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華坪縣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歷史沿革

華坪縣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歷史沿革

宋代,設有高氏土司堂衙。

元代,形成較大村落。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堂衙改為流官辦事住所。

此后,人們俗稱此地為“舊衙坪”。

清嘉慶七年(1802年),永北右軍守備進駐舊衙坪。

清道光二年(1822年),在舊衙坪設經(jīng)歷署。

民國二年(1913年),屬華坪縣中區(qū)。

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華中鎮(zhèn)。

1937年,改稱竹屏鎮(zhèn)。

1950年9月,設為一區(qū),轄中心鎮(zhèn)及河東,河西等9鄉(xiāng)。

1958年8月,設先鋒公社。

同年11月,改稱中心公社。

1963年9月,設中心區(qū)。

1983年2月,改稱一區(qū)。

1988年3月,分設中心鎮(zhèn)及龍洞傈僳族鄉(xiāng)。

2005年8月,龍洞傈僳族鄉(xiāng)并入中心鎮(zhèn)。

民國元年(1912年),屬華坪縣南區(qū)。

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膏澤鎮(zhèn)。

1950年9月,屬第三區(qū)。

1958年12月,屬榮將公社。

1963年9月,屬榮將區(qū)。

1983年2月,改稱屬三區(qū)。

1988年3月,分設榮將鎮(zhèn)、石龍壩彝族傣族鄉(xiāng)及溫泉師族傈僳族鄉(xiāng)。

2005年8月,溫泉彝族傈僳族鄉(xiāng)并入榮將鎮(zhèn)。

民國,屬華坪縣福泉鎮(zhèn)、三陽鄉(xiāng)。

1950年2月,屬福泉區(qū)、三陽區(qū);同年9月,合并屬第二區(qū)。

1958年12月,屬大興公社、三陽公社。

1961年,中心公社所轄青龍大隊劃人。

1963年9月,屬大興、三陽2區(qū)。

1965年8月,大興區(qū)的福田、平江、和平及三陽區(qū)的肇義、共和、布德、新華、新生,新民、玉泉等10小公社劃歸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

1983年2月,設二區(qū)。

1988年3月,分設大興鄉(xiāng)及文樂傈僳族鄉(xiāng)。

2002年4月,大興鄉(xiāng)改大興鎮(zhèn)。

2005年8月,文樂傈僳族鄉(xiāng)和大興鎮(zhèn)合并為興泉鎮(zhèn)。

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天馬鄉(xiāng)。

1950年9月,屬第三區(qū)。

1958年12月,成立榮將公社。

1963年9月,屬榮將區(qū)。

1983年2月,改稱屬三區(qū)。

1988年3月,撒銷榮將區(qū),分設石龍壩彝族傣族鄉(xiāng)。

2012年8月,改設石龍壩鎮(zhèn)。

民國元年(1912年),屬華坪縣西區(qū)。

民國十五年(1926年),設新邦約。

1950年9月,屬四區(qū)。

1958年12月,屬新莊公社。

1963年9月,屬新莊區(qū)。

1988年3月,撤新莊區(qū)分設新莊傈僳族傣族鄉(xiāng)、通達傈僳族鄉(xiāng),新莊傈僳族傣族鄉(xiāng)人民政府駐新莊村新莊街。

民國初,屬華坪縣西區(qū)。

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七連鄉(xiāng)。

1950年9月,屬四區(qū)。

1953年,設通達鄉(xiāng)。

1958年12月,屬新莊公社。

1963年9月,屬新莊區(qū)。

1988年3月,撤新莊區(qū)分設新莊傈僳族傣族鄉(xiāng)、通達傈僳族鄉(xiāng),通達傈僳族鄉(xiāng)人民政府駐通達村通達街。

民國時,屬華坪縣北區(qū)。

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第六區(qū)。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玉鹿鄉(xiāng)。

1950年2月,屬玉鹿區(qū)。

同年9月,屬第五區(qū)。

1958年12月,成立永興公社。

1963年9月,屬水興區(qū)。

1983年2月,改稱屬五區(qū)。

1988年3月,撤永興區(qū)分設永興傈僳族鄉(xiāng)。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設華榮莊經(jīng)歷署,屬永北直隸廳。

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撤銷華榮莊經(jīng)歷署,歸屬華坪縣。

民國初屬北區(qū)。

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第六區(qū)。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玉鹿鄉(xiāng)。

1950年2月,屬玉鹿區(qū)。

同年9月,屬五區(qū)。

1958年12月,成立永興公社。

1963年9月,屬永興區(qū)。

1983年2月,改屬五區(qū)。

1988年3月,撤永興區(qū)分設船房傈僳族傣族鄉(xiāng)、永興傈僳族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