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鞍山市各縣市區(qū)地名由來
鞍山市各縣市區(qū)地名由來
1945年11月,在長大鐵路以東市區(qū)置鞍山市鐵東區(qū)。 [詳細] |
1948年,設立立山區(qū),同年并入鐵東區(qū),1953年復置立山區(qū),以境內(nèi)立山而得名。立山為全區(qū)最高點,海拔149米。 [詳細] |
1996年4月19日,鞍山市舊堡區(qū)改為千山區(qū),以千山得名。千山原名千華山,又稱千頂山、積翠山、千朵蓮花山。共有峰巒九百九十九座,因山峰數(shù)目接近一千,故稱千山。 [詳細] |
1913年八角臺開始建治,取駐地八角臺的“臺”字,安寧的“安”字,合為臺安縣,其含意是期望建縣后能得到安寧。民國《臺安縣志》卷1安東南之一部置縣,即臺安也!笨h名系由八角臺與鎮(zhèn)安各取一字為名。 [詳細] |
岫巖位于黃海之濱,沿海有很多海潮沖擊巖石形成的洞穴,故名,岫指的就是“有穴的山”。金明昌四年(1119年)升大寧鎮(zhèn)為秀巖縣,明代改“秀巖”為“岫巖”,設岫巖堡。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設岫巖廳,光緒二年(1876年)岫巖廳降為岫巖州,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岫巖縣,1985年1月17日,成立岫巖滿族自治縣。 [詳細] |
據(jù)《滿洲地名考》有關資料記載,相傳此地很早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因地質(zhì)結構變遷,地殼上升,漸成陸地,設治之時,取名為海城。一說,“海城”縣名源于“海州”。公元925年,遼滅渤海國,改渤海之地為東丹國,設立海州。清世祖順治十年(1653),改海州為海城縣。1985年1月,撤銷海城縣,成立海城市。 [詳細] |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
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