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四川省各市州歷史沿革[2]

四川省各市州歷史沿革[2]

戰(zhàn)國秦,立嚴道縣,屬蜀郡。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改置沈黎郡。

天漢四年(前97),撤銷沈黎郡合并于蜀郡,設置西部都尉府,一治旄牛,主管外羌(今漢源一帶);一治青衣,主管漢民(今雅安、蘆山一帶)。

東漢延光元年(123),改蜀郡西部都尉為蜀郡屬國。

西魏元欽二年(553)置始陽縣,為蒙山郡治。

隋開皇十三年(593)改縣名蒙山縣。

仁壽四年(604)為雅州治。

大業(yè)三年(607)廢州,縣復名嚴道縣,屬臨邛郡。

唐武德元年(618)復為雅州治。

明洪武四年(1371)省嚴道縣入州。

清雍正七年(1729)置雅安縣,為雅州府治。

1914年屬建昌道。

1935年屬四川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區(qū)。

1939年劃入西康省,屬第二行政督察區(qū)。

1950年為西康省省會。

1951年析縣城及近郊置雅安市(縣級)。

1955年西康省撤銷,改屬四川省雅安專區(qū)。

1958年撤市歸縣。

1983年撤縣復置市。

17、巴中市 [四川省]
巴中市的前身是縣、州、郡。

縣建于東漢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時稱漢昌縣,治今巴州鎮(zhèn),屬益州巴郡。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改屬益州巴西郡,治今閬中。

建安十八年(213)置巴西郡于漢昌縣,治今巴州鎮(zhèn);二十三年(218)巴西郡還治閬中,漢昌縣屬宕梁郡。

西晉泰始三年(267),縣屬梁州(治今江口鎮(zhèn))。

建武元年(304)改漢昌為漢興;東晉安帝(397-418)時復名漢昌,仍屬梁州巴西郡。

南北朝宋末,漢昌縣僑置于今蒼溪、江油縣;蕭齊(479-501)時,復置漢昌縣。

北魏505年于漢昌地置大谷郡,治今巴州鎮(zhèn);514年于大谷郡北(今江北鄉(xiāng)江北村)置巴州。

蕭梁天藍四年(505)至十六年(517)亦置巴州于今巴州老城,與北魏對峙。

535年,蕭梁統(tǒng)一了兩個巴州,設8郡(大谷、其章、歸化、義陽、遂寧、哀戒、北水、木門郡),領10縣(漢昌、符陽、曾口、義陽、平川、始寧、其章、難江、伏強、池川)1鎮(zhèn)(今儀隴縣金城鎮(zhèn))。

梁大同元年(535)十月至承圣三年(554),巴州領郡13、縣19。

西魏恭帝元年(554)至魏滅,領郡10、縣15。

北周大象二年(580)巴州屬利州總管府,領郡9、縣14。

隨開皇三年(583)改郡為州,實行州、縣二級地方制;大業(yè)三年(607)效秦制,改州為郡,實行地方郡、縣二級制。

隋初,巴州郡領化成、曾口、清化、盤道、歸仁、始寧、其章、恩陽、永穆9縣。

大業(yè)三年(607)改巴州郡為清化郡,屬梁州,領縣14,郡治今化成。

唐武德二年(619)改郡為州,巴州領縣7,屬山南道。

開元二十一年(733)屬山南西道;開元(713-741)時,巴州領縣10(化成、盤道、清化、曾口、歸仁、始寧、其章、恩陽、大牟、七盤)郡治化成。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至五代末,巴州領縣9。

北宋(960-1126)地方建置,州分上、中、下軍。

巴州(中等,軍事)屬利州路(治興元府,今漢中市)領縣5:化成、難江、恩陽、曾口、通江。

南宋(1127-1278),巴州仍屬利州路,時分時合,多屬利州東路,巴州領縣6(通江分設大通江,小通江2縣)。

元代,省下分置路、府、州、縣,巴州屬四川省廣元路、領縣3:化成、曾口、通江。

明初,巴州仍置,省曾口縣;明洪武九年(1376)又省化成縣,旋改巴州為巴縣,隸屬保寧府。

明正德九年(1514)復為巴州,領縣2:通江、南江。

清乾隆元年(1736),四川省設5道,巴州屬川北道保寧府(治閬中),不轄縣,設江口分州于今平昌縣江口鎮(zhèn)。

民國元年(1912),地方建置設省、府、縣(州、廳)三級制,巴州屬四川軍政府保寧府。

民國2年,改巴州為巴中縣,并設江口分縣署,屬川北道(治閬中);民國3年改屬嘉陵道(治今南充)。

川陜蘇區(qū)時期(1932.12-1935.3),巴中境內設川北道蘇維埃、巴中特別市、巴中縣、江口縣、長勝縣、恩陽縣蘇維埃。

民國24年(1935),國民政府統(tǒng)一川政,劃四川為18個行政督察區(qū),巴中縣屬第十五行政督察區(qū)(駐今達州市)。

民國35年(1946)9月1日,以巴中縣第三區(qū)治江口鎮(zhèn)為局址的平昌設治局正式成立,分治原巴中縣及達縣、通江部分地域。

1949年12月22日,成立巴中縣解放委員會;1950年1月19日,巴中縣人民政府成立,屬西南區(qū)川北行政區(qū)達縣專區(qū);1952年屬達縣專區(qū);1953年9月屬達縣地區(qū)。

