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肇慶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肇慶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本轄區(qū)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屬南海郡;秦末漢初屬南越國;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高要縣。

此后南北朝梁天監(jiān)六年(507)置高要郡;隋開皇九年(589)設端州,大業(yè)三年(607)改設信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復設端州,天寶元年(743)復置高要郡,乾元元年(756)改為端州;宋重和元年(1118)設肇慶府,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設肇慶路,明洪武元年(1368)復設肇慶府;明至清宣統(tǒng)三年(1911)一直設肇慶府;高要縣城歷為上述郡、州、府、路的治所。

民國時期先后隸屬粵海道、西區(qū)、西北區(qū)、第三區(qū)、第十一區(qū)。

公元1935年設肇市鎮(zhèn),公元1940年改稱肇慶鎮(zhèn)。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至1988年,先后屬西江專區(qū)、粵中行政區(qū)和高要、江門、肇慶專區(qū)及肇慶地區(qū)。

1949年11月、1958年4月,肇慶鎮(zhèn)兩次升格為肇慶市(縣級),不久均撤銷,仍屬高要縣。

1961年4月,肇慶鎮(zhèn)再次升格為肇慶市(縣級),轄鎮(zhèn)南、獅山、寶月、雙東、二桂、漁業(yè)6個公社。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肇慶地區(qū),將肇慶升格為地級市,原肇慶市(縣級市)行政區(qū)域設立肇慶市端州區(qū)。

[詳細]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始建高要縣,隸屬蒼梧郡,鼎湖屬高要縣轄地。

明洪武年間(1368-1398),推行廂鄉(xiāng)都圖制,鼎湖屬高要縣下圍鄉(xiāng)和親仁鄉(xiāng)。

清咸豐五年(1855),屬高要縣頭班第一區(qū)文明堡和四班第六、七區(qū)。

1928年,推行區(qū)鄉(xiāng)制,將都堡改為鄉(xiāng)。

1937年,先復班制,后改聯(lián)鄉(xiāng)辦事處。

9月,將聯(lián)鄉(xiāng)辦事處改為區(qū)署,為高要縣第四區(qū)和第一區(qū)的文園鄉(xiāng)。

1943年,高要縣廢鎮(zhèn)縮鄉(xiāng),為第一區(qū)東文鄉(xiāng)一部分和第四區(qū)。

1950年9月,為高要縣第四區(qū)和肇慶鎮(zhèn)雙東鄉(xiāng)小部分(即前文明堡)。

1953年5月,為高要縣第八、九區(qū)。

1955年2月,第八、九區(qū)分別改稱廣利區(qū)、永安區(qū)。

1957年3月,小鄉(xiāng)并大鄉(xiāng),廣利區(qū)各鄉(xiāng)并為廣利鄉(xiāng)、文園鄉(xiāng)、桂院鄉(xiāng)、九坑鄉(xiāng)、頭溪鄉(xiāng)和廣利鎮(zhèn),永安區(qū)各鄉(xiāng)并為布廊鄉(xiāng)、永安鄉(xiāng),下蓮塘鄉(xiāng)和貝水鄉(xiāng)。

1958年3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并為廣利鄉(xiāng)、永安鄉(xiāng)和頭溪鄉(xiāng)。

同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3個鄉(xiāng)合并成立廣星人民公社。

公社內設一團(廣利)、二團(沙浦)、三團(永安),各團內設營、連。

1959年7月,廣星人民公社劃分為廣利、永安、沙浦人民公社。

1983年4月,實行區(qū)建制,設廣利、永安、沙浦區(qū),區(qū)內原大隊改稱鄉(xiāng)。

1986年11月,撤區(qū)建鎮(zhèn),設廣利、永安、沙浦鎮(zhèn),鎮(zhèn)內各鄉(xiāng)改稱村。

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從高要縣析出設鼎湖區(qū),為肇慶市(地級)轄縣級區(qū)。

1988年3月之前,鼎湖區(qū)域分屬高要縣、肇慶市管轄。

1988年3月2日,設立鼎湖區(qū),沿用至今。

[詳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本地屬南?ぁ

秦末漢初,本地屬南越國。

漢元鼎六年(前111),始置高要縣,隸屬蒼梧郡。

晉元熙三年(420)析高要地置平興、博林兩縣。

南北朝梁天監(jiān)六年(507)置高要郡;梁大同中(535-546)并為高要郡治。

陳因之。

隋開皇九年(589)設端州,大業(yè)三年(607)改設信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復設端州,貞觀十三年(639)省博林入高要,省清泰入平興;天寶元年(743)復置高要郡,乾元元年(756)改為端州;北宋元符三年(1100)改稱興慶軍。

宋重和元年(1118)設肇慶府,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設肇慶路,明洪武元年(1368)復設肇慶府;明成化十一年(1475)析高要東南境25都38里置高明縣,嘉靖五年(1526)析高要東境11都120里置三水縣。

