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移動版]
21、
連平東山塔
[
廣東省
河源市
連平縣
]
東山塔位于連平縣城五公里元善鎮(zhèn)東山峰巔,也叫文筆塔,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連平縣現存最高、最具規(guī)模古塔,也是連平作為古代州城標志。東山塔六角七層樓閣式,塔高三十一米。原塔采用火磚、石灰等材料砌成,原塔剎鉛鑄被盜走,后改為磚砌。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修復東山塔,砌筑加固塔基護坡,換補內外風化塔磚,改木板樓為鋼鐵網樓層,砌復坍塌第七層,重鑄生鐵塔剎,并安裝避雷裝置及鋪設觀賞地坪等。修繕后東山塔于一九九九年六月竣…
[詳細]
22、
山下村八角樓
[
廣東省
河源市
東源縣
]
河源市東源縣葉潭鎮(zhèn)山下村八角樓,建于1843年,建成于1860年,耗時17年才竣工,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占地面積6308平方米,是河源少有的一座帶護城河的八角樓!
[詳細]
23、
樂村石樓
[
廣東省
河源市
東源縣
]
在東源縣藍口鎮(zhèn),雄壯巍峨的青山疊嶂下,一幢依山傍水、建筑規(guī)模宏大的大宅威嚴聳立著。青山、綠水、小橋與老宅炊煙,構成了一幅獨具特色的客家民俗畫卷。這幢客家民居就是樂村石樓,當地人稱之為四角樓或者石角樓。置身于四角樓,你會被大宅獨具匠心的建筑特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深深折服。四角樓建筑設計獨特,布局合理,結構完整,有普通客家民居的共同點,又與普通的客家民居迥然不同,可謂是客家民居建筑上的一大杰作。從外觀…
[詳細]
24、
子軒范公祠
[
廣東省
惠州市
龍門縣
]
子軒范公祠,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永漢鎮(zhèn)官田村高地村民小組。 子軒范公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磚木結構,建筑坐北向南,前曬坪和半月形水塘,后有風水林。建筑由三路組成,中路與東西兩路之間以青云巷相隔,通面闊55.15米、通進深33.78米,建筑占地面積1863.3平方米。中路現為祭祀空間,三進(門堂-中堂-寢堂)五開間兩天井四側廊布局;東西兩路為居住空間,族人稱“廂房”,形制相同,每…
[詳細]
25、
長沙炮臺舊址
[
廣東省
汕尾市
城區(qū)
]
長沙炮臺位于汕尾市城區(qū)馬宮鎮(zhèn)長沙?谔。清嘉慶九年(1804年)縣令張再瑛把原在潮沙村北側的炮臺遷至長沙海口,建成長沙炮臺。平臺為橢圓形,東西長50米、南北寬40米,面積2000平方米,依山勢而建,配置海防火炮10門。炮臺圍墻高5.2米,花崗巖石塊砌筑。建有營房和遼望哨房各3間。東墻設大門,門頂石匾額刻“鎮(zhèn)!倍。炮臺地處海防軍事要沖,扼險而守,視野寬闊,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關卡。…
[詳細]
26、
節(jié)度陳公祠
[
廣東省
東莞市
]
節(jié)度陳公祠,是為紀念 橋頭立村始祖陳譽而建,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公祠坐東南向西北,為三間四進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積1142.24平方米,磚木石結構,抬梁與穿斗混合式結構,碌灰瓦筒,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木雕、彩繪、壁畫、陶塑工藝精美。公祠首進外置一對威武的石獅子,大門兩側的對聯可大致知曉橋頭村的歷史,兩側各有一青云巷,前廊兩側設麻石塾臺,門額嵌“節(jié)度陳公祠”石匾,正脊為陶塑博古脊…
[詳細]
27、
大凹關帝廟
[
廣東省
江門市
鶴山市
]
鶴山境內曾有20余座關帝廟,目前保存尚好的只有共和大凹村的一座。它是清光緒丙申年(公元1896年)由當地紳民集資在舊廟基礎上重建,并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修葺過的。廟宇包括主座、左右青云巷及左右?guī),面積357平方米。其營造法式與佛山祖廟相仿,體現清代后期嶺南廟宇的建筑特點。這座小小的關帝廟匯集著建筑、雕塑、書法、楹聯、圖書等藝術,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載體。1994年,市人民政府把它定為文物!
