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銅仁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銅仁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1913年,改銅仁府為銅仁縣,原銅仁縣劃出改名江口縣,原萬山鄉(xiāng)劃出增設(shè)省溪縣,原府轄正大營劃出設(shè)正大營分縣,屬松桃縣。

1932年,銅仁縣設(shè)7區(qū)、4鎮(zhèn)、86鄉(xiāng)。

1941年,調(diào)整插花地,原屬清溪縣的40余處軍屯歸屬銅仁;撤銷省溪縣,原省溪縣的第五區(qū)劃屬銅仁;廢區(qū)和聯(lián)保,縣轄行政區(qū)改為鄉(xiāng)(鎮(zhèn))、保、甲三級,1949年,銅仁縣設(shè)1鎮(zhèn)15鄉(xiāng)。

1949年12月1日成立銅仁縣人民政府,轄5區(qū),下設(shè)15個鄉(xiāng)。

1956年,牛郎、沙壩、大興3鄉(xiāng)劃屬松桃苗族自治縣。

1958年底,江口、玉屏二縣并入銅仁縣,1961年8月三縣又分置。

1966年2月,劃出敖寨人民公社入萬山特區(qū),原玉屏縣萬山區(qū)的下溪、長坳兩個人民公社劃屬銅仁縣。

1968年9月,撤銷萬山特區(qū),敖寨人民公社劃入銅仁縣,下溪、長坳兩個人民公社劃入玉屏縣。

1970年2月,恢復萬山特區(qū),銅仁縣的敖寨、甕背人民公社劃屬萬山。

1987年8月21日,撤銷銅仁縣,建立縣級銅仁市。

1989年1月,撤銷城關(guān)鎮(zhèn),建立市中、河西、環(huán)北三個街道辦事處,全市共轄3個辦事處、5個鎮(zhèn)、31個鄉(xiāng)。

1992年,建鎮(zhèn)并鄉(xiāng)撤區(qū),全市共轄4個街道、5個鎮(zhèn)、7個民族鄉(xiāng);2006年,燈塔鄉(xiāng)改置燈塔街道。

2010年1月5日,將謝橋辦事處(除大坳村)劃入萬山區(qū)。

2011年10月22日,撤銷銅仁地區(qū)和縣級銅仁市,設(shè)置地級銅仁市,將縣轄茶店鎮(zhèn)、魚塘鄉(xiāng)、大坪鄉(xiāng)劃歸萬山區(qū),原縣級銅仁市改置為碧江區(qū)至今。

夏商為荊州之域,周朝時屬楚,秦朝時屬黔中郡,漢朝時屬武陵郡,魏晉南北朝初屬武陵郡,后屬東牂牁郡,隋朝時屬辰州,唐朝時屬錦州,宋朝時屬沅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大萬山蘇葛辦等處軍民長官司,屬于思州宣慰司。

明朝洪武初,萬山、黃道、施溪等3個土司隸屬關(guān)系沿元未變。

洪武五年六月十三日(1372),大萬山司隨思州宣慰司改屬湖廣行省;施溪漾頭司遷治平地寨,改稱施溪長官司,隸屬湖廣沅州衛(wèi),洪武六年(1373),又改屬于思州慰司。

洪武二十五年(1392),以務(wù)程龍鰲、坪岳溪、都坪等蠻夷長官司并入黃道溪長官司,遷治武陵坪(今黃道侗族鄉(xiāng)街上平溪寨),仍隸屬思州宣尉司。

后思州宣尉使田琛與思南宣尉使田宗鼎爭砂坑有怨,舉兵相攻,琛稱天主,朝廷敕鎮(zhèn)遠侯顧成以兵彈壓。

事平,革除思州、思南二宣尉司,設(shè)貴州布政使司。

以思州宣尉司地置思州、黎平、新化、石阡4府,以思南宣尉司地置思南、銅仁、烏羅、鎮(zhèn)遠4府,上述8府均隸屬貴州布政使司。

永樂十二年三月二日(1414),大萬山長官司劃屬銅仁府管轄,黃道溪長官司,施溪長官司劃屬思州府管轄。

清朝實行“土改歸流”的政策,自雍正以后,土司大部分被裁撤,大萬山長官司由銅仁府派流官直接管理黃道溪長官司和施溪長官司由思州府派流官直接管理。

光緒六年八月二十六日(1880)貴州巡撫岑毓英奏準,將銅仁縣移治江口,而將省溪司(今江口縣)流官吏目改駐大萬山,于是大萬山又名省溪,治萬山城內(nèi)(今解放街),仍隸屬銅仁府。

