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桃城區(qū)前身為縣級衡水市,由衡水縣演變而來。 西漢時為桃縣地,東漢時曾設(shè)桃城驛。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始置衡水縣,以后歷代歸屬雖屢有變更,而境域大體沒變。 新中國成立后,衡水縣屬衡水專區(qū)。 專員公署駐衡水縣城。 1952年11月,衡水專署撤銷,衡水縣劃歸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12月,撤銷武邑、棗強、冀縣,并入衡水縣。 1960年5月,撤銷石家莊專區(qū),衡水縣劃歸石家莊市。 1961年5月,衡水縣屬同年復(fù)置的石家莊專區(qū)。 1961年7月,析衡水縣并復(fù)置冀縣(包括原棗強縣地)。 1962年3月,又析衡水縣復(fù)置武邑縣,仍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2年6月,復(fù)置衡水專區(qū),衡水縣屬之。 1982年1月,衡水鎮(zhèn)從衡水縣劃出,建立縣級衡水市,隸屬衡水地區(qū)。 1983年3月,衡水縣撤銷,轄區(qū)并入衡水市。 1996年7月,衡水地區(qū)撤銷,設(shè)立地級衡水市。 原縣級衡水市改為桃城區(qū)。 |
春秋為晉之東陽地。 戰(zhàn)國初屬中山國,中山于此筑有扶柳邑,后歸趙。 秦先屬鉅鹿郡,后屬河間郡。 漢高帝始置信都縣(治今冀州),屬信都郡。 東漢復(fù)名信都縣,屬安平國。 三國魏信都縣屬安平郡。 晉屬長樂國。 北魏初武強縣省入信都縣,不久析出。 北齊扶柳縣并入信都縣。 隋初縣改屬冀州,開皇六年(606),析信都縣置長樂縣。 大業(yè)三年(607),省信都縣入長樂縣。 十二年(616),復(fù)原名,分屬信都郡。 唐初復(fù)改長樂縣為信都縣,為信都郡治。 天祐二年(905),信都改名堯都縣,為冀州治。 五代復(fù)原名。 宋、金信都縣屬冀州。 元至元元年(1264),省信都縣入冀州。 二年(1265),復(fù)置。 明洪武二年(1369),又省縣入州。 清升冀州為直隸州。 1913年,降冀州為冀縣,襲用州名。 屬直隸省冀南道。 1914年,屬大名道。 1928年,直屬河北省。 1937年,屬河北省第十四督察區(qū)。 1938年,屬冀南區(qū)。 1941年,屬晉冀魯豫邊區(qū)冀南區(qū)十四專區(qū)。 1949年,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 1952年,改屬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12月,冀縣并入衡水縣。 1961年7月,析衡水縣復(fù)置冀縣。 1962年,屬衡水專區(qū)。 1967年,屬衡水地區(qū)。 1993年,撤縣設(shè)立冀州市(縣級)。 1996年,屬衡水市。 2016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撤銷冀州市,設(shè)立冀州區(qū),為衡水市轄區(qū)。 |
夏代,為冀州大陸地。 商代,為棘津地。 西周,位于冀州東部、兗州西界。 春秋,為晉國棘津地。 戰(zhàn)國,為趙國東陽地。 秦,為信郡地,屬巨鹿郡。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分廣川縣地置棗強縣,屬清河郡。 甘露四年(前50年),屬信都郡。 東漢,省棗強縣為廣川縣,屬清河國。 三國魏,復(fù)省廣川縣置棗強縣,屬安平國。 晉,省棗強縣入廣川縣,屬渤海郡。 北魏,并置棗強、廣川二縣,屬長樂郡。 太和十八年(494年),割棗強、廣川二縣地置索瀘縣,三縣都屬長樂郡。 北齊,省廣川、索瀘二縣,并入棗強縣,仍屬長樂郡。 北周,襲北齊制。 隋代,復(fù)置廣川縣,改名長河縣,移屬平原郡,而棗強先后屬長樂郡、冀州和信都郡。 唐武德初年,棗強屬冀州,循屬魏州。 天寶初年,屬信都郡。 乾元初年,仍屬冀州。 五代后周,廢長河,專置棗強縣。 北宋初,建置如后周,熙寧元年(1068年),省棗強縣為鎮(zhèn)。 熙寧十年(1077年),復(fù)置棗強縣,屬冀州,隸武安軍節(jié)度。 金代,屬河北東路河間府冀州,仍隸武安軍節(jié)度。 天會十年(1132年),縣治由舊縣村遷至劉馬村,即今縣城址。 元代,屬真定路冀州,改隸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真定府冀州,隸北平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燕南道,洪武二年(1369年),屬如初,改隸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屬如初,仍歸隸燕南道。 永樂元年(1403年),始定為直隸真定府冀州棗強縣。 清代,改冀州為直隸州,棗強屬之。 民國元年(1912年),仍襲清制,本縣屬直隸省冀直隸州。