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衡水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衡水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衡水市桃城區(qū)前身為縣級衡水市,由衡水縣演變而來。

西漢時為桃縣地,東漢時曾設(shè)桃城驛。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始置衡水縣,以后歷代歸屬雖屢有變更,而境域大體沒變。

新中國成立后,衡水縣屬衡水專區(qū)。

專員公署駐衡水縣城。

1952年11月,衡水專署撤銷,衡水縣劃歸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12月,撤銷武邑、棗強、冀縣,并入衡水縣。

1960年5月,撤銷石家莊專區(qū),衡水縣劃歸石家莊市。

1961年5月,衡水縣屬同年復(fù)置的石家莊專區(qū)。

1961年7月,析衡水縣并復(fù)置冀縣(包括原棗強縣地)。

1962年3月,又析衡水縣復(fù)置武邑縣,仍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2年6月,復(fù)置衡水專區(qū),衡水縣屬之。

1982年1月,衡水鎮(zhèn)從衡水縣劃出,建立縣級衡水市,隸屬衡水地區(qū)。

1983年3月,衡水縣撤銷,轄區(qū)并入衡水市。

1996年7月,衡水地區(qū)撤銷,設(shè)立地級衡水市。

原縣級衡水市改為桃城區(qū)。

春秋為晉之東陽地。

戰(zhàn)國初屬中山國,中山于此筑有扶柳邑,后歸趙。

秦先屬鉅鹿郡,后屬河間郡。

漢高帝始置信都縣(治今冀州),屬信都郡。

東漢復(fù)名信都縣,屬安平國。

三國魏信都縣屬安平郡。

晉屬長樂國。

北魏初武強縣省入信都縣,不久析出。

北齊扶柳縣并入信都縣。

隋初縣改屬冀州,開皇六年(606),析信都縣置長樂縣。

大業(yè)三年(607),省信都縣入長樂縣。

十二年(616),復(fù)原名,分屬信都郡。

唐初復(fù)改長樂縣為信都縣,為信都郡治。

天祐二年(905),信都改名堯都縣,為冀州治。

五代復(fù)原名。

宋、金信都縣屬冀州。

元至元元年(1264),省信都縣入冀州。

二年(1265),復(fù)置。

明洪武二年(1369),又省縣入州。

清升冀州為直隸州。

1913年,降冀州為冀縣,襲用州名。

屬直隸省冀南道。

1914年,屬大名道。

1928年,直屬河北省。

1937年,屬河北省第十四督察區(qū)。

1938年,屬冀南區(qū)。

1941年,屬晉冀魯豫邊區(qū)冀南區(qū)十四專區(qū)。

1949年,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

1952年,改屬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12月,冀縣并入衡水縣。

1961年7月,析衡水縣復(fù)置冀縣。

1962年,屬衡水專區(qū)。

1967年,屬衡水地區(qū)。

1993年,撤縣設(shè)立冀州市(縣級)。

1996年,屬衡水市。

2016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撤銷冀州市,設(shè)立冀州區(qū),為衡水市轄區(qū)。

夏代,為冀州大陸地。

商代,為棘津地。

西周,位于冀州東部、兗州西界。

春秋,為晉國棘津地。

戰(zhàn)國,為趙國東陽地。

秦,為信郡地,屬巨鹿郡。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分廣川縣地置棗強縣,屬清河郡。

甘露四年(前50年),屬信都郡。

東漢,省棗強縣為廣川縣,屬清河國。

三國魏,復(fù)省廣川縣置棗強縣,屬安平國。

晉,省棗強縣入廣川縣,屬渤海郡。

北魏,并置棗強、廣川二縣,屬長樂郡。

太和十八年(494年),割棗強、廣川二縣地置索瀘縣,三縣都屬長樂郡。

北齊,省廣川、索瀘二縣,并入棗強縣,仍屬長樂郡。

北周,襲北齊制。

隋代,復(fù)置廣川縣,改名長河縣,移屬平原郡,而棗強先后屬長樂郡、冀州和信都郡。

唐武德初年,棗強屬冀州,循屬魏州。

天寶初年,屬信都郡。

乾元初年,仍屬冀州。

五代后周,廢長河,專置棗強縣。

北宋初,建置如后周,熙寧元年(1068年),省棗強縣為鎮(zhèn)。

熙寧十年(1077年),復(fù)置棗強縣,屬冀州,隸武安軍節(jié)度。

金代,屬河北東路河間府冀州,仍隸武安軍節(jié)度。

天會十年(1132年),縣治由舊縣村遷至劉馬村,即今縣城址。

元代,屬真定路冀州,改隸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真定府冀州,隸北平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燕南道,洪武二年(1369年),屬如初,改隸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屬如初,仍歸隸燕南道。