1913年,設(shè)置省溪縣。

省溪縣成立初隸屬貴州省黔東道(又名鎮(zhèn)遠道)。

1923年,廢黔東道,省溪縣直隸于貴州省政府。

1935年,省溪縣隸屬第九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駐銅仁。

1937年,銅仁改稱第六、七兩個行政督察區(qū)合并成立新的第一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駐鎮(zhèn)遠,省溪縣隸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1年,撤銷省溪縣,其轄地并入玉屏縣和銅仁縣。

1949年,屬玉屏縣第六區(qū)。

1958年12月劃屬銅仁縣,建萬山公社。

1961年8月,又劃屬玉屏縣恢復萬山區(qū)。

1966年2月22日,設(shè)立萬山特區(qū)隸屬銅仁地區(qū)。

1968年9月24日,撤銷萬山特區(qū),建立萬山鎮(zhèn),直屬銅仁地區(qū)。

1970年8月8日,恢復萬山特區(qū)。

仍屬銅仁地區(qū)。

2011年11月,國務(wù)院批復同意撤銷銅仁地區(qū)設(shè)立地級銅仁市,設(shè)立萬山區(qū)。

春秋,屬楚黔中地。

戰(zhàn)國,屬秦黔中郡義陵縣。

漢高祖(前202),屬武陵郡無陽縣。

東漢(25-220),屬武陵郡辰陽縣。

梁(502-557),屬武州南陽郡建昌縣。

陳(557-589),屬南陽郡。

隋(589-618),屬沅陵辰溪縣。

唐(618-907),屬充州辰水縣。

后唐(932-936),屬蜀黔州。

后晉(940-947),屬楚思州。

宋(1132-1279),屬沅州麻陽縣。

元(1279-1368),在江口置省溪、提溪軍民長官司,隸都云、定云安撫司,后改為省溪壩場等處蠻夷長官司與提溪等處軍民長官司,隸思州安撫司。

元二十一年(1284),屬思州宣撫司。

明洪武初省溪、提溪屬四川行省思南宣慰司。

洪武五年(1372),思南宣慰司改隸湖廣行省,省溪壩場等處蠻夷長官司改為省溪長官司,提溪等處軍民長官司改為提溪長官司。

永樂二十年(1414)省溪、提溪長官司屬銅仁府。

清雍正五年(1727),設(shè)省溪史目署于江口。

光緒九年(1883)銅仁縣治所遷江口中街,屬銅仁府。

1913年,銅仁府改為銅仁縣,銅仁縣更名為江口縣,屬黔東道(鎮(zhèn)遠道)。

1923年廢道,江口縣隸屬于省。

1936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駐銅仁。

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駐鎮(zhèn)遠。

1952年5月,民主建政,成立江口縣人民政府,屬銅仁專區(qū),專員公署駐銅仁縣。

1958年撤縣,并入銅仁縣,屬銅仁專區(qū)。

1961年復設(shè)江口縣,屬銅仁專區(qū)。

1970年屬銅仁地區(qū)。

1981年2月,區(qū)、社“革命委員會”撤銷,恢復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職能。

