行政村,1952年建鄉(xiāng)時駐地文畔名為文畔鄉(xiāng),1958年冬劃歸杏城公社移駐茂愛改為玉河管理區(qū),1962年改為玉河公社,1968年為玉河大隊,1984年春改為玉河鄉(xiāng),1988年3月為玉河辦事處,2000年12月村改委改為玉河村民委員會至今。玉河村……。 |
一是,傣語,“宣”即土官,“河”即箐,“宣河”即箐邊住過小土司官。二是,據(jù)傳說,小河邊有兩個石頭上有腳印,是仙人過路時留下的足跡,而名仙河,1949年解放后,為了宣傳黨的政策,將“仙”改為“宣”,故得名為宣河。解放前屬按板區(qū)第四保,1949年解放,1950年為按板區(qū)第四行政村,1962年改為宣河公社,1968年改為宣河大隊,1984年春改為宣河鄉(xiāng),1988年3月改為宣河辦事處,2000年12月村改……。 |
1953年建立鄉(xiāng)政府時劃歸按板區(qū),取名民強鄉(xiāng),意為國富民強,F(xiàn)村民委員會駐地水平,故名。解放前屬德安鄉(xiāng)第七保,1949年解放,1950年為德安區(qū)第七行政村,1953年建立鄉(xiāng)政府時劃歸按板區(qū),取名民強鄉(xiāng),意為國富民強,1958年冬為民強管理區(qū),1962年改為民強公社,1968年改為民強大隊,1984年春改為民強鄉(xiāng),1988年3月改為民強行政村,2000年12月村改委改為民強村民委員會至今。民強村……。 |
傣語地名,“者鐵”即皮索寨子,因原村民委員會駐者鐵得名。解放前屬恩樂鄉(xiāng)第五保,1949年解放,1950年為恩樂區(qū)第五行政村,1952年為者鐵鄉(xiāng),1958年冬劃歸文龍公社,改為者鐵管理區(qū)。1962年為者鐵公社,1968年為者鐵大隊,1984年春改為者鐵鄉(xiāng)。1988年3月改為者鐵行政村,2000年12月村改委改為者鐵村民委員會。2006年1月20日,經(jīng)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原者東鄉(xiāng)、三章田鄉(xiāng),成立者東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