永樂元年(1403年),始定為直隸真定府冀州棗強縣。

清代,改冀州為直隸州,棗強屬之。

民國元年(1912年),仍襲清制,本縣屬直隸省冀直隸州。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一律改稱縣,各縣隸于省。

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大名道,后廢道改省。

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廢道,改為省、縣兩級制,棗強直隸于省。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河北省劃為十七個督察區(qū),棗強屬第十四督察區(qū)。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建立棗強縣抗日民主政府,屬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三專署。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以縣城為界,棗強縣分為棗南、棗北兩個縣。

棗南縣先后屬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三專署、第五專署、第六專署及冀魯豫行署第六專署。

棗北縣先后屬冀南行政主任第三專署、第五專署及冀魯豫行署第五專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棗南、趙陳縣(原棗北縣)合并,復(fù)置棗強縣,屬晉冀魯豫邊區(qū)人民政府冀南行署第五專署。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華北行政區(qū)冀南區(qū)五專區(qū)。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本縣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

1952年11月,改屬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11月,棗強縣、衡水、武邑、冀縣合并,為衡水縣。

1961年5月,衡水縣又分為衡水縣,冀縣。

原棗強縣、冀縣,并為冀縣。

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2年1月,復(fù)置棗強縣,仍屬石家莊專區(qū)。

同年6月,復(fù)置衡水專區(qū),棗強屬之。

1967年12月,衡水專區(qū)改稱衡水地區(qū),棗強屬之。

1996年7月,撤銷衡水地區(qū),設(shè)立地級衡水市,棗強改屬衡水市。

秦屬巨鹿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縣境內(nèi)置武邑、觀津、東昌三縣。

東漢安帝延光元年(122年),廢東昌縣,地入武邑縣。

西晉時,置武邑國,領(lǐng)武邑、武遂、觀津三縣。

惠帝時國除。

東晉元帝太興二年(319年),置武邑郡,領(lǐng)武邑、武強、武遂、觀津、阜城五縣。

南北朝神瑞二年(415年),武強縣并入武邑縣。

太和十八年(494年),分武邑縣,復(fù)置武強縣。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撤武邑郡、縣,屬冀州。

北魏神光二年,武強縣并入武邑縣。

隋開皇六年(586年),廢觀津縣入武邑縣。

開皇十六年(596年),分武邑、信都、下博三縣地置衡水縣,武邑西南部劃入衡水縣。

同年,武強縣置昌亭縣。

大業(yè)三年(607年),廢昌亭縣入武邑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武邑縣置昌亭縣、觀津縣。

貞觀元年(627年),廢昌亭縣、觀津縣,地入武邑縣。

此后,歷經(jīng)宋、金、元、明、清五朝,武邑境域沒有大的變動。

自唐至清,武邑縣皆屬冀州。

民國年間,武邑先屬直隸省冀州,后改屬大名道。

1938年,建立武邑縣抗日民主政府,屬冀南區(qū),1949年8月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1952年11月劃歸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12月,撤銷武邑縣并入衡水縣。

1962年3月,復(fù)置武邑縣,同年6月復(fù)置衡水專區(qū),武邑縣還屬之。

1970年,衡水專區(qū)改為衡水地區(qū),武邑縣仍屬之。

1996年,衡水撤地建市,武邑仍屬之,至今。

春秋時期,武強縣屬晉國。

戰(zhàn)國時期,武強縣先屬燕,后屬趙。

秦時武強縣地屬巨鹿郡。

西漢高祖六年,夫疥為武隧侯,南部為武強侯國。

漢文帝二年,改為武隧縣。

新莽時期,武強縣改名為桓隧縣。

東漢時,建武年封王梁為武強國。

三國時期,武遂縣屬安平郡。

西晉時,武遂縣初屬安平國,后改屬武邑國。

東晉十六國時期,武強縣和武遂縣同屬武邑郡。

北齊天保七年,廢除武邑郡,撤銷武遂縣并入武強縣。

隋時,武強縣屬信都郡。

唐武德四年,武強縣歸屬冀州。

貞觀元年,屬深州,唐末又屬冀州。

五代十國時期,顯德五年,武強縣屬深州。

元時,武強縣升置東武州,屬真定路。

轄武邑縣、靜安縣。

中統(tǒng)二年,武強縣改屬晉州。

明朝,武強縣屬正定府。

永樂年間建都燕京時改為滹川郡。

清代循明制,武強縣屬晉州。

雍正二年,武強縣屬直隸省深州。

民國元年(1912年),武強縣直隸省深州。

民國三年(1914年),武強縣屬大名道。

后屬真定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武強縣屬河北省。

民國十八年(1929年),國民黨縣黨部成立。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武強縣屬冀中第八專區(qū)。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武強縣屬河北省衡水地區(qū)。