4月,撤“革命委員會”,成立江口縣人民政府,屬銅仁地區(qū)。

2011年10月,屬銅仁市至今。

玉屏古名雄溪。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黔中地。

秦漢時期為黔中郡、武陵郡地。

三國時期屬武陵郡舞陽縣。

南北朝時置西平陽縣。

隋屬沅陵郡龍標縣。

唐朝屬獎州渭溪縣。

宋乾道元年(1165),詔平溪峒,改雄溪為平溪,設(shè)平溪峒,隸沅州麻陽縣。

元設(shè)野雞坪、平溪兩長官司,此后歷經(jīng)變遷,至清雍正五年(1727)閏三月三十日,撤平溪衛(wèi),建玉屏縣,此為玉屏縣之始。

乾隆三十五年九月(1771)改隸銅仁府。

乾隆三十六年五月(1772)復隸思州府。

新中國成立后,縣域隸治幾度變更。

1958年12月29日并入銅仁縣。

1961年8月18日恢復玉屏具。

1966年2月將縣屬萬山劃出,設(shè)立萬山特區(qū)。

1968年9月改萬山特區(qū)為萬山區(qū)復隸玉屏縣。

1970年8月,恢復萬山特區(qū)。

1983年9月7日,撤銷玉屏具,并以原轄地域設(shè)立玉屏侗族自治縣。

屬銅仁地區(qū)。

2011年屬銅仁市。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夜郎縣于今縣境西部,屬象郡。

漢代屬夜郎國、牂牁郡地。

梁天監(jiān)年間,置建昌縣,侯景叛亂后,僑置夜郎郡,隸武州。

隋開皇元年(581)廢南陽郡置壽州于石阡。

開皇十八年,改壽州為充州。

唐武德三年(620),復置充州。

武德四年,重置夜郎縣。

唐貞觀四年(630)置夷州。

宋大觀三年(1109),復置都上縣。

元世祖至元年間置石阡軍民長官司,隸思州宣撫司。

明初改石阡長官司隸思南宣慰司。

明永東十一年(1413)置石阡府,轄龍泉葛彰葛商,苗民,石阡正、石阡副五長官司。

萬歷二十九年(1601)改龍泉長官司為龍泉縣。

清康熙二年(1663)裁葛彰葛商長官司。

五十年裁苗民長官司。

雍正八年(1730)裁石阡正司。

領(lǐng)龍泉縣、副長官司。

1914年石阡改府為縣。

屬黔東道。

1935年屬第九行政督察區(qū)。

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3年屬第六行政區(qū)。

1949年11月15日,石阡解放。

1950年2月8日,石阡縣人民政府成立。

1970年隸屬銅仁地區(qū)。

2011年屬銅仁市。

2015年,石阡縣部分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形成轄3街道6鎮(zhèn)10鄉(xiāng)的格局。

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以萬寧縣地置費州,亦名涪川郡。

開皇五年(585),于費州地置涪川縣(今思南)。

貞觀四年(630),分思州的涪川、扶陽2縣置費州。

貞觀八年割思州的多田、城樂2縣來屬。

天寶元年(742),改費州為涪川郡。

乾元元年(758),復名費州,州治涪川縣(今思南)。

宋大觀元年(1107),田祐恭歸順,又置思州。

宋宣和三年(1121),廢思州。

宋紹興二年(1131年),務(wù)川縣轄今思南縣地。

元至元十五年(1277),稱清江城為思州,而稱故思州為思南。

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思州安撫司為軍民宣撫司,隸湖廣行省。

至正二十二年(1362),改思南宣慰司,思州分為二。

明洪武四年(1371),思南宣慰司改隸于四川行省。

明洪武六年(1373),升思南宣慰司為思南道宣慰使司,隸湖廣布政司。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移治水德江(今思南),至此思南道宣慰使司治所。

