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運城市各縣市區(qū)地名由來

運城市各縣市區(qū)地名由來

  2000年6月由縣級運城市改設(shè),因為政府所在地古為鹽販之澤(鹽邑,苦城、潞村)得名。 [詳細]
  春秋末魯國人猗頓在此以鹽致富,西漢始設(shè)猗氏縣,西魏恭帝二年(555)更名桑泉縣,唐天寶十三載(754年)改桑泉縣置臨晉縣;1954年由臨晉縣、猗氏縣合并設(shè)縣,各取首字命名。 [詳細]
  唐武德三年(620)稷山、安邑、猗氏、汾陰、龍門五縣析置萬泉縣,以城臨山澗、地多涌泉得名,據(jù)《元和郡縣志》:縣東谷中有井泉百余區(qū),因名;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榮光溢河,體氣四塞,光為五色,人稱祥瑞,寶鼎縣改榮河縣;1954年萬泉縣、榮河縣合并,由二縣各取首字為名。 [詳細]
  元鼎六年(前111)漢武帝劉徹去河南緱氏巡幸,途經(jīng)左邑縣之桐鄉(xiāng),聞漢軍破南粵之喜訊,遂為聞喜縣;據(jù)《元和郡縣志》:將幸緱氏,至此聞南越破,大喜,因立聞喜縣。 [詳細]
  隋開皇十八年 (598) 由高涼縣改現(xiàn)名,因縣南稷山(稷神山、稷王山)以為名;據(jù)《水經(jīng)注》相傳周之先祖后稷教民稼穡于此,古有稷祠與稷亭,故名。 [詳細]
  北周武成二年(560)東雍州改絳州,1912年5月改現(xiàn)名,為與絳縣相區(qū)別,取咸與維新之義。 [詳細]
  西漢始設(shè)絳縣,因縣北絳山(紫金山)為名,因草木不生,土色俱赤,以此取名;據(jù)《中國地名辭源》:因境內(nèi)絳山、絳水而得名;絳水因源自絳山,故名。 [詳細]
  西漢始設(shè)垣縣,因“周圍皆山,中垣如曲”得名;另說(王屋)山在縣東,狀如垣,縣因此得名;另據(jù)《中國地名辭源》:以王屋山和黃河而得名;垣指境內(nèi)狀如垣的王屋山;曲指黃河之曲。 [詳細]
  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北安邑縣改設(shè)夏縣,據(jù)《元和郡縣志》:因夏禹所都為名。 [詳細]
  西漢置大陽縣,北周大陽縣改名河北縣,唐天寶三載(744)改現(xiàn)名,據(jù)《舊唐書》陜郡太守李齊物開三門以利漕運得古刃,刃有篆文曰平陸,因以縣名。 [詳細]
  北周明帝二年(558)移安戎縣于此,尋改芮城縣,因此地古代屬芮國領(lǐng)地得名,另據(jù)《中國地名由來詞典》:春秋時芮伯萬在此筑城居之,故名。 [詳細]
  清雍正六年(1728)蒲州直隸州升為蒲州府,并設(shè)附郭永濟縣,以境內(nèi)隋代開鑿的永濟渠命名,寓意恒久通渡;或說與黃河津渡有關(guān),1994年1月設(shè)市。 [詳細]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皮氏縣改龍門縣,因境內(nèi)龍門(禹門)得名,據(jù)說每年三月黃河鯉魚會逆水而上得渡者可為龍故名;北宋宣和二年(1120)更名河津縣,因境內(nèi)有黃河古渡得名;另說因地處濱河要口,當黃河要津,故名;據(jù)《讀史方輿紀要》:城蓋濱河要口矣,宋因改曰河津;1994年設(shè)市。 [詳細]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luò),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