1952年十月,武強縣改屬河北省石家莊。

1954年6月,武強縣屬河北省滄州。

1962年7月,改屬衡水,后屬衡水市至今。

西漢高祖年間,饒陽始建縣,以縣南有饒河,故名饒陽。

曾先后隸屬河間郡、幽州涿郡、博陵郡,唐朝初年,屬瀛州,后改屬河北道深州,宋朝初年,屬河北道西路深州,后改屬河北道東路深州,元太祖十九年廢深州,先后改屬南平州、河間帥府深州、真定路晉州,直至清朝雍正二年屬直隸深州,1912年為直隸省深州,1913年屬直隸省范陽道,后改屬保定道,1928年6月,改直隸省為河北省,饒陽縣隸屬河北省,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饒陽縣屬河北省定縣專區(qū),1954年改屬石家莊專區(qū),1958年先后隸屬滄縣專區(qū)、天津市,1960年改屬石家莊專區(qū),1962年置衡水專區(qū),饒陽縣改屬衡水專區(qū),1996年,衡水撤地建市,屬衡水市至今。

春秋時,境域?qū)脔r虞國。

戰(zhàn)國時,縣境初屬中山國,后歸趙國。

秦時,屬巨鹿郡。

西漢始置安平縣,并于縣治西南25里處角邱置谷邱縣,均屬涿郡。

新莽時,安平稱廣望亭。

東漢初,復(fù)安平縣原名,并廢谷邱縣。

建初四年(79年),隸樂成國。

延熹元年(158年),安平初屬安平國,后隸博陵郡,郡治安平城。

統(tǒng)安平、安國、南深澤、饒陽四縣。

三國魏時,安平仍屬博陵郡。

晉時,于安平置博陵國。

統(tǒng)安平、饒陽、安國、南深澤四縣。

北魏、北齊、北周時,安平皆屬博陵郡。

郡治仍在安平縣城。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郡設(shè)州,安平改屬定州。

十六年(596年),更屬深州。

大業(yè)二年(606年),還隸定州。

三年(607年),廢州置郡,定州改為博陵郡。

大業(yè)九年(613年),改博陵郡為高陽郡,安平仍屬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安平改屬深州,州治初為安平,尋徙饒陽。

貞觀十七年(643年),廢深州,安平還屬定州。

先天二年(713年),復(fù)屬深州。

北宋、金時,安平屬深州。

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廢深州,安平改隸南平州,并為州治,領(lǐng)饒陽。

太宗七年(1235年),南平州廢,安平復(fù)隸深州。

中統(tǒng)二年(1261年)改隸真定路晉州。

明時,安平縣屬真定府晉州。

清初,縣仍隸晉州。

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改屬深州。

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制,縣屬直隸省范陽道,次年范陽道改為保定道,安平仍屬之。

民國十七年(1928年)7月,直隸省改河北省,直領(lǐng)安平縣。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縣劃歸河北省第十督察區(qū)。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安平縣抗日政府建立,屬晉察冀邊區(qū)冀中區(qū)。

同年9月屬冀中區(qū)二專區(qū)。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秋,屬冀中區(qū)八專區(qū)。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6月,改屬冀中七專區(qū)。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7月,又改屬冀中區(qū)九專區(qū)。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安平屬華北行政區(qū)冀中區(qū)九專區(qū)。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縣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qū)。

1954年4月24日,定縣專區(qū)撤消,安平縣劃歸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11月5日,安平并入深縣。

1961年4月底,復(fù)設(shè)安平縣(含原饒陽轄區(qū)),仍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2年1月,饒陽從安平析出,縣恢復(fù)原建制。