永樂十一年(1413),廢思州、思南宣慰司,置思南等4府,屬貴州布政司。

順治十六年(1659),領(lǐng)安化(原為思南府城郭,光緒八年遷大堡)、務(wù)川、印江3縣及沿河佑溪、朗溪、蠻夷3長官司和隨府辦事長官司。

康熙二十年(1681),思南府屬貴東道。

乾隆七年(1742),改屬古州兵備道。

嘉慶八年(1803),廢隨府辦事司。

道光十七年(1837),增設(shè)紅絲塘巡檢1員。

道光二十一年(1841),廢蠻夷長官司。

1914年,思南府改為思南縣,隸黔東道。

1925年,廢黔東道,思南由省直管。

1935年,隸屬貴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次年改隸銅仁地區(qū)。

1937年,改隸鎮(zhèn)遠專區(qū)。

1943年,隸屬銅仁專區(qū)。

1949年以后隸屬銅仁專區(qū)。

1970年,屬銅仁地區(qū),2011年11月,屬銅仁市。

隋開皇二年(582),印江大部分地屬賓化縣管轄。

十九年(599),改隸務(wù)川縣。

唐武德三年(620),設(shè)思王縣。

開元四年(716),設(shè)思邛縣,隸屬寧夷郡。

至德二年(757),思王縣、思邛縣隸屬思州。

元和十一年(816),思王縣、思邛縣改隸江陵郡。

唐天祐二年(905),思邛縣隸屬夔州路。

五代后梁開平元年(907),思邛縣改隸辰州。

北宋建隆二年(961),廢思王縣。

乾德二年(964),廢思邛縣。

開泰元年(1013),思王、思邛地推行洞官制。

政和七年(1118),思邛改思堡。

宣和三年(1121),設(shè)朗水洞。

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思堡、朗水洞隸屬思州。

元至元八年(1271),設(shè)思邛江長官司。

二十八年(1291),設(shè)厥冊蠻夷長官司(今沙子坡鎮(zhèn)池壩一帶)。

至正四年(1344),思邛江長官司、厥冊蠻夷長官司、朗水洞隸屬思州宣慰司。

明洪武十年(1377),朗水洞改置朗溪蠻夷長官司。

1913年,隸屬鎮(zhèn)遠道。

1950年2月1日,設(shè)置印江縣。

1986年12月,撤銷印江縣,成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夏禹時德江屬荊梁二州南徼外地。

殷周屬鬼方。

春秋戰(zhàn)國屬巴國南境。

秦時德江屬巴郡。

漢高祖六年(前201)建縣,德江屬巴郡之涪陵縣。

東漢獻帝六年(201),德江屬永寧縣。

章武元年(221),改永寧縣為萬寧縣,德江屬萬寧縣。

晉代和南北朝時期德江仍屬涪陵郡的萬寧縣。

北周宣政元年(578),德江屬費州。

隋文帝開皇五年(585),德江屬黔州。

仁壽四年(604)設(shè)扶陽縣,屬庸州。

大業(yè)二年(606),廢庸州,扶陽縣撥屬巴東郡,德江大部屬扶陽縣。

唐貞觀四年(630),以涪川、扶陽二縣置費州。

重和元年(1118),德江屬思州。

至元十四年(1277),置水特姜長官司,隸屬治設(shè)龍泉坪(今德江龍泉鄉(xiāng))的思州宣慰司。

洪武五年(1372),改水特姜長官司為水德江長官司。

洪武十年(1377),隸屬水德江司。

萬歷三十三年(1605)9月,改水德江長官司為安化縣。

光緒八年(1882),定安化縣治所移駐大堡場(今德江縣城)。

1913年,貴州設(shè)貴陽、畢節(jié)、鎮(zhèn)遠道觀察史,安化隸屬鎮(zhèn)遠道。

同年,安化縣更名德江縣,設(shè)德江公署。

1949年11月19日,黔東北游擊隊解放德江縣城,德江隸屬貴州省銅仁地區(qū)。

2011年10月22日,撤銷銅仁地區(qū)設(shè)地級銅仁市,至今德江隸屬銅仁市。

周、春秋屬巴國南疆巴黔中。

戰(zhàn)國屬楚黔中地。

秦屬黔中郡。

西漢先屬酉陽縣,后屬涪陵縣。

東漢分屬涪陵縣和永寧縣。

蜀漢分屬漢復縣和萬寧縣。

魏晉南北朝屬涪陵郡。

北周分屬黔州和費州。

隋屬務(wù)川縣地。

唐于縣地置洪杜縣和思州,至五代南部屬務(wù)川縣,北部屬洪杜縣。

宋代南屬務(wù)川縣,北屬彭水縣。

元代將縣北部洪杜領(lǐng)地劃入務(wù)川縣,于中部置沿河祐溪長官司,中北部屬水特姜長官司,南部屬沿邊溪洞軍民萬戶。

明清屬思南府。

1914年1月12日,境內(nèi)設(shè)沿河、后坪2縣。

1935年6月,沿河、后坪屬第六行政督察區(qū)(駐銅仁)。

1941年撤后坪縣,其東部并入沿河縣,西部并入務(wù)川縣。

1949年12月29日沿河和平解放,隸屬貴州省銅仁地區(qū)。

1986年10月7日,撤銷沿河縣,設(shè)立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在隋以前屬邊鄰各郡縣所轄,從唐代開始就有了建制。