明至清宣統(tǒng)三年(1911)一直設肇慶府;高要縣城歷為上述郡、州、府、路的治所。

民國時期先后隸屬粵海道、西區(qū)、西北區(qū)、第三區(qū)、第十一區(qū)。

解放后,先后屬西江專區(qū)、粵中行政區(qū)和高要、江門、肇慶專區(qū)。

1949年11月、1958年4月,縣城肇慶鎮(zhèn)兩次升格為肇慶市,不久均撤銷。

1961年4月,肇慶鎮(zhèn)再次升格為肇慶市,高要縣治設肇慶市區(qū)。

自民國元年至1961年,高要縣城數(shù)度成為區(qū)的治所。

1970年10月屬肇慶地區(qū)。

1986年,國務院批準高要縣政府駐地遷南岸鎮(zhèn)。

1988年改屬肇慶市(地級),縣治正式遷往南岸鎮(zhèn),并劃廣利、永安、沙浦3鎮(zhèn)為肇慶市鼎湖區(qū)。

1993年9月28日,撤縣設市,改稱高要市(縣級),由廣東省直轄,委托肇慶市代管。

2015年4月撤高要市設高要區(qū),沿用至今。

[詳細]

清朝沿明朝舊制,廣寧縣屬肇慶府。

1912年沿清朝舊制,1914年廢州府立道區(qū),廣東省劃分6個道,廣寧縣屬粵海道。

1932年道改公署,廣寧縣屬廣東省西北區(qū)綏清委員公署(駐曲江縣)。

1936年廣東省改設9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7年廣東省第三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廣東省第四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廣寧縣仍屬之。

1949年,廣寧縣第十一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2年4月屬西江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2年5月,廣寧、四會兩縣合并為廣四縣,隸屬粵中行政公署。

1954年7月又恢復廣寧縣、四會縣,仍屬粵中行政公署。

廣寧縣人民政府改名廣寧縣人民委員會。

同年10月,各區(qū)人民政府也相應改為區(qū)公所,1956年1月撤銷粵中行政公署,設立高要專署,廣寧縣屬之。

1958年10月,廣寧、四會第二次合并為廣四縣,隸屬高要專署。

同年12月,高要,佛山專署合并,成立江門專署(駐肇慶),廣四縣屬之。

1961年2月,江門專署改稱肇慶專署,同年4月,廣四縣再度分開,稱廣寧縣。

[詳細]

南朝劉宋元嘉十三年(436),劃南?に臅h銀屯鄉(xiāng)設立,屬綏建郡。

隋開皇九年(589)至大業(yè)十三年(617)懷集縣屬南?。

元至元十五年(1278),懷集縣改隸湖廣中書行省賀州;明洪武九年(1376)改隸廣西梧州府;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隸廣西平樂府;1912年改隸廣西梧州府;1934年隸屬廣西平樂督察專員公署;1951年5月由廣西省西江專員公署代管;1952年3月,屬西江專員公署;同年12月屬粵中區(qū)行政專員公署;1956年2月屬高要專員公署;1959年開建縣并入稱懷建縣,屬江門專員公署;1961年4月分出開建縣,隸屬肇慶專員公署;1968年3月屬肇慶市地區(qū)革命委員會;1979年3月屬肇慶地區(qū)行政公署;1988年1月,屬肇慶市管轄,沿用至今。

[詳細]

古代封開是嶺南最早的首府,是粵語的發(fā)源地,在秦漢時期就是溝通嶺北嶺南的交通要道,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最早的交匯點,是漢代海陸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對接點。

秦前,肇慶屬百越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平定百越,建南?ぁ⒐鹆挚ぜ跋罂。

今肇慶部分地域屬桂林郡、南?ぁ

秦置四會縣,轄區(qū)包括現(xiàn)在的四會、廣寧、懷集等市縣的全部或部分,隸南海郡。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占領嶺南。

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qū),設“桂林、象、南!3個郡。

南?ぽ牼呈菛|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

秦末,南海郡尉任囂病危,委任龍川縣令趙佗代職。

任囂死后,趙佗即起兵隔絕五嶺通中原的道路。

秦亡之際,趙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

當時,廣東除今連州及樂昌北境屬長沙郡管轄外,都屬南越國地盤。

趙佗及其后的南越國,都與漢朝一樣實行郡縣制。

漢武帝平定南越后,漢朝將南越地劃分為南海、蒼梧、郁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個郡。

為了便于監(jiān)督各郡官吏,漢朝又設立13個常駐監(jiān)察機構,稱為“十三部”,其中設在蒼梧郡廣信縣(今封開)的交趾部,專門負責糾核嶺南九郡。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十月,南越滅,遂定南越地蒼梧郡及廣信、封陽等縣。