[詳細]
28、
橫山泰安堡
[
廣東省
陽江市
陽西縣
]
泰安堡是塘口古堡群中的之一,位于我省第二批省定“紅色村”的塘口鎮(zhèn)橫山村委會,與橫山學校同為一體。始建于1807的清嘉慶年間,由劉振槐籌款興建,坐東北朝西南,長73.05米,寬84.04米,占地面積6139.1平方米,灰沙夯土圍墻,墻厚1米,高6米,圍墻上用花崗巖條石鋪筑跑道,各墻體設有多處槍孔、外窄內寬。該建筑體現了當地客家圍屋的建筑風格,是研究清代防御性建筑的實物,2002年被評為縣級文物保護單…
[詳細]
29、
南村天后宮
[
廣東省
湛江市
雷州市
]
韶山南村天后宮坐北向南,始建于宋末,歷經修葺 ,清光緒二十三年重修。山門、拜廳連接大殿為二進,楹聯曰:瑤臺含霧星辰滿,仙嶠浮空島嶼微。磚石柱木梁架斗拱結構,硬山頂,脊上灰塑如意纏枝花卉、八卦圖紋、麒麟錦華等,墻際灰塑卷草龍紋、海獸、獅子、錦竹梅花等,檐雕如意、四象九獅、二兔、三羊、五鶴等富貴牡丹纏枝花果紋。該宮灰塑、檐雕、壁畫等工藝精湛,展示古代工匠的高超藝術,至今仍完整地保留著清代的建筑風格,對…
[詳細]
30、
忠良第一泉
[
廣東省
肇慶市
德慶縣
]
忠良第一泉位于德慶縣莫村鎮(zhèn)平崗村委會平崗村村口,建于1092年。井后面立石一塊,刻有“忠良第一泉”以及“元祐七年”等字。井水清澈,村民過去一直用作日常飲用水,現仍做洗衣等生活用水。該井是德慶目前發(fā)現年代最早的古井,更入圍“廣東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fā)現”,對研究宋代古村落形成和村民生產生活用水方式有重要歷史價值。…
[詳細]
31、
舊村北帝廟
[
廣東省
肇慶市
封開縣
]
舊村北帝廟,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平鳳鎮(zhèn)新寧社區(qū)舊村,占地面積166.62平方米,始建于明代 [1-3]。舊村北帝廟坐西北向東南,面闊進深各三間,磚木結構,單檐布瓦歇山頂,博古脊,人字形垂脊,抬梁與穿斗相結合梁架。舊村北帝廟梁架結構與柱網排列,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風格,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及藝術價值,是嶺南古建筑的瑰寶 。2022年7月23日,舊村北帝廟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十批廣東省文物!
[詳細]
32、
封開五顯宮
[
廣東省
肇慶市
封開縣
]
五顯宮,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漁澇鎮(zhèn)前進村上村自然村,始建于明代(1368—1683年),占地面積186.33平方米。五顯宮坐東北向西南,磚木結構,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四間,采用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各節(jié)點置如意紋斗拱,平梁設叉手,為月梁制,梁均砍殺,柱端略有收殺。五顯宮供奉的五顯華光大帝,是南方民間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五顯宮是肇慶市封開縣高規(guī)格木構架建筑,歷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
[詳細]
33、
陶母橋
[
廣東省
清遠市
連州市
]
陶母橋,位于清遠市連州市星子鎮(zhèn)聯西村民委員會東頭自然村與新村自然村之間。 橫跨星子河。據清同治版《連州志》和 1998 年版《星子志》記載,始建于明代。明清時期,該橋是嶺南通往荊楚古道的要道,對研究當地明代橋梁建筑史具有較重要的價值。2022年7月28日,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詳細]
34、
東和蘇氏宗祠
[
廣東省
潮州市
潮安區(qū)
]
蘇氏宗祠及宋墓位于潮安區(qū)鳳塘鎮(zhèn)東和、盛戶村,時代為宗祠清,墓宋。2006年,蘇氏宗祠及宋墓被公布為潮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5、
丁宦大宗祠
[
廣東省
潮州市
湘橋區(qū)
]
丁宦大宗祠位于湘橋區(qū)磷溪鎮(zhèn)仙田三村,時代為明-清。2006年,丁宦大宗祠被公布為潮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6、
外江梨園公所
[
廣東省
潮州市
湘橋區(qū)
]
外江梨園公所位于潮州市區(qū)上水門街頭,始建年代未明,清光緒年間重修,是當日潮州地區(qū)外江戲各班及潮音班藝人集聚之所。公所座北向南,門額刻“外江梨園公所”六字,門樓檐下,嵌鑲雕刻,甚為雅致。門前左右有石鼓。公所門面寬12米多,深度23米多,屋頂嵌鑲彩瓷片,裝飾花鳥蟲魚,栩栩如生。全座分三進,斗拱抬梁式木結構屋架,屋面正脊斜脊均飾以潮州嵌瓷人物造型,一、二進有天井通廊,均為卷蓬頂建筑形式。二座有如戲臺構造…