唐貞觀六(632),在今縣境中部置平土洞,西部置烏羅洞,隸屬思州。

唐武后垂拱二年(686),以辰州麻陽縣地及開山洞置錦州,今松桃東部屬之。

唐天寶元年(742),改錦錦州為盧陽郡,松桃屬之。

唐乾元元年(758),盧陽復名為錦州,轄常豐、洛浦、渭陽、盧陽、招諭五縣,常豐即為松桃,松桃始有縣一級的建制,一直沿襲至宋代。

宋開寶年間(968~976),改平土洞置平頭司,改烏羅洞置烏羅司,隸屬于沅州麻陽縣。

政和四年(1114),置龍泉葛澤長官司(今孟溪境內(nèi)),寶祐元年(1253),置平茶承化軍民府,松桃中西部的孟溪、平頭、烏羅屬之。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思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貴州省岑鞏縣),隸屬于湖廣行省,烏羅、平頭兩司歸其所轄;大德六年(1302),改平頭司為平頭著可通答等處長官司,烏羅司為烏羅龍干等處長官司(轄龍泉葛澤長官司),平茶承化軍民府為溶江之子坪茶等處長官司(治所在今秀山縣龍鳳境內(nèi))。

明洪武五年(1372),改烏羅龍干等處長官司為烏羅長官司;七年(1374),改平頭著可通答等處長官司為平頭著可長官司。

兩司改為思南宣慰司所轄。

八年(1375),置麻兔洞,隸酉陽宣慰司所轄。

永樂三年(1405)置答意、治古(今松桃東部)兩長官司,也隸屬于思南宣慰司。

十一年(1413),革除思南宣慰司,以思南宣慰司地分置思南、銅仁、烏羅、鎮(zhèn)遠四府。

烏羅府統(tǒng)轄烏羅、平頭著可、答意、治古及思南宣慰司所轄的朗溪蠻夷(今印江縣境內(nèi))五個長官司。

同年從酉陽宣慰司撥麻兔洞來屬。

其間,烏羅府始歸貴州布政司所轄。

正統(tǒng)三年五月初七日(1438)革除答意、治古兩司,烏羅只存只存在三司一洞,不足以立府,因而廢除烏羅府。

以烏羅、平頭著可二司和麻兔洞撥入銅仁府,朗溪司撥入思南府。

清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初六日(1704)設(shè)銅仁理苗同知置正大營廳,以銅仁府副廳長官專理苗務(wù)。

雍正九年(1731)遷正大營理苗同知至長沖(今老松桃),十年(1732)置松桃廳。

十一年(1733),松桃廳由長沖移至蓼皋山下建城(今松桃縣城內(nèi))。

嘉慶二年(1797),升松桃廳為直隸軍民廳,同時將銅仁府所轄的烏羅、平頭兩司撥歸松桃,由貴州省直接所轄。

1913年,改松桃直隸廳為松桃縣,屬黔東道。

1914年,以正大營用到丞轄地置正大營分縣,治所在正大營;以原鎮(zhèn)遠道四十八溪主簿轄地設(shè)四十八溪分縣,治所在堡腳(今普覺鎮(zhèn)),兩分縣均屬松桃兼管。

1927年,將四十八溪分縣移置甘龍口,改稱甘龍口分縣,仍屬松桃縣。

1936年,撤銷正大營、甘龍口兩個分縣并入松桃。

1934年6月,成立黔東特區(qū)革命委員會。

1950年3月1日,成立松桃縣人民政府,屬銅仁地區(qū)專員公署領(lǐng)導。

1956年9月11日,設(shè)立松桃苗族自治縣,隸屬于貴州省銅仁地區(qū),2011年隸屬銅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