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一律改稱縣,各縣隸于省。 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大名道,后廢道改省。 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廢道,改為省、縣兩級制,棗強直隸于省。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河北省劃為十七個督察區(qū),棗強屬第十四督察區(qū)。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建立棗強縣抗日民主政府,屬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三專署。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以縣城為界,棗強縣分為棗南、棗北兩個縣。 棗南縣先后屬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三專署、第五專署、第六專署及冀魯豫行署第六專署。 棗北縣先后屬冀南行政主任第三專署、第五專署及冀魯豫行署第五專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棗南、趙陳縣(原棗北縣)合并,復(fù)置棗強縣,屬晉冀魯豫邊區(qū)人民政府冀南行署第五專署。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華北行政區(qū)冀南區(qū)五專區(qū)。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本縣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 1952年11月,改屬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11月,棗強縣、衡水、武邑、冀縣合并,為衡水縣。 1961年5月,衡水縣又分為衡水縣,冀縣。 原棗強縣、冀縣,并為冀縣。 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2年1月,復(fù)置棗強縣,仍屬石家莊專區(qū)。 同年6月,復(fù)置衡水專區(qū),棗強屬之。 1967年12月,衡水專區(qū)改稱衡水地區(qū),棗強屬之。 1996年7月,撤銷衡水地區(qū),設(shè)立地級衡水市,棗強改屬衡水市。 |
秦屬巨鹿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縣境內(nèi)置武邑、觀津、東昌三縣。 東漢安帝延光元年(122年),廢東昌縣,地入武邑縣。 西晉時,置武邑國,領(lǐng)武邑、武遂、觀津三縣。 惠帝時國除。 東晉元帝太興二年(319年),置武邑郡,領(lǐng)武邑、武強、武遂、觀津、阜城五縣。 南北朝神瑞二年(415年),武強縣并入武邑縣。 太和十八年(494年),分武邑縣,復(fù)置武強縣。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撤武邑郡、縣,屬冀州。 北魏神光二年,武強縣并入武邑縣。 隋開皇六年(586年),廢觀津縣入武邑縣。 開皇十六年(596年),分武邑、信都、下博三縣地置衡水縣,武邑西南部劃入衡水縣。 同年,武強縣置昌亭縣。 大業(yè)三年(607年),廢昌亭縣入武邑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武邑縣置昌亭縣、觀津縣。 貞觀元年(627年),廢昌亭縣、觀津縣,地入武邑縣。 此后,歷經(jīng)宋、金、元、明、清五朝,武邑境域沒有大的變動。 自唐至清,武邑縣皆屬冀州。 民國年間,武邑先屬直隸省冀州,后改屬大名道。 1938年,建立武邑縣抗日民主政府,屬冀南區(qū),1949年8月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1952年11月劃歸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12月,撤銷武邑縣并入衡水縣。 1962年3月,復(fù)置武邑縣,同年6月復(fù)置衡水專區(qū),武邑縣還屬之。 1970年,衡水專區(qū)改為衡水地區(qū),武邑縣仍屬之。 1996年,衡水撤地建市,武邑仍屬之,至今。 |
