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2024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8]
2024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8]
2024年度自治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建設(shè)名單 |
因地處吐魯番老城南門,故得名。1958年成立紅光大隊,1995年命名為南門村,2013年命名為南門社區(qū)。南門社區(qū)……。 |
據(jù)傳有個名叫庫勒霍加·艾合買提的人,曾到此活動故名。1958年成立上游大隊,1995年命名為加依村。加依村……。 |
因從前這里設(shè)有接客亭,故得名。1958年成立高潮大隊,1995年命名為恰江村,2003年恰江和喀贊其拉合并后命名為恰章村村委會。恰江村……。 |
早在180年前,魯克沁王將大河水分為兩條渠,一條叫迪汗蘇,屬農(nóng)民利用,另一條司胖蘇,屬魯克沁王家親屬利用(這兩條渠也叫南北渠),迪汗蘇是南渠,為農(nóng)民利用,故此命名。迪汗蘇系維吾爾語,指南渠,意為農(nóng)民渠。魯克沁鎮(zhèn)迪汗蘇村村民委員會1921年成立,1959年公社化時,定名為衛(wèi)星公社3大隊,1978年改為迪汗蘇大隊,現(xiàn)將所轄范圍稱為迪汗蘇村,并設(shè)立迪汗蘇村村民委員會,現(xiàn)在由10個自然村組成。迪汗蘇村……。 |
“奧依曼”,意為坑凹地,故名。1971年稱三大隊,1972年稱四大隊,1978年更名為奧依曼買里大隊,1983年大隊改村民委員會。奧依曼買里村……。 |
由于本村地處邊角,因而得名。布爾加依,意為三角地。1978年稱布爾加依大隊,1983年改大隊為布爾加依村村民委員會。布爾加依村……。 |
早年有村民在此試驗播種小麥,故而得名。西尼爾,意為試驗。1985年成立。2009年劃歸庫爾勒市,沿用至今。西尼爾村……。 |
因從前有個叫依布拉音的人,在排水渠周圍栽植了很多沙棗樹,故而得名。巴格吉格代,意為沙棗院子。1958年公社成立后組建大隊,稱哈拉玉宮公社,1984年成立巴格吉格代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巴格吉格代村……。 |
該區(qū)位于闊什巴格,為便于管理,分為上下之分,歷史沿用,故而命名。闊什巴格,意為雙果園。1956年成立合作社,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社后稱闊什巴格大隊,1981年5月為便于管理分為上、下闊什巴格,該大隊為下闊什巴格,1984年成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下闊什巴格村……。 |
霍拉山村位于焉耆縣城西南50公里處,距鎮(zhèn)政府38公里,距庫爾勒市70公里,村下轄一個村民小組,由漢、維、蒙三個民族構(gòu)成,總?cè)丝?02戶346人,現(xiàn)有黨員13名!八睦稀比藛T4人,其中:老黨員3人,老干部1人,村干部6人;衾酱鍨榱素S富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霍拉山村黨支部積極籌備,科學(xué)規(guī)劃,在七個星鎮(zhèn)鎮(zhèn)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一個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休閑廣場,極大地豐富了村民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 |
位于開都河支流的分叉下游,故名。1958年成立公社時與馬蓮灘大隊劃分為一大隊,1980年與馬蓮灘大隊分開,沿用一大隊,1984年為現(xiàn)名。下岔河村……。 |
因該地位于開都河下游流域,地形寬闊平坦,故而得名。查汗才開,蒙古語,意為向陽而平坦的地方。1950年成立斜米爾區(qū),查汗才開村為斜米爾區(qū)的一部分,1951年9月合并,為和靜縣第二區(qū)一部分,1966年劃歸東風紅公社四大隊一部分,1984年成立協(xié)比乃爾布呼鄉(xiāng),同時成立查汗才開村,沿用至今。查汗才開村……。 |
此地由于渠底的淤泥多呈黑色,使得河水看起來像是黑水,故而命名。哈爾烏蘇,蒙古語,意為黑色的水。1939年為斜米爾區(qū)胡心衙門鄉(xiāng),1950年為三區(qū)二鄉(xiāng),1958年為上游公社二大隊,1978年為南哈爾莫墩公社哈爾烏蘇大隊,1983年為巴潤哈爾莫墩公社哈爾烏蘇大隊,1984年改為哈爾烏蘇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哈爾烏蘇村……。 |
因此地長有楊樹,故而得名。烏拉斯臺,蒙古語,意為有楊樹的地方。1956年屬于三區(qū)行政村的一部分,1957年成立公私合營牧場,1959年為社辦牧場,取名“發(fā)展牧場”,1978年轉(zhuǎn)為國營牧場,1982年改為烏拉斯臺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烏拉斯臺村……。 |
早年有位名叫古努的人再此地挖渠,故而得名。古努恩布呼,蒙古語,意為古努(人名)的水渠。原為塔哈其公社塔哈其大隊,1985年改稱現(xiàn)名,沿用至今。古努恩布呼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