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祠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祠篇

愈喬二公祠
  愈喬二公祠座落于香港新界元朗屏山鄧氏宗祠的南面,位于坑頭村和坑尾村之間。它由鄧族第十一世祖鄧世賢(號愈圣)和鄧世昭(號喬林)昆仲于16世紀初興建,距今已有逾500年歷史,為屏山文物徑的重點文物之一,并于2001年12月14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愈喬二公祠除了是祠堂外,在1931年至1961年間,達德學校在此開辦,是屏山各村子弟讀書之場所。愈喬二公祠為三進兩院式建筑,結構和規(guī)模與鄧氏宗祠相若。據祠堂正門石額所載,清光緒年間(1875年至1908年)曾進行大規(guī)模修葺,但基本上仍保持原來的結構和特色。愈喬二公祠曾作多次維修,全面的修繕則于1995年完成,F在的愈喬二公祠仍然是一派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詳細]
磻溪村汪氏宗祠
  磻溪村汪氏宗祠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地點:景德鎮(zhèn)市浮梁縣時代:清汪氏宗祠始建于同治十一年光緒元年告竣。宗祠屬典型的徽派建筑,座北朝南,氣勢恢宏。宗祠寬18米,深66米,總占地而積1188平方米,整棟建筑為三進,由前院、大門、戲臺、過廳、正廳和后殿組成。一進宗祠前院一對碩大的石鼓旗桿石十分耀眼,一鼓足有一噸重。宗祠主體建筑為磚木結構,內部抬梁穿斗式構架闈以高墻,中進過廳青石板鋪就,正廳的川梁,金柱碩大,6根金柱圍粗4尺有余,祠高14米,梁上精雕戲史人物,并配以祥云,彩色圖案,斗柱為標準南方式,節(jié)頭相坎嵌,配以象、獅、如意等木雕,繪以朱紅、飛金,人物栩栩如生,戲臺、后…[詳細]
雷州莫氏宗祠
  雷州莫氏宗祠位于雷州白沙鎮(zhèn)東嶺村。明代休寧縣知縣莫汝翰倡建,是明末清初柬埔寨和越南著名華僑、越南河仙鎮(zhèn)開發(fā)者“開國上柱國大將軍開毅公”莫玖(1655-1735年)的祖祠。平面為四進四合院布局,磚木結構硬山頂,總面寬20.85米、總進深66.3米,占地1382平方米。大門原建有“德澤流芳”石坊,已毀。正廳右壁嵌有明萬歷年間鐫刻的“莫亞崖七十八歲像”,上刻成化舉人柯時復撰《莫公像贊》,左右刻明嘉靖進士、南京禮部尚書王宏海題贈對聯(lián)。第三進魁星樓。后進以鐵力木大柱抬梁,氣勢宏大。全祠共有廳房12間,祠內仍存明萬歷十九年《?的献屐粲洝、二十四年《莫氏嗣宗祠記》、二十五年《莫公亞崖祠田跋》、二十八年《…[詳細]
父子進士祠堂(昂氏宗祠)
  父子進士祠堂肥東縣西山驛鎮(zhèn)東昂集行政村祠堂于清代乾隆辛丑四十六年(1781年)落成。共三進五開間,原有屏門隔扇108扇。前院兩棵天竹分為兩邊,至今完好無損。祠堂大門有1對石獅看守,門外兩邊是八字門。據史書記載:解放前從橋頭集到柘皋,昂集是必經之道,南來北往的官人經過此地,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尊敬。昂紹善:字元長;安徽昂集人。清朝著名大臣。在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考中進士,官居內閣中書,位列臺輔高位。其子昂天曾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亦中進士,官居山東德州平原縣知縣?滴跞昶咴率湃,皇帝連下二道誥封,贈昂氏父子皆為文林郎;封昂紹善妻梁淑慎、昂天曾羽妻閻終溫為孺人。同…[詳細]
倉圣祠
  倉圣祠位于嘉興市南湖區(qū)南湖街道南湖社區(qū)南湖小瀛洲島,俗稱小煙雨樓。原由嘉興地區(qū)民間組織“惜字會”為紀念傳統(tǒng)的文字創(chuàng)始人倉頡,于清光緒年間建,民國十三年(1924)由嘉興名流金蓉鏡倡募重修,解放后又按原貌重修。該祠具有江南傳統(tǒng)特色,系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占地面積90余平方米。面闊三開間,進深二開間,通面闊12.90米,通進深8.70米。梁架為抬梁式結構,內四界帶前后單步,梁用瓜柱,不施斗拱,柱礎形似覆盆,刻有纏枝花紋。重檐歇山頂,屋面甏瓦,屋脊為魚帶式,光明照飛檐發(fā)戧,發(fā)呈龍頭狀。整個祠裝飾華麗、宏偉而又古樸,曾得蘇州園林行家稱譽好評。四周有回廊、臺階,前臨放生池,四面環(huán)水,南眺南湖煙雨樓,垂柳…[詳細]
