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泉”指所在道路銀泉大道。 |
因地處青龍山旁的青龍路,轄區(qū)東、北兩面環(huán)繞青龍山,故名青龍社區(qū)。 |
移借北京“長安街”的“長安”而命名的長安大道,主要路段位于本社區(qū),且長安大道是咸安城區(qū)最寬敞、最繁華的大道,故名長安社區(qū)。 |
“梅園”指位于煤機大道居民集中的繁華地段周邊,“梅”與“煤”諧音。 |
蔡輔卿,歷史名人,曾任湖北督軍府顧問,武昌同善會會長,湖北商會聯(lián)合會會長,中華全國商報聯(lián)合會副議長。1938年,蔡輔卿阻止了日本人在龍?zhí)稓⒑o辜群眾的行為。因方言“卿”與“興”諧音,為紀念蔡輔卿,龍?zhí)渡鐓^(qū)居民委員會更名為“甫興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
“香城”指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的城市環(huán)境。 |
轄區(qū)內(nèi)富裕垴和浮山鄧各有一眼泉,取名雙泉。兩眼泉水長年趵水,經(jīng)久不息。方言“泉”是“錢”的諧音,寓意雙財雙喜,錢似泉水源源不斷滾滾來。 |
相傳曹國舅的祖父曹營彬是天庭的一名大將軍,曹大將軍50歲時生了一個晚女,名叫曹玉鳳。曹玉鳳從小長得漂亮,聰明好學,習文練武,天條禮教無一不懂,十八般武藝件件皆通,享盡全家人的珍愛。15歲那年,其母不幸去世,其父更視為珍寶,專請奶媽、保姆陪伴照應(yīng)。轉(zhuǎn)眼間,玉鳳已長大成人,曹大將軍三次招親。第一次招親,定在玉鳳20歲那天,設(shè)擂臺招親,一連三日競選,有一綠林漢子魏豹獲勝,玉鳳見魏豹赤發(fā)紅顏,蓬頭掩面,一身野氣,一見就討厭。于是告知父親,拒絕魏家親事,曹大將軍仗著權(quán)勢,找點小岔,打發(fā)了魏家親事。后來玉鳳21歲那年,曹大將軍再次設(shè)擂招親,擂臺設(shè)到第三天,果有一名英俊小伙子登臺打擂,連勝六局,無敵手。玉鳳心中暗暗自喜,其父也正欲宣布定局之時,不料臺下跳上一位老者,年約六十,與臺上那位小伙子交手數(shù)合,不分勝負,該因玉鳳無緣,最終那老者勝過一籌,小伙子敗下陣來。那老者原是曹大將軍部下一名副將張正武的父親張忠祥。張忠祥上臺本意并非是為招親,只因其三個徒兒都輸給那個小伙子而不服,才上臺較量的。至于招親一事,后由張正武出面協(xié)商否定了事,第二次擂臺招親又告失敗。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看著玉鳳長到24歲,曹大將軍見前兩次擂臺招親都失敗,決定第三次用拋繡球招親,定在咸寧鐘臺山投臺,并告知天下明確招親的時間和相關(guān)的四個條件:一是尚未婚配的男子方可入場。二是40歲以上的男子不得入場。三是繡球由玉鳳親自投拋。四是以繡球自然著落為準,旁人不得伸手攔劫搶奪?纯匆训秸杏H吉日良辰,那天玉鳳紅裝素裹,在護衛(wèi)和侍女的簇擁下,手持繡球登臺,居中立定,待司儀號令鐘鼓齊鳴之時,玉鳳來了一道白鶴展翅,右手托著繡球,呼在一聲拋出,洽似流星奔月,彩虹升天?晌丛氲剑C球穿場飛過,朝著咸寧城的方向飛去,廣場中頓時一片喧嘩混亂中,只見臺后跳起一名大漢,順繡球飛去的方向尾隨而去。玉鳳用力過猛,把繡球拋到了距咸寧城不足十里東南方一片湖里。尾隨而去的那名大漢,原來就是曹大將軍西征帶回的那匹座騎——金毛獅子。金獅追到湖邊,圍著湖塘直打轉(zhuǎn)。隨著繡球追到東岸,而繡球又漂到西岸,再等他追到西岸,繡球又漂到南岸。如此往反過了數(shù)日,玉鳳趕到湖邊,蹲在北岸,等金獅抓繡球,金獅累癱了,靠湖西北岸昏倒了(這就是五組獅子山——屏風山),玉鳳也等老了,撫在那湖邊北岸上睡著了(這就是三組的鳳凰山)。惟有那繡球在湖塘內(nèi)飄來飄去,不知飄了多少年。后來在那湖塘內(nèi)落定了,長成了一座五彩斑瀾,綠樹成陰的圓山包。于是人們稱為繡球山,是浮在地下河上面的山,人們稱它為浮山,浮山腳下東南面是一片沼澤,如一片湖區(qū)。浮山村在此近處得名。而睡著了的曹玉鳳和昏倒的金毛獅子也分別伴在浮山湖塘西邊,成了湖塘西側(cè)的獅子山和湖塘北側(cè)的鳳凰山,它們相依不舍,恪守千年,在獅子山東面對面有一座繡球山。 |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軍與曹操軍隊赤壁大戰(zhàn),曹軍大敗,由赤壁逃到此地。后有孫劉聯(lián)軍追趕,夜間曹軍在此處山垴扎營,四周豎起纛旗擺起戰(zhàn)鼓,燃起火把,擂鼓吶喊,虛張聲勢,結(jié)果追兵不敢輕舉妄動。天亮后,曹軍往南而去,旗、鼓留在此山垴,后當?shù)厝朔Q此地為“旗鼓垴”。元末明初,江西進賢縣趙姓的一支遷到嘉魚縣潘家灣,后來三兄弟由嘉魚潘家灣遷往咸寧縣南旗鼓垴定居,被稱為旗鼓垴,莊以此命名為“旗鼓村”。 |
轄區(qū)內(nèi)大部分小區(qū)為碧桂園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開發(fā)的小區(qū),故名碧桂園社區(qū)。 |
歷史上,咸寧縣十三都分為上十三都和下十三都。上十三都與下十三都以大塘下鄭家為界,大塘下鄭家以上十三都下都轄區(qū),又被稱為楊畈壟。大塘下鄭家(含)至郭家河為下十三都轄區(qū)。因位于楊畈下面(西邊),又被稱為楊下壟。 |
地處淦河河畔,因轄區(qū)的魏家、賈家、余葛連、梅家嘴、章家嘴、青林羅6個居民點位于淦河中游兩岸而得名。 |
因村莊東邊有一大片田畈,故名。 |
“書臺”指所在道路書臺街。 |
“金桂”指所在道路金桂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