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憲宗四年(1254年),設他郎二千戶所。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設他郎寨長官司。 清雍正十年(1732年),設他郎廳。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建立聯(lián)珠鎮(zhèn)。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墨江解放。 1950年2月,建立聯(lián)珠區(qū)。 1953年7月,建立玖聯(lián)鎮(zhèn)。 1957年10月,撤銷聯(lián)珠區(qū),玖聯(lián)鎮(zhèn)直屬縣,聯(lián)珠鎮(zhèn)、飛鳳鄉(xiāng)、伏龍鄉(xiāng)、漣漪鄉(xiāng)、清溪鄉(xiāng)、快發(fā)鄉(xiāng)、義勇鄉(xiāng)7鄉(xiāng)鎮(zhèn)合并為聯(lián)珠鄉(xiāng)。 1958年,聯(lián)珠鄉(xiāng)改名聯(lián)合鄉(xiāng)。 1996年12月,撤銷聯(lián)合鄉(xiāng)、玖聯(lián)鎮(zhèn),設立聯(lián)珠鎮(zhèn)。 2005年12月,碧溪鄉(xiāng)、雙龍鄉(xiāng)和忠愛橋鄉(xiāng)的曼平、曼嘎、新聯(lián)3村民委員會并入聯(lián)珠鎮(zhèn)。 |
商周時期,屬古產里地之一。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屬哀牢山轄地之一。 東漢永平十年(67年),屬西部都尉轄地。 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為永昌郡屬地。 蜀漢建興三年(225年),屬南涪縣所轄。 南朝永定元年(557年),為濮部轄地。 唐代初年,屬濮部落之一。 唐乾符六年(879年),劃歸普洱治。 唐天復二年(902年),隨普洱屬蒙舍鎮(zhèn)。 元憲宗三年(1253年),屬元江路。 明至清順治年間,隨他郎劃歸元江所。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劃歸寧洱縣,屬嘉會里。 清乾隆二年九月丁亥(1737年9月25日),設立通關哨經(jīng)歷司署。 1949年后,與磨黑合稱磨通區(qū),設通關辦事處。 1958年,通關從普洱屬地劃歸墨江縣。 1966年,墨江縣調整行政區(qū)劃,景星區(qū)的安民、榮平、民興、回龍、曼博、丙蚌、牛庫大隊劃歸通關公社。 1984年,改為通關區(qū),民興、回龍、丙蚌3大隊劃歸新成立的忠愛橋區(qū)。 1988年,改為通關鎮(zhèn)。 2005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忠愛橋鄉(xiāng)的民興、回龍、丙蚌3村劃歸通關鎮(zhèn)。 |
清代時期,屬他郎德化里。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墨江縣第七區(qū)。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從第七區(qū)析出置龍壩鄉(xiāng)。 1949年,改為龍壩區(qū)。 1958年,改龍壩公社。 1984年,又改龍壩區(qū)。 1988年,改龍壩鄉(xiāng)。 2008年,龍壩鄉(xiāng)的壩利村民委員會劃歸雅邑鄉(xiāng)。 2012年12月,撤銷龍壩鄉(xiāng),設置龍壩鎮(zhèn)。 |
清代時期,屬他郎定南里。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墨江縣第三區(qū),區(qū)公所駐地螞蟻堆街。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白連鄉(xiāng)。 1949年,屬白連區(qū)。 1966年,白連區(qū)分為2公社,設新安公社。 1984年,改新安區(qū)。 1988年,改新安鄉(xiāng)。 2012年12月,新安鄉(xiāng)撤鄉(xiāng)建鎮(zhèn)。 |
團田鎮(zhèn)境域原屬鎮(zhèn)沅縣新?lián)釁^(qū)。 1959年,劃歸墨江縣。 1966年,分為新?lián)、團田2公社。 1984年,團田公社改團田區(qū)。 1988年,改團田鄉(xiāng)。 2012年12月,撤銷團田鄉(xiāng),設置團田鎮(zhèn)。 |
新?lián)徭?zhèn)境域原屬鎮(zhèn)沅縣新?lián)釁^(qū)。 1959年,劃歸墨江縣。 1966年,分為新?lián)、團田2公社。 1984年,新?lián)峁绺男聯(lián)釁^(qū)。 1988年,改新?lián)徉l(xiāng)。 2012年12月,新?lián)徉l(xiāng)撤鄉(xiāng)設鎮(zhèn)。 |