春秋時期,武強縣屬晉國。 戰(zhàn)國時期,武強縣先屬燕,后屬趙。 秦時武強縣地屬巨鹿郡。 西漢高祖六年,夫疥為武隧侯,南部為武強侯國。 漢文帝二年,改為武隧縣。 新莽時期,武強縣改名為桓隧縣。 東漢時,建武年封王梁為武強國。 三國時期,武遂縣屬安平郡。 西晉時,武遂縣初屬安平國,后改屬武邑國。 東晉十六國時期,武強縣和武遂縣同屬武邑郡。 北齊天保七年,廢除武邑郡,撤銷武遂縣并入武強縣。 隋時,武強縣屬信都郡。 唐武德四年,武強縣歸屬冀州。 貞觀元年,屬深州,唐末又屬冀州。 五代十國時期,顯德五年,武強縣屬深州。 元時,武強縣升置東武州,屬真定路。 轄武邑縣、靜安縣。 中統(tǒng)二年,武強縣改屬晉州。 明朝,武強縣屬正定府。 永樂年間建都燕京時改為滹川郡。 清代循明制,武強縣屬晉州。 雍正二年,武強縣屬直隸省深州。 民國元年(1912年),武強縣直隸省深州。 民國三年(1914年),武強縣屬大名道。 后屬真定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武強縣屬河北省。 民國十八年(1929年),國民黨縣黨部成立。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武強縣屬冀中第八專區(qū)。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武強縣屬河北省衡水地區(qū)。 1952年十月,武強縣改屬河北省石家莊。 1954年6月,武強縣屬河北省滄州。 1962年7月,改屬衡水,后屬衡水市至今。 |
西漢高祖年間,饒陽始建縣,以縣南有饒河,故名饒陽。 曾先后隸屬河間郡、幽州涿郡、博陵郡,唐朝初年,屬瀛州,后改屬河北道深州,宋朝初年,屬河北道西路深州,后改屬河北道東路深州,元太祖十九年廢深州,先后改屬南平州、河間帥府深州、真定路晉州,直至清朝雍正二年屬直隸深州,1912年為直隸省深州,1913年屬直隸省范陽道,后改屬保定道,1928年6月,改直隸省為河北省,饒陽縣隸屬河北省,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饒陽縣屬河北省定縣專區(qū),1954年改屬石家莊專區(qū),1958年先后隸屬滄縣專區(qū)、天津市,1960年改屬石家莊專區(qū),1962年置衡水專區(qū),饒陽縣改屬衡水專區(qū),1996年,衡水撤地建市,屬衡水市至今。 |
春秋時,境域?qū)脔r虞國。 戰(zhàn)國時,縣境初屬中山國,后歸趙國。 秦時,屬巨鹿郡。 西漢始置安平縣,并于縣治西南25里處角邱置谷邱縣,均屬涿郡。 新莽時,安平稱廣望亭。 東漢初,復(fù)安平縣原名,并廢谷邱縣。 建初四年(79年),隸樂成國。 延熹元年(158年),安平初屬安平國,后隸博陵郡,郡治安平城。 統(tǒng)安平、安國、南深澤、饒陽四縣。 三國魏時,安平仍屬博陵郡。 晉時,于安平置博陵國。 統(tǒng)安平、饒陽、安國、南深澤四縣。 北魏、北齊、北周時,安平皆屬博陵郡。 郡治仍在安平縣城。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郡設(shè)州,安平改屬定州。 十六年(596年),更屬深州。 大業(yè)二年(606年),還隸定州。 三年(607年),廢州置郡,定州改為博陵郡。 大業(yè)九年(613年),改博陵郡為高陽郡,安平仍屬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安平改屬深州,州治初為安平,尋徙饒陽。 貞觀十七年(643年),廢深州,安平還屬定州。 先天二年(713年),復(fù)屬深州。 北宋、金時,安平屬深州。 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廢深州,安平改隸南平州,并為州治,領(lǐng)饒陽。 太宗七年(1235年),南平州廢,安平復(fù)隸深州。 中統(tǒng)二年(1261年)改隸真定路晉州。 明時,安平縣屬真定府晉州。 清初,縣仍隸晉州。 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改屬深州。 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制,縣屬直隸省范陽道,次年范陽道改為保定道,安平仍屬之。 民國十七年(1928年)7月,直隸省改河北省,直領(lǐng)安平縣。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縣劃歸河北省第十督察區(qū)。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安平縣抗日政府建立,屬晉察冀邊區(qū)冀中區(qū)。 同年9月屬冀中區(qū)二專區(qū)。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秋,屬冀中區(qū)八專區(qū)。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6月,改屬冀中七專區(qū)。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7月,又改屬冀中區(qū)九專區(qū)。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安平屬華北行政區(qū)冀中區(qū)九專區(qū)。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縣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qū)。 1954年4月24日,定縣專區(qū)撤消,安平縣劃歸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11月5日,安平并入深縣。 1961年4月底,復(fù)設(shè)安平縣(含原饒陽轄區(qū)),仍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2年1月,饒陽從安平析出,縣恢復(fù)原建制。 同年6月17日,安平改屬衡水專區(qū)。 1970年,衡水專區(qū)改稱衡水地區(qū),仍屬之。 |
