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八公橋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4]

八公橋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4]

明洪武年間,王氏從山西省洪洞遷入此地筑寨建村,為紀念山西故鄉(xiāng),故名山王寨至今。
明崇禎年間,王氏從本鎮(zhèn)山王占遷居王家莊,后因村北有王莊村,此村故更今名。
明崇禎年間,王氏從本縣山王寨遷此定居,因村內蓋有樓房,故名王樓。因大隊更名,1982年經濮陽縣人民政府“濮政[1982]104號”文件批準,以其在公社駐地南而更名為南王樓。
原名梨園,明末竇氏從白堽鄉(xiāng)夾崗遷此定居,后因竇氏人多,故改今名竇寨村。
原名為藺寨,明末藺氏從南王莊遷到此定居,后來訛變?yōu)榱终?/div>
傳何氏家譜記載:明洪武十一年(1378),何氏自山西洪洞遷居五嶺村,后因當?shù)厣硩忀^多,位于沙崗口前,故改今名,即蓋沙口村。
明洪武年間,于王莊自山西洪洞遷居此地,因王氏人多,取名王莊。1949年,因與別村重名,故改稱今名。
原有葛、黃兩姓,后黃氏絕,故稱葛寨。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國大夫柳下惠曾病葬于此堌堆,故名柳下堌堆,后因劉姓人多,改為今名。
明洪武年間,郝氏自山西洪洞遷居此地,故稱今名郝寨村。
明洪武年間,高氏自山西洪洞遷居此地,取名高家寨,因上黃水,部分戶南遷建村,故名前高寨。
明洪武十一年(1378),高氏遷此建村,故名高寨,因發(fā)洪水,部分村民遷村南,故名后高寨。
明洪武年間,燕氏自山西洪洞遷居此地,故名燕家寨,后簡稱今名。
明洪武年間,賈、楊兩姓由店當移居此地建村。因賈氏人多,故取名賈寨。
明洪武年間,周、高、陳、彭、劉等九姓自山西洪洞遷居此地,以姓氏周-舟,高-稿,陳-錨,彭-逢,劉-流字音的演義,為舟經常在水上浮流,故稱今名。實因地勢低洼而得名。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