封川屬廣信縣,開建屬封陽縣。

東漢末,交趾部改為交州,除監(jiān)察權外,還擁有軍政大權,成為郡上一級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從郡縣二級變?yōu)橹荨⒖、縣三級。

今廣東省境包括交州轄下的整個南?ぃɑ浿、粵東),還包括蒼梧郡、和浦郡、荊州貴陽郡和揚州豫章郡的一部。

晉元熙二年(420),分廣信縣地置封興縣。

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封川縣、開建縣隸封州;富林縣、銅陵縣隸勤州。

北宋政和元年(1111),封川縣、開建縣隸封州。

梁天監(jiān)年間(502-519),分廣信縣地置梁信郡及梁信縣;普通四年(523),兼置成州,梁信縣未郡治。

隋開皇十年(590),廢梁信郡,改成州為封州。

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肇慶府為肇慶路,置總管府,隸廣西道(29年改隸廣東道)。

封川縣、開建縣隸封州。

明洪武元年(1368),復稱肇慶府,隸廣東布政使司。

清初沿明制。

肇慶府為廣肇羅道治所,隸廣東省。

1949年11月6日,開建縣解放。

同年11月23日,封川縣全境解放。

1952年3月1日,封川、開建合署辦公。

地點在封川縣城。

1957年4月1日,恢復原兩縣建制。

1958年5月,封川、開建兩縣再度合署辦公,縣治地江口。

1958年11月1日,兩縣再度分開。

開建縣與懷集縣合并為懷建縣(1959年1月改稱懷集),縣治地懷城;封川縣與德慶縣合并為德封縣,縣治地初在江口,1959年遷德城。

1961年10月,封川從德封縣分出,開建從懷集縣分出,設置封開縣。

[詳細]

德慶縣,古代為百越(粵)地,秦屬南?ぃ啬h初屬南越王所轄。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滅南越,開九郡,始置端溪縣,屬蒼梧郡。

東漢仍前制,至建安八年(203),屬交州蒼梧郡。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蒼梧郡屬廣州,端溪仍隸蒼梧郡。

晉太康元年(280),分端溪縣為端溪(縣治在今德城鎮(zhèn))、元溪(縣治在今悅城鎮(zhèn)紅院)兩縣。

永和七年(351),分蒼梧郡地置晉康郡。

端溪、元溪均改隸晉康郡,郡治在元溪縣。

至南北朝梁代,撤銷元溪縣。

隋開皇九年(589),撤銷晉康郡,置端州。

端溪屬端州。

唐武德五年(622),析端州置南康州,兼置總管府(后稱康州),屬嶺南道。

天寶元年(742),改康州為晉康郡(后復名康州)。

宋紹興元年(1131),以康州曾為宋帝趙構潛邸,詔升為府。

易名德慶府,屬廣南東路。

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德慶府為德慶路。

明洪武元年(1368),改德慶路為德慶府。

洪武九年(1376),改德慶府為德慶州,撤銷端溪縣,屬廣東布政使司肇慶府。

清雍正八年(1730),德慶州屬肇慶府。

1912年10月,改德慶州為德慶縣。

1949年12月1日,德慶縣人民政府成立,其后分別屬廣東省西江專署粵中行署、高要專署、肇慶專署。

1958年10月25日,德慶縣與封川縣合并,稱德封縣,屬江門專署。

1961年4月,德、封分縣,恢復德慶縣建制,屬肇慶專署。

1988年起,德慶縣隸屬肇慶市,沿用至今。

[詳細]

古為百越地,秦代設置四會縣,初屬桂林郡;漢初屬南越國,漢元鼎六年(111)武帝滅南越國,復置郡縣,四會縣改屬南?;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改屬廣州綏建郡(綏安郡);隋朝始開皇九年(589)至清順治元年(1644)曾棣屬廣州總管府,揚州南?ぃㄋ宄,廣州都督府、廣州南綏州,嶺南道湞州,嶺南東道廣州(唐朝),興王府(五代十國南漢);廣州中都督府,肇慶府(北宋、南宋、元、明、清);1914年廢州府設道區(qū),為粵海道,1920年撒道設區(qū),為西北綏靖區(qū);1952年5月廣寧、四會合縣至1954年7月分開,并把原屬廣寧縣的江谷、江林、黃田、石狗等劃歸四會縣,屬粵中行政區(qū);1956年2月屬高要專區(qū);1958年10月廣寧、四會合縣稱廣四縣,屬江門專區(qū);1961年4月,廣寧、四會再次分縣,屬江門專區(qū)(后改稱肇慶專區(qū));1970年10月屬肇慶地區(qū),1988年屬肇慶市;1993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四會縣設立四會市,由肇慶市代管,沿用至今。

[詳細]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