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diǎn)推薦 > 楊村鄉(xiāng)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楊村鄉(xiāng)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村西有一河流,往來客商在此等候渡河,稱此地為“東河口”對岸“西河口”。后來有人陸續(xù)遷來,定居成村,因河口二字,快讀其音似“侯”,再加上渡口業(yè)務(wù)繁忙,客商行旅多需等候,東河口遂變?yōu)闁|侯,故稱東侯。
明永樂年間,李氏自山西遷來,居住成村,以姓氏取村名李家村。
明正德年間,馬氏自村北部的煙固屯移居于此,以姓氏取村名馬家莊。1945年,稱馬莊。1981年地名普查時,為與本縣張果屯鄉(xiāng)馬莊、福堪鄉(xiāng)馬莊相區(qū)別,因以方位為西更名為“西馬莊”。
明初,有楊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立村,取名楊村。明朝末年,睢姓自本縣睢莊遷此,后楊姓漸衰,睢族漸大,故在村名前加睢字,取名睢楊村。
明初,有楊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立村,以姓氏取村名楊村。明代中期,李姓從山西遷來,人丁興旺,漸成大族,遂在村前加“李”字,稱為李楊村。
明初,有楊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立村,取村名楊村。后楊姓漸衰,仝姓、史姓陸續(xù)遷來,分別建村,稱仝楊村、史楊村。后兩村漸大,合并成一村,合稱仝史楊村。
明代以前,何姓就在此定居,為始居人家,故以姓氏取名“何家莊”。1945年,稱為何莊。
吳氏為始居人家(今吳氏家墳尚在),據(jù)《吳氏家譜》記載:其祖于明永樂年間遷此,以姓氏名吳村,后漸成集市,稱吳村集。
張姓、胡姓世居于此,以姓氏命名,故稱張胡莊。
明永樂初,魏氏自山西洪洞遷此,弟兄東西分居,各成村莊,以方位取名“東、西魏莊”,后兩村漸大,連在一起,合稱“魏莊”,因“魏”字過繁,俗寫為“位”,1981年仍復(fù)名“魏莊”。
明初,徐氏自山西遷此,以姓氏取名徐家莊。1945年,稱徐莊。
原名甘露村,因村中有甘露寺而得名。明代永樂年間,有煙姓自山西遷來,漸成大族,改村名為煙家莊。1945年,稱煙莊。
相明代以前,此地因挖坑蓄水,積土成堆,俗稱“土疙瘩”。明初,李姓自山西遷來,依土疙瘩居住成村,以地勢取名“疙瘩莊”,因“疙瘩”和“格大”音同,遂漸演變?yōu)楦翊笄f。
相傳曹氏有兄弟八人,皆有勇有謀。其父率八子隨李淵反隋,幾經(jīng)征戰(zhàn),軍功顯赫,父及七子相繼陣亡,唯余八郎。曹八郎不愿受封居官,與母辭朝。李淵將其母子封于昌樂縣地。曹母為人賢惠,和睦鄉(xiāng)里,所居之處,人稱曹八娘疃。明代以后,有人陸續(xù)遷來,漸成村落,以曹八母子二人早居為因,取名“曹八娘屯”,后去“娘”字,稱曹八屯。
明初,赫姓自山西遷來定居,以姓氏取名為赫莊。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luò),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