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斛律光屯兵柏壁時,此地即有駐兵紀事,其兵寨后擴成村,久稱寨里。1981年1月,因縣內一名兩地,村治已展延到陽王廟(即稷益廟)附近,遂改寨里為陽王。 |
因在陽王村北,故名北頭。 |
唐代為天臺寺主持所創(chuàng),故名禪社。清乾隆間,以該村居民聚落在峨嵋?guī)X丘陵、溝壑中,遂更名為禪曲。 |
地處峨嵋坡腳,南高北低,來村要上行,故名上莊。俗稱莊里。 |
裴氏首居于此形成聚落,又因古時祭神時長期為首莊,故名裴社。 |
原為蘇、陽兩姓住地,故名。 |
西張、東張、張村原為一村,名張村。清光緒三年(1877)大旱,絕大多數(shù)人餓死逃走,張姓絕跡,后來儀姓人來此,住在東巷的叫東張。 |
明嘉靖年間,辛姓人居此形成聚落,故名。 |
北魏后期,東魏曾飭閻姓將軍駐此設營鎮(zhèn)守,對抗西魏,因史說名,故名閻壁,今村郊尚有將軍廟遺跡。 |
始建于唐末,初名趙家寨,為趙氏住地,后石姓遷入,因家族眾多又居溝北,遂改為北石莊。元中葉后,楊、梁二姓相繼遷來,楊家發(fā)展迅速,但苦于久旱無水,乃仿羊(諧楊)盼水釋義,于明末又改北石莊為北池村。 |
原稱南史莊,位于溝南,系史氏墾殖首創(chuàng),元中葉后,楊姓徙入,家族發(fā)展迅速。此地干旱,乃仿羊(諧音楊)盼水釋義,于明末又改為南池村。 |
東魏(534)年時,北平侯劉毅將軍在北侯率兵拒守,對抗西魏,劉氏后勤基地即設于此處溝內,故名劉谷莊,后因聚落日眾,居民延及峪口,且古語中,谷與峪同音通用,故于清光緒年間改稱劉峪莊。1917年改為劉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