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石姓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縣移民來項城,老大定居泥河灣(老二定居張橛莊,老三定居小石灣),成村后以地形和石姓定名。 |
明洪武年間,姜姓由山西洪洞縣移民來項城官會東南姜灣,后從江灣移此成村,建成1條街,形似胡同,故名。 |
明嘉靖年間,來祖李世先、曹世先、師世先姑表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移民來項城。李世先居此,名李營。來時帶的三件東西(石臼、碾盤、錘布石)尚存。清同治元年(1862)監(jiān)生李達德、李金如倡捐創(chuàng)修寨,宣統(tǒng)三年(1911)李澄川重修。1949年前后廢寨,更名南李營。 |
明嘉靖年間,來祖張世先由山西洪洞移此落戶。來祖在村外草地放牛,遇到下鄉(xiāng)逼稅的衙役,發(fā)生口角。來祖拔掉牛橛子痛打衙役。衙役問來祖是何村人,來祖答是牛橛子張莊人。因此被人稱為牛橛子張莊。因村名不雅,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更今名。 |
清乾隆年間,來祖呂洪鑫、呂洪業(yè)兄弟二人,從縣城(今秣陵鎮(zhèn))南沙埠橋南頭遷此落戶。呂洪業(yè)居后,名后呂莊。因王姓增多,清光緒十七年(1891)更今名。 |
清雍正年間,來祖呂洪鑫、呂洪業(yè)兄弟二人,從縣城(今秣陵鎮(zhèn))南沙埠橋南頭遷此落戶,呂洪鑫居前,名前呂莊。 |
清康熙年間,張姓攜二子從磨骨寺移此,臨泉至項城官道經(jīng)此,村東有梨園,村西有磚橋,因名梨園橋。1949年后,因重名,更名梨西。 |
明正德年間,李姓由山西洪洞移民李四莊,后析居此處。李姓建樓根基已奠好,兩個孫子喊叫賣磚頭,其祖父看后代不成才,難守家業(yè),一氣之下,樓房停建,人們?nèi)苑Q此村為李樓。1981年因重名,更名南李樓。 |
清代,富戶苑東洋居此,名苑莊。后苑姓衰落,清乾隆年間,從南李樓遷入李姓,村名沿用。 |
村北有座張?zhí)脧R,一家張姓居廟前,以廟取名張?zhí)么濉:髲埿战^跡,清順治年間,來祖艾宗孔兄弟四人,從雒(lào)莊移此。在張?zhí)么迮f址南100米重建新村,以姓定名艾莊。后更名大艾莊。 |
清乾隆年間,蔣姓移此定居,村北有三官廟(天官、地官、水官,傳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村以廟定名。 |
清乾隆年間,李姓從蔡莊(官會鎮(zhèn))移此成村,建土樓,村名李土樓,簡稱土樓。 |
清雍正年間,來祖蔣錫孟、蔣錫義等兄弟六人,由山西洪洞縣移此定居,生活逐漸富裕,六人協(xié)商共建樓房,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