[詳細]
37、
金石天褒節(jié)孝牌坊
[
廣東省
潮州市
潮安區(qū)
]
金石鎮(zhèn)辜厝村存“天褒節(jié)孝”石牌坊。按乾隆《潮州府志卷七》:“天褒節(jié)孝坊,在上莆都仙圃寨,為辜廷材妻蔡氏建!卑垂饩w《海陽縣志》載,本縣“天褒節(jié)孝坊”共有二十一座,經上世紀多場政治運動后僅存龍湖鎮(zhèn)塘東村及金石辜厝村兩處,此坊歷近三百年仍保存完好,三十年前開始對牌坊進行修繕,字跡重漆。但由于牌坊屬花崗巖材料,風化侵蝕嚴重,重漆時部分字跡僅存模糊輪廓,無法辨識。值辜厝村十年修繕之際,和朋友做了字跡辨識,…
[詳細]
38、
新風林氏家廟
[
廣東省
揭陽市
榕城區(qū)
]
新風林氏家廟又名林厝祠,位于揭陽市榕城區(qū)西馬街道新風社區(qū)市尾圍,迄今已有近120年的歷史,是揭陽市區(qū)現存規(guī)模最大民居古建筑組群之一,2022年被評為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風林氏家廟建于清代光緒29年(清末民初),由九牧世家后裔林兆鳳、林憲選此地建家廟,正南面榕江西湖,延申至榕江南河,周圍由溪河環(huán)繞,富有水鄉(xiāng)特色。林氏家廟建筑群坐東北向西南,格局是傳統(tǒng)三壁連四馬拖車形式,共有18座,主要由三…
[詳細]
39、
名賢公祠
[
廣東省
揭陽市
榕城區(qū)
]
名賢公祠位于榕城區(qū)中山街道永革社區(qū),是為紀念揭陽南宋名賢黃煥國營建的家族式祠堂,目前已有600多年歷史,2022年被列入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以皇帝御賜“名賢世家”榮耀牌匾,冠以“名賢公祠”名賢公祠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坐南朝北,門含岐嶺千秋翠,西臨碧水玉滘溪,東依壁壘禁城廓,祠前陽埕寬敞,整座典雅雍容,流光溢彩。據史料記載,該祠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八年(1395),距今已有628年歷史,是為…
[詳細]
40、
介公宮巷李氏宗祠
[
廣東省
揭陽市
榕城區(qū)
]
介公宮巷李氏宗祠位于榕城區(qū)中山街道南門社區(qū)介公宮巷中段,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是揭陽乃至粵東地區(qū)現存一座較大型、較完整“宗祠兼民居-四世同堂”的宗祠,2022年被列為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建筑概況該宗祠坐西朝東,宗祠主體為面闊5開間、20.2米,進深20開間、52.7米,建筑面積1046.4平方米。宗祠主體建筑為三進二天井、六房、四旁廳、一埕一反照廳構成。宗祠建筑由石木結構,自東向…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最后一頁]
[下一頁]
重點關注
·
涵江區(qū)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
涵江區(qū)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
·
莆田市第一二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莆田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莆田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莆田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莆田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莆田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莆田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莆田市第十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貴陽市第一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貴陽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貴陽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貴陽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銅陵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