清代時期,屬他郎定南里。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墨江縣第四區(qū);同年,擴大鄉(xiāng)鎮(zhèn)時設回龍鄉(xiāng)立景星鎮(zhèn)。 1949年,合稱景回區(qū)。 1958年,改為景星公社。 1966年,安民、榮平、公館、民興、回龍、曼博、丙蚌、牛庫8大隊劃歸通關公社。 1984年,改景星區(qū)。 1988年,景星區(qū)改鄉(xiāng)。 2012年12月,撤銷景星鄉(xiāng),設置景星鎮(zhèn)。 |
清代時期,屬他郎善政里的一部分。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墨江縣第五區(qū)。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龍?zhí)多l(xiāng)。 1949年,屬龍?zhí)秴^(qū)。 1966年,從龍?zhí)秴^(qū)析出成立魚塘公社。 1984年,改魚塘區(qū)。 1988年,改魚塘彝族鄉(xiāng)。 2012年,撤銷魚塘彝族鄉(xiāng),設置魚塘鎮(zhèn)。 |
清代時期,屬他郎善政里。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墨江縣第五區(qū)。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龍?zhí)多l(xiāng)。 1949年,屬龍?zhí)秴^(qū)。 1966年,從龍?zhí)秴^(qū)劃出設文武公社。 1984年,改文武區(qū),蘇衛(wèi)、干壩2大隊劃歸泗南江區(qū)。 1988年,改文武鄉(xiāng)。 2012年12月,撤銷文武鄉(xiāng),設置文武鎮(zhèn)。 |
清代時期,屬他郎善政里。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墨江縣第六區(qū)。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稱壩溜鄉(xiāng)。 1949年,改壩溜區(qū)。 1954年,老百、臥馬、三楞、土堆、東沙、莫落、瑪義7鄉(xiāng)劃歸綠春縣。 1958年,改壩溜公社。 1966年,劃出那哈公社。 1984年,改壩溜區(qū),千崗、巴豆、廣豐、西岐劃歸泗南江區(qū)。 1988年,改壩溜鄉(xiāng)。 2012年12月,壩溜鄉(xiāng)撤鄉(xiāng)設鎮(zhèn)。 |
1984年,由雅邑區(qū)析出洛薩鄉(xiāng),那哈區(qū)析出田房鄉(xiāng),壩溜區(qū)析出千崗、巴豆、廣豐、西岐4鄉(xiāng),文武區(qū)析出蘇衛(wèi)、干壩2鄉(xiāng)置泗南江區(qū)。 1988年5月,泗南江區(qū)改鄉(xiāng)。 2012年12月,泗南江鄉(xiāng)撤鄉(xiāng)設鎮(zhèn)。 |
清代時期,屬他郎德化里。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墨江縣第七區(qū)。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從第匕區(qū)劃出設雅邑鄉(xiāng)。 1949年,改雅邑區(qū)。 1958年,改雅邑公社。 1966年,將南溫、壩洛分別劃歸龍壩和那哈公社。 1984年,改雅邑區(qū),洛薩劃歸泗南江區(qū)。 1987年,從龍壩區(qū)劃入南溫鄉(xiāng)。 1988年,改雅邑鄉(xiāng)。 2008年,壩利村民委員會從龍壩鄉(xiāng)劃歸雅邑鄉(xiāng)。 2012年12月,撤銷雅邑鄉(xiāng),設置雅邑鎮(zhèn)。 |
清代時期,屬他郎定南里。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墨江縣第三區(qū)。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白連鄉(xiāng)。 1949年,屬白連區(qū)。 1966年,白連區(qū)分為2個公社,設孟弄公社。 1984年,改孟弄區(qū)。 1987年,孟弄區(qū)改孟弄彝族鄉(xiāng)。 |
清代時期,屬他郎善政里的一部分。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墨江縣第五區(qū)。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龍?zhí)多l(xiāng)。 1949年,稱龍?zhí)秴^(qū)。 1966年,劃為龍?zhí)、魚塘、文武3公社,此地仍沿用龍?zhí)豆缑Q。 1984年4月,又改為龍?zhí)秴^(qū)。 1987年4月,改為龍?zhí)多l(xiāng)。 |
清代時期,屬他郎善政里。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墨江縣第六區(qū)。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壩溜鄉(xiāng)。 1949年,屬壩溜區(qū)。 1966年,從壩溜區(qū)劃出設那哈公社。 1984年,改那哈區(qū),田房劃歸泗南江區(qū)。 1988年,改那哈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