秦為鉅鹿郡地。 西漢為歷縣、廣川兩縣地,屬信都國。 東漢歷縣省入廣川縣,屬清河國。 三國時,今縣南境屬清河郡東武城縣,北境屬渤?V川縣。 隋代為長河(廣川改名)、漳南縣地。 唐元和四年(809)長河縣徙治今故城,元和十年廢。 宋代為恩州將陵縣地。 金代明昌五年(1194)置故城縣(治今故城),屬河間府。 元初屬河間路,至元二年(1265)省入陵州為鎮(zhèn),同年復(fù)置,屬景州。 明及清初因之。 清雍正年間更隸河間府。 1913年屬直隸省渤海道。 1928年屬河北省。 1937年屬河北省第八督察區(qū)。 1945年縣人民政府徙治鄭家口,屬冀南區(qū)二專區(qū)。 1949年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 1958年并入?yún)菢蚩h。 1961年復(fù)置縣。 1962年改屬衡水專區(qū)。 1967年屬衡水地區(qū)。 1996年改屬衡水市。 |
春秋為晉東陽地。 戰(zhàn)國屬趙。 秦屬鉅鹿郡。 西漢置脩縣、廣川縣,屬信都郡。 東漢脩縣屬渤海郡,廣川縣屬清河郡。 晉代脩縣徙治今古城村。 北魏時脩縣徙治北脩城(今縣城)。 北齊廣川縣廢。 隋開皇五年(585)改為脩縣屬冀州。 唐初改屬觀州,旋屬德州,后還屬冀州。 五代、宋因之。 金代改屬景州。 元初脩縣升為元州,不久復(fù)為縣。 元太宗八年(1236)觀州治自東光徙治脩縣城。 至元二年(1265)觀州改名景州。 明洪武二年(1369)省脩縣入景州。 清屬直隸省河間府。 1913年景州改為景縣,屬直隸省津海道。 1928年屬河北省。 1938年屬晉察冀邊區(qū)冀南區(qū)。 1940年分為景南、景北2縣。 1945年復(fù)為景縣,屬冀南區(qū)五專區(qū)。 1949年屬衡水專區(qū)。 1952年劃歸滄州專區(qū)。 1962年又劃歸衡水專區(qū)。 1967年屬衡水地區(qū)。 1996年改屬衡水市至今。 |
春秋屬晉。 戰(zhàn)國屬趙。 秦屬鉅鹿郡。 西漢始建阜城縣(治今古城),屬渤?。 北魏改隸武邑郡。 北齊天保七年(556)阜城縣徙治今址,改屬長樂郡。 隋開皇三年(583)改屬冀州,九年(589)更隸觀州。 唐貞觀十七年(643)屬河北道冀州。 宋屬河北東路永靜軍,嘉祐八年(1063)阜城縣省入東光縣為鎮(zhèn)。 不久復(fù)置。 金元屬景州。 明、清屬河間府。 1913年屬直隸省渤海道,1928年屬河北省。 1937年屬河北省第八督察區(qū)。 1940年改置阜東縣,屬冀南區(qū)。 1948年屬華北行政區(qū)冀南區(qū)五專區(qū)。 1949年8月復(fù)名阜城縣,歸河北省衡水專區(qū)。 1952年改屬滄縣專區(qū)。 1958年4月撤銷滄縣專區(qū),劃歸天津?qū)^(qū),12月并入交河縣。 1961年復(fù)置滄州專區(qū)。 5月交河縣析分縣,原阜城縣磚門以東部分劃歸東光縣,以西部分歸交河縣。 1962年析交河縣、東光縣,恢復(fù)阜城縣建制,屬衡水專區(qū)。 1967年屬衡水地區(qū)。 1996年屬衡水市至今。 |
春秋為晉地。 西漢于此置下博縣,屬信都郡。 東漢屬樂成國。 西晉屬安平國;隋代今縣為下博、衡水縣地。 開皇十六年(596)始于安平縣置深州。 唐貞觀元年(627)下博縣屬深州。 不久徙州治于陸澤(今舊州村)。 宋雍熙四年(987)下博縣改名靜安縣。 同年,深州亦移治靜安(今賈城西村東)。 金元因之。 明洪武二年(1369)靜安縣省入深州。 永樂十年(1412)州城毀于洪水,遂徙治于吳家莊(即今縣城),屬真定府。 清雍正二年(1724)深州升為直隸州。 1913年深州降為深縣。 1928年屬河北省。 1937年屬河北省第九督察區(qū)。 1938年屬冀中區(qū)一專區(qū)。 1945年屬冀中區(qū)六專區(qū)。 1949年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 1952年改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0年改屬石家莊市。 1961年還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2年還屬衡水專區(qū)。 1967年屬衡水地區(qū)。 1994年撤銷深縣,設(shè)立深州市(縣級)。 1996年改屬衡水市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