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原名中甸。 中甸,藏語稱“結塘”,自唐以來,見于漢藏史籍者有杰湯、劍賧、結達木、節(jié)達木、且當、旦當、丹當、當當、吉賧、結當、結黨、結塘、杰塘、吉塘、嘉塘、佳塘、加塘、鎮(zhèn)道、嘉梅朵塘等等,皆為“結塘”一詞的同音譯寫。 結塘一詞最早見于唐代樊綽的《云南志》,其《名類第四》載:“順慢,本烏蠻種類,初與施蠻部落參居劍、共諸川。 咩羅皮、鐸羅望即失鄧川、浪穹,退而逼奪劍、共,由是遷居鐵橋上,名劍羌。 其地在劍賧西北四百里”。 (見趙呂甫《云南志校釋》,“劍賧”一詞在武英殿本原書中寫作:“斂尋賧”,趙呂甫在校釋時改為“劍賧”,《云安志》以后的《新唐書南蠻傳》《讀史方輿紀要》《資治通鑒》《元史地理志》《元統(tǒng)一志》《滇系》諸書在引用《云南志》時,均改為“劍賧”,其地位于神川鐵橋,是對中甸最早的稱名。 中甸最早的藏語稱其為“杰”。 《元統(tǒng)一志巨津州古籍》載:“白馬寨,在巨津州南二里。 按《唐書》云:‘西有麼些等蠻,其地與吐蕃相接,亦有姐羌,古白馬氐之裔居寨,故名’”。 “姐羌”是一個居住廣泛的古代民族,從秦漢起,其居住范圍東起茂汶,西至哀牢,《元統(tǒng)一志麗江路軍民宣撫司建置沿革》載:“自浪稽以下古滇王哀牢雜居其地,與吐蕃相接,亦有姐羌,古白馬氐之裔”。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今大中甸、小中甸及金沙江沿岸為姐羌所居,故稱為“杰”地。 唐貞觀時,劍賧為吐蕃所占領,吐蕃人發(fā)現(xiàn)這里是藏區(qū)最美麗、最富饒的地方,因而譽其為“無比殊勝的寶地,”稱其為“結塘”。 元代,大部分姐羌人為吐蕃所同化,還有部分姐羌仁居住于金沙江兩岸,保留了“姐羌”的稱呼。 吐蕃人稱為“杰地”,南詔稱其為“劍賧”。 漢文典籍有將“劍賧”譯寫為“且當”的,因“且”與“旦”字形相似,元代遂將其誤寫為“丹當”“丹當”“當當”稱大中甸為“大旦當”,藏語則稱為“節(jié)達木”。 明代,麗江木氏土司占領中甸,以納西語稱其為“主地”譯音為“中甸”,初寫為“忠甸”,后寫為“中甸”。 清代建中甸廳,沿用“中甸”之名。 2001年12月17日,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 2015年6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為香格里拉市。 |
明初招討司磨兒勘及萬戶府刺宗管轄,稱阿得酋。 明正德四年(1509)始,稱阿德酋。 清代改稱阿墩子。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設阿墩子彈壓委員。 1913年改設行政委員。 1932年改設阿墩子設治局,1935年以“德欽林”寺之意改稱德欽設治局;1952年德欽設治局改為縣級德欽藏族自治區(qū)。 1956年,改稱德欽縣,屬迪慶藏族自治州至今。 |
元至元十四年(1277),以西臨吐蕃置臨西縣;明代設刺和莊長官司;清雍正五年(1727)置維西廳;1913年廢廳改設維西縣;1985年10月13日成立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