尹道真祠
  尹道真祠位于扶風寺右側,與扶風寺原址的琴室毗鄰,與陽明祠隔寺相望,是為紀念東漢教育家尹道真先生而建。 尹道真祠始建于民國5年(1916年),由享堂、游廊、廂房、戲樓形成為兩級一整體的四合院。原享堂中設立尹道真牌位,正中懸掛清乾隆五十八年(1973年)貴州學政洪亮吉所題“德兼教養(yǎng)”篆書橫匾。入口為月宮式門,上嵌石刻“尹道真先生祠”,系清代名人康有為所書。四合院內原有古柏兩株,在“0”中,該祠曾遭嚴重破壞,文物全毀,院內兩株古柏亦被砍伐,F在已按原樣修復。在享堂內兩壁,分別陳列著一組堪稱貴州近代史上群星薈萃的科學家和文化名人:孫應鏊、丘禾實、謝三秀、楊文驄、周漁璜、陳法、鄭珍、莫友芝、丁寶楨…[詳細]
博羅車氏宗祠
  車氏宗祠 位于博羅縣泰美鎮(zhèn)車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后毀于火。清乾隆元年(1836年)重建。祠通面寬20.2米、通進深39.1米,面積889平方米。平面布局為二進院落,依次升高。過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青石八角方柱,蓮花柱礎。過殿兩旁有石欄桿。望柱為紅砂巖石,方形,高1.85米,柱頭呈火炬狀;華板由4塊紅砂巖石雕成,上刻有瑞鶴、蓮花、卷云、龍紋等圖案,高1.35米、寬2.4米。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紅砂巖角方柱,鼓盤式柱礎。正殿安放祖宗神位,神位案臺下面有一塊案板,案板用紅石雕成,上刻以果品、動物為內容的11種圖案。案板腳露出人面獸頭石雕,案板右上端刻有“大明嘉靖二十八年二月朔日”,左上端刻有…[詳細]
養(yǎng)馬島張氏宗祠
  養(yǎng)馬島張氏宗祠編號:編號4-487-5-054時代:中華民國地址:煙臺市牟平區(qū)養(yǎng)馬島街道張家莊村保護內容:保護范圍內的所有建筑、構筑物、碑刻、古樹名木及其他各類文化遺存。保護范圍:東北角:37°27′15.7″N,121°36′08.7″E,東南角:37°27′14.2″N,121°36′08.9″E,西南角:37°27′14.3″N,121°36′07.0″E,西北角:37°27′15.8″N,121°36′07.2″E。建設控制地帶:東北角:37°27′17.3″N,121°36′11.0″E,東南角:37°27′12.…[詳細]
廣州簡氏祖祠
  簡氏祖祠 位于廣州市盤福路第27中學內,為紀念簡文會而建。原簡氏祖祠在中山五路桂香街,規(guī)模較小,后在簡照南兄弟(南洋煙草公司董事)倡議下,遷建于現址,1933年動工,1936年落成。1947年在該址創(chuàng)辦眾賢中學。宗祠坐北朝南,中軸線為主體建筑,兩側以青云巷相隔為偏間,深三進,建筑面積1481.84平方米。頭門面寬三間14.45米、進深二間9米,大門上鑲嵌“簡氏祖祠”石匾,硬山頂,碌灰筒素瓦,綠琉璃瓦剪邊。正脊、垂脊飾已毀。中堂面寬三間14.45米、進深三間14.15米,梁架高竣簡潔,前廊梁架雕有紋飾,硬山頂,瓦頂陶塑及垂脊飾已毀。后堂面寬三間、進深三間13.4米,硬山頂,脊飾已毀。簡文會,廣東…[詳細]
土寨柏家祠堂
  土寨柏家祠堂(恩陽區(qū))土寨柏家祠堂,位于花叢鎮(zhèn)土寨村一組。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修建,坐西北向東南,總建筑面積為237平方米,呈三合院布局。系土木結構,穿斗梁架,重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面,面闊3間,進深1間。正堂前墻為木質墻面,施條形窗花4組。正堂內立石質仿木結構重檐歇山式神主碑,通高3.1米,碑座呈長方形鼎形足,柱上陰刻楹聯(lián),陽刻花卉、“二十四孝”和戲劇人物圖案。碑面刻牌位兩層,筒瓦屋面,檐下施匾并陰刻“祀事孔明”。左右?guī)扛髅骈?間,進深1間。建筑及神主碑為研究川東北民居,封建社會禮教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建筑科學、雕刻藝術價值。保護范圍:土寨柏家祠堂北面自祠堂屋檐滴水外延5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