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方廣巖寺
  方廣巖寺年代:清座落地點:永泰縣葛嶺鎮(zhèn)葛嶺村簡介:宋建隆二年(961)始建,明、清多次重修。整組建筑依山懸空而筑,正殿石香爐和入口處臺階為宋淳佑、淳熙遺存,正殿“顯密圓通”匾出自左宗棠之手,山道石壁上留有宋、元、明、清,及近現代名士文人題刻。保護范圍:東至方廣巖頂,西至獅頭巖,南至長生亭,北至方廣坑。2009年,方廣巖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捷青石寨
  三捷青石寨年代:清座落地點:永泰縣同安鎮(zhèn)三捷村明末始建,清道光年間(1821~1850)重修。坐西北向東南,平面呈橫向長方形,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寨墻用青石砌建,四個轉角均有碉樓。寨內建筑有主座、左右邊座等,主從有序,計有房屋80多間。寨墻頂部設有跑馬道,內有水井兩口,具有很好的防火、防盜、防匪功能。保護范圍:東至前大門水田邊,西至寨侖山,南至水田邊,北至長垅邊。2009年,三捷青石寨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金山堂
  金山堂年代:清座落地點:永泰縣洑口鄉(xiāng)洑口村簡介:占地面積1650.8平方米,建筑面積513.86平方米。面闊七間,進深九柱,穿斗式木結構,歇山頂。由大廳、左右?guī)、天井及左右書院組成。保護范圍:東至圍墻路,西至圍墻鄰竹林,南至林傳廣菜地,北至校圍墻。2009年,金山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樟板鄉(xiāng)賢第
  樟板鄉(xiāng)賢第年代:清座落地點:永泰縣同安鎮(zhèn)樟坂村簡介:清代后期建,整體建筑保存完好,由屋前池塘、上下廳及左右護厝、后部橫屋組成,總面積2737.82平方米。主廳面闊七間,兩側有回廊,進深七柱,前出游廊并有后廊,裝修精致。為清代著名理學家、咸豐元年特賜進士、鄉(xiāng)賢余潛士的故居。余潛士及其兒媳張瑞貞均為著名教育家,其門人弟子等在閩臺二地有較大影響。附屬文物有余潛士墓、張?zhí)。保護范圍:余潛士故居:東至圍墻外公路邊,西至舊圍墻,南至龍乾原生產隊倉庫,北至停厝外墻滴水溝;余潛士墓:東至水庫邊,西南北三向均由墓碑中心點起各延伸20.5米;張?zhí)梗簴|至余金華厝滴水溝,西至侖頂,南至山坡,北至張守丹厝滴水溝…[詳細]
官園威惠廟
  官園威惠廟年代:清座落地點:漳州市薌城區(qū)巷口街道官園社區(qū)簡介:又稱三圣王廟,坐北向南,懸山頂燕尾脊式建筑,總占地面積為3675平方米。面闊三間,主殿進深三間,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廟內有宋建炎四年(1130)石香爐、清代開漳圣王神牌和清代重修碑等。保護范圍:南至威惠廟廟埕南側起延伸20米;西至威惠廟西側山墻滴水位起延伸105米;東至慧華寺廟埕東側起30米,延伸至慧華寺后殿東側山墻滴水位起10米;北至慧華寺后殿北側山墻滴水位起延伸10米。2009年,官園威惠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石碼楊氏大夫第
  石碼楊氏大夫第年代:清座落地點:龍海市石碼鎮(zhèn)下庵路簡介:清光緒甲辰年(1904)建,坐北朝南,總面積約1700平方米,建筑面積666平方米。前后三進,面闊三間,東西兩列護厝。其中二進大廳為“述志堂”,三進為西洋式二層樓房“開心樓”(又名梳妝樓),并有書房、暖閣、客房、倉庫、花園、魚池、假山、拱橋、猴洞等。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石碼楊氏大夫第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何地何氏家廟
  何地何氏家廟年代:清座落地點:云霄縣馬鋪鄉(xiāng)枧河村簡介:清乾隆十八年(1753)始建,民國十年(1921)重修。坐西北向東南,兩進硬山頂。主堂建筑面積273平方米,大木滿繪彩畫。家廟系云霄、平和何氏族人的總祠,臺灣有眾多分祠。保護范圍:北至主堂后檐滴水位起向外延伸50米;南至祠埕南側向外延伸50米;東西各山墻滴水位起向外延伸40米。2009年,何地何氏家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石礬塔
  石礬塔在云霄縣城以東約20公里的漳江入海處的小礁上。清康熙九年(1670年)云霄邑紳陳天達創(chuàng)建,后傾圮。嘉慶十九年(1814年)云霄同知薛凝度募款重建。塔身平面八角形,空心樓閣式石塔,高24.81米,底座周長22.2米,逐層收分,共七層,各層均設拱門。塔內有石梯旋至頂,塔頂立一石雕葫蘆。二層門額上鐫薛凝度題“斯文永昌”,挺拔秀逸。塔右石崖壁上有古樸蒼勁的“健筆凌空”四個大字,為云霄邑紳周情題鐫。石礬塔與塔周險巖奇石渾然一體,矗立洶涌波濤之中,與將軍山遙遙對峙,交相輝映,在萬頃波濤之中突兀而立,宛如中流一柱,氣勢非凡。攀登遠眺,遠山如帶,海天風物,一覽無余![詳細]
樹滋樓
  樹滋樓年代:清座落地點:云霄縣和平鄉(xiāng)宜谷徑村簡介: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始建,系高氏族人聚居之所。為通廊式與單元式相結合的圓形土樓,單環(huán),三層,直徑50米;樓外墻由精琢細磨的花崗巖條石密縫擺砌至二樓,上部為三合土夯筑。北面設一個大門,樓內共28開間,每單元自備樓梯上下,三層設內通廊。1936年9月2日,閩南紅抗支隊奇襲云霄縣城后,部隊凱旋返回烏山革命根據地。國民黨政府惱羞成怒,于1936年9月4日上午8時多急調金團長帶領七十五師一個連奔赴宜谷徑村,企圖與紅軍作戰(zhàn)。敵人氣勢洶洶地向宜谷徑村進發(fā),全村群眾及牲畜全部移入樹滋樓內,立即緊閉樓門,把常年準備的30多條階石堵住,并清理水槽,蓄水,以防…[詳細]
報本堂
  報本堂年代:清座落地點:平和縣大溪鎮(zhèn)壺嗣村簡介:又稱吳鳳宗祠,坐西南向東北。清乾隆年間(1736~1795)始建,民國及近代歷次維修。為兩進、懸山頂、燕尾脊式建筑,雕梁畫棟,木雕石刻技藝極為精湛。宗祠奉祀壺嗣吳氏始祖吳文應及其下五世的四十個列祖神位,主堂次間供奉第十三世孫“阿里山神”吳鳳。保護范圍:宗祠四周向外延伸30米。2009年,報本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