同年6月17日,安平改屬衡水專區(qū)。

1970年,衡水專區(qū)改稱衡水地區(qū),仍屬之。

秦為鉅鹿郡地。

西漢為歷縣、廣川兩縣地,屬信都國。

東漢歷縣省入廣川縣,屬清河國。

三國時,今縣南境屬清河郡東武城縣,北境屬渤?V川縣。

隋代為長河(廣川改名)、漳南縣地。

唐元和四年(809)長河縣徙治今故城,元和十年廢。

宋代為恩州將陵縣地。

金代明昌五年(1194)置故城縣(治今故城),屬河間府。

元初屬河間路,至元二年(1265)省入陵州為鎮(zhèn),同年復(fù)置,屬景州。

明及清初因之。

清雍正年間更隸河間府。

1913年屬直隸省渤海道。

1928年屬河北省。

1937年屬河北省第八督察區(qū)。

1945年縣人民政府徙治鄭家口,屬冀南區(qū)二專區(qū)。

1949年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

1958年并入?yún)菢蚩h。

1961年復(fù)置縣。

1962年改屬衡水專區(qū)。

1967年屬衡水地區(qū)。

1996年改屬衡水市。

春秋為晉東陽地。

戰(zhàn)國屬趙。

秦屬鉅鹿郡。

西漢置脩縣、廣川縣,屬信都郡。

東漢脩縣屬渤海郡,廣川縣屬清河郡。

晉代脩縣徙治今古城村。

北魏時脩縣徙治北脩城(今縣城)。

北齊廣川縣廢。

隋開皇五年(585)改為脩縣屬冀州。

唐初改屬觀州,旋屬德州,后還屬冀州。

五代、宋因之。

金代改屬景州。

元初脩縣升為元州,不久復(fù)為縣。

元太宗八年(1236)觀州治自東光徙治脩縣城。

至元二年(1265)觀州改名景州。

明洪武二年(1369)省脩縣入景州。

清屬直隸省河間府。

1913年景州改為景縣,屬直隸省津海道。

1928年屬河北省。

1938年屬晉察冀邊區(qū)冀南區(qū)。

1940年分為景南、景北2縣。

1945年復(fù)為景縣,屬冀南區(qū)五專區(qū)。

1949年屬衡水專區(qū)。

1952年劃歸滄州專區(qū)。

1962年又劃歸衡水專區(qū)。

1967年屬衡水地區(qū)。

1996年改屬衡水市至今。

春秋屬晉。

戰(zhàn)國屬趙。

秦屬鉅鹿郡。

西漢始建阜城縣(治今古城),屬渤?。

北魏改隸武邑郡。

北齊天保七年(556)阜城縣徙治今址,改屬長樂郡。

隋開皇三年(583)改屬冀州,九年(589)更隸觀州。

唐貞觀十七年(643)屬河北道冀州。

宋屬河北東路永靜軍,嘉祐八年(1063)阜城縣省入東光縣為鎮(zhèn)。

不久復(fù)置。

金元屬景州。

明、清屬河間府。

1913年屬直隸省渤海道,1928年屬河北省。

1937年屬河北省第八督察區(qū)。

1940年改置阜東縣,屬冀南區(qū)。

1948年屬華北行政區(qū)冀南區(qū)五專區(qū)。

1949年8月復(fù)名阜城縣,歸河北省衡水專區(qū)。

1952年改屬滄縣專區(qū)。

1958年4月撤銷滄縣專區(qū),劃歸天津?qū)^(qū),12月并入交河縣。

1961年復(fù)置滄州專區(qū)。

5月交河縣析分縣,原阜城縣磚門以東部分劃歸東光縣,以西部分歸交河縣。

1962年析交河縣、東光縣,恢復(fù)阜城縣建制,屬衡水專區(qū)。

1967年屬衡水地區(qū)。

1996年屬衡水市至今。

春秋為晉地。

西漢于此置下博縣,屬信都郡。

東漢屬樂成國。

西晉屬安平國;隋代今縣為下博、衡水縣地。

開皇十六年(596)始于安平縣置深州。

唐貞觀元年(627)下博縣屬深州。

不久徙州治于陸澤(今舊州村)。

宋雍熙四年(987)下博縣改名靜安縣。

同年,深州亦移治靜安(今賈城西村東)。

金元因之。

明洪武二年(1369)靜安縣省入深州。

永樂十年(1412)州城毀于洪水,遂徙治于吳家莊(即今縣城),屬真定府。

清雍正二年(1724)深州升為直隸州。

1913年深州降為深縣。

1928年屬河北省。

1937年屬河北省第九督察區(qū)。

1938年屬冀中區(qū)一專區(qū)。

1945年屬冀中區(qū)六專區(qū)。

1949年屬河北省衡水專區(qū)。

1952年改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0年改屬石家莊市。

1961年還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2年還屬衡水專區(qū)。

1967年屬衡水地區(qū)。

1994年撤銷深縣,設(shè)立深州市(縣級)。

1996年改屬衡水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