1993年7月成立巴中地區(qū),改巴中縣為巴中市,隸屬巴中地區(qū)。

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巴中地區(qū)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

原縣級巴中市改為縣級區(qū),稱巴州區(qū),治所仍是巴州鎮(zhèn),沿用至今。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置資中縣,隸蜀郡、巴郡、犍為郡。

成漢廢。

北周武成二年(560)于故地置資陽縣,屬資州資中郡,為州治地。

隋大業(yè)三年(607)廢州,縣屬資陽郡。

唐復資州。

元廢。

明洪武六年(1373)復置資陽縣;明洪武十年(1377)省入簡州,成化元年(1465)復置。

清初屬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改屬資州直隸州。

1914年屬永寧道。

1935年屬第二行政督察區(qū)。

1950年屬內江專區(qū)。

1985年屬省轄內江市。

1993年1月,撤銷資陽縣,設立資陽市(縣級)。

1998年2月,析內江市安岳、樂至2縣及資陽、簡陽2市(縣級)設資陽地區(qū)。

2000年6月撤銷資陽地區(qū)和縣級資陽市,設地級資陽市。

戰(zhàn)國時,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壩州始有建制。

西漢置汶山郡。

晉、隋襲舊制有所拓展。

唐代建置時有興廢,演變頻繁。

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維川郡。

元為土司制度之始,明置于茂州、威州、松潘衛(wèi),分轄各土司及千戶所。

清設茂州、理番廳、松潘廳、懋功廳。

民國之初改廳州為縣,繼后設松理懋茂汶屯殖督辦公署,后改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區(qū),轄松潘、茂縣、汶川、理縣、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縣及草地65部、20個土司、11個屯守備。

1935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在州境內轉戰(zhàn)停留達16個月之久,創(chuàng)建了各級蘇維埃政府和少數(shù)民族革命政權,阿壩州是紅軍長征途中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最多的地區(qū)。

長征途中,黨中央先后在阿壩州召開了兩河口、卓克基、蘆花、沙窩、毛兒蓋、巴西等10次政治局會議(含擴大會議、常委會議、非正式會議),這些會議確定了紅軍北上抗日等關系中國革命命運的重大戰(zhàn)略方針。

全州13個縣被四川省政府認定為革命老區(qū)縣。

1950年1月,建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縣專區(qū)專員公署,1953年撤茂縣專區(qū)建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區(qū),1955年更名為阿壩藏族自治州,1987年更名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20、甘孜州 [四川省]
古為羌地,元初設土司制度,清末改土歸流。

原屬西康省,曾名“藏族自治區(qū)”(州級)、“藏族自治州”。

1955年,西康省藏族自治州劃歸四川省,改稱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甘孜縣。

直轄甘孜、爐霍、道孚、新龍、白玉、德格、鄧柯、石渠等8縣,并設立康定辦事處和理塘辦事處,作為自治州政府的派出機關。

康定辦事處管理康定、九龍、雅江、乾寧、丹巴5縣;理塘辦事處管理理塘(駐建設鄉(xiāng))、稻城、鄉(xiāng)城、得榮、巴塘、義敦6縣。

1956年,由色達地區(qū)設立色達縣(駐色達),屬甘孜藏族自治州直轄。

原屬雅安專區(qū)的瀘定縣劃歸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辦事處管轄。

乾寧縣由惠遠鄉(xiāng)遷駐八美。

1958年,撤銷康定辦事處和理塘辦事處,所屬各縣由甘孜藏族自治州直接領導,轄21縣。

1978年,撤銷乾寧、鄧柯、義敦3縣,將乾寧縣并入道孚、雅江2縣,鄧柯縣并入石渠、德格2縣,義敦縣并入巴塘、理塘2縣,甘孜藏族自治州轄18縣。

2015年2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康定縣,設立縣級康定市,以原康定縣的行政區(qū)域為康定市的行政區(qū)域。

21、涼山州 [四川省]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部族。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建越嶲郡,以后蜀漢、唐初、元代歷次省改,也多由彝族首領直接管轄,為涼山設土司制之始。

明改建昌衛(wèi),清改為寧遠府,治所均在西昌。

1939年1月劃入西康省。

1950年12月建西昌專區(qū)。

1952年4月析西昌專區(qū)置涼山彝族自治區(qū),因境內有大涼山故名,首府駐昭覺縣。

1955年4月更名涼山彝族自治州,并入四川省,轄昭覺、布拖、金陽、美姑、喜德、普雄等7縣。

1956年1月置甘洛縣,雷波、馬邊、峨邊3縣由樂山專區(qū)劃屬。

越西縣由西昌專區(qū)劃屬。

1978年10月撤銷西昌地區(qū),除米易、鹽邊2縣劃屬渡口市外,其余各縣并入涼山彝族自治州,改鹽源彝族自治縣名鹽源縣,自治州首府由昭覺遷西昌。

2021年1月民政部批復同意會理撤縣設市,全州現(xiàn)轄西昌市、會理市、德昌、會東、寧南、普格、布拖、昭覺、金陽、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寧、鹽源縣和木里藏族自治縣17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