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茨河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東南45公里處,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景區(qū),省級森林公園。作為全國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被列入《中國佛教百大名寺》一書。該寺始建于隋,初盛于唐,鼎盛于明,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萬斤銅鐘制作精細,造型美觀。現存“金剛般若波羅密正經”是國家二級保護文物。寺院內外古木參天、泉水潺潺,有玉石碑、臥牛池、龍泉池、玉帶水、鎖風橋等自然景觀。襄憲王墓聞名遐邇,隋煬公主的傳說美妙動人。承恩寺的泉水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可以健身療疾,有神水之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幾經挑選,于1968年在此設立制片分廠,專門從事膠片洗印工作。許多著名電影在此拍攝外景,包括《閃閃的紅星》…[詳細]
黃牛廟
  黃牛廟位于宜昌縣三斗坪鎮(zhèn)黃陵廟村,又稱黃陵廟。相傳始建于東漢建安十六年(211),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主持修建。唐大中元年(847)復建,名黃牛祠,宋歐陽修改名“黃陵廟”,主祀禹王,后多次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積8300平方米。中軸對稱布局,現存山門、禹王殿、武候祠。(第一批)…[詳細]
金枝寺
  金枝寺位于江陵縣。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從前,有個名叫金枝的公主病了,臥床不起,吃了不少的藥也不見好轉。皇帝急得不得了,一天到晚為女兒的病擔心。眼看公主就要死了,這天,突然來了一個和尚,自稱能醫(yī)治天下百病,皇帝就叫他給金枝公主看病。和尚把一顆丸子讓公主吞下,不一會,只見公主面色由百轉紅,慢慢地睜開眼睛能說話了。皇帝頓時滿面笑容,要當面重謝?墒沁@和尚蠻古怪,他一不愛財,二不要官,只要皇帝幫助他修一座廟,皇帝答應了。原來這和尚是魯班變的。他路過白馬寺,見這里是一塊荷葉地,不管起好大的水也淹不到這里,就打算在這里修一座廟。他治好了金枝公主的病,得了皇帝的錢,答應把廟取名叫“金枝寺”。魯班來到…[詳細]
無量臺風景區(qū)
  無量臺風景區(qū)位于漢光武帝劉秀故里——吳店鎮(zhèn)二郎村與舂陵村交界處(漢十高速吳店出入口向北200米),南鄰滾河北岸、北壤棗陽城區(qū),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總占地面積約18萬千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無量臺始建于東漢,昌盛于明代,后人為紀念漢光武帝劉秀功德在此興建無量臺,其殿自基自頂,無梁無柱,磚石拱頂,飛檐翹壁,風格奇特,令人嘆為觀止,文物價值極高。無量臺風景區(qū)是一座儒、釋、道三教文化共存共榮的古文化圣地。在這里,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積淀十分豐厚,不僅有以真武、老君為代表的道教文化,還有以觀音、彌勒為代表的佛教文化,更有以劉秀、關公為代表的獨具地方特色的東漢儒家文化.內有大小殿宇有10座,分別是:關…[詳細]
仙佛寺
  仙佛寺在來鳳縣城東7千米的酉水河邊佛潭巖上,是我國開鑿年代最久遠的石窟寺之一。據同治來鳳縣志記載,仙佛寺建鑿于(東晉)咸康元年五月(公元335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其開鑿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云岡石窟(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和龍門石窟(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是我國開鑿年代最古遠的石窟寺之一。仙佛寺也是湖北省唯一的石窯寺。仙佛寺石窟高約百余米,壁上佛三尊,依壁建閣三層,有大小石佛100余尊,雕工古樸精湛。在石佛北端的石壁上,刻有“仙佛寺”三字。全寺陷棲崖壁之中,重檐三疊。干欄式廟宇直伸河沿,憑欄遠眺,遠山如黛,丘陵起伏。石窟中有大小石佛…[詳細]
荊州章華寺
  章華寺位于我市沙市區(qū)太師淵路南側,為楚靈王行宮古章華臺遺址。追溯章華寺之歷史,必然涉及古章華臺。章華臺與章華寺兩者一字之差,始建時間卻相距一千八百年之遙。前者為帝王行宮,后者為佛門凈土。章華寺源古章華臺而得名至今,古章華臺因章華寺而名垂千古。章華臺又名章華宮。是春秋時期楚靈王(公元前540年—前528年)于公元前537年修筑的離(渚)宮。據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記載:章華臺“臺高十丈,基廣十五丈”。西漢賈誼稱: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故有“三休臺”之稱。臺上宮殿亭榭,氣勢磅礴;臺下雕石砌池,金波蕩漾。唐代大詩人蘇東坡在《渚宮》中寫道:“當時郢人架宮殿,意思絕妙般與亻垂,飛樓百丈照湖水,上有燕…[詳細]
綠影壁
  綠影壁在襄陽市襄陽城東南隅。因全用青綠色石料刻砌而成,故名。明正統元年(1436年)襄王朱瞻墡,自長沙徙封是邑,營造宮室,此壁就是當年王府門前的照壁。崇禎十四年(1641年)王府全部被毀,唯照壁保存至今。高7.6米,寬26.2米,厚1.6米,系仿木結構,面闊3間,均以漢白玉鑲邊。中間刻有“二龍戲珠”,左右各刻巨龍飛舞于“海水流云”之間。四周邊框精雕小龍64條,姿態(tài)各異。影壁造型莊重,雕刻華美,風格豪放,生動雄偉,是石刻中珍貴的藝術品之一。壁用綠色砂巖塊浮雕云龍海水,然后拼砌而成。合壁雄偉壯觀,壁的主畫面,以及壁座、壁頂、壁脊雕龍百條,大的5米有余,最小的只有十幾厘米。雕龍生動自然,使人有脫壁而…[詳細]
楚紀南故城
  戰(zhàn)國時期楚國都城遺址,也稱“郢”都。位于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qū)紀南鎮(zhèn)南,面積約1600萬平方米,是當時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南方的第一大都會。20世紀50年代開始調查,1965年及以后多次勘察,1975年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城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方形,東西長約4.5公里,南北寬約3.5公里。城垣夯筑,底寬30~40米,頂寬10~20米,殘高約6米。城垣上有七處城門遺址。城垣外有護城河遺跡。城內保存有大量灰坑、冶鑄遺跡、建筑遺跡、400余口水井、成排的窯址。最重要的有84座夯土臺基,最大的長約130米,寬約100米。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東北部、西南部、西北部四個區(qū)域。東南部有61座臺基,有的相距…[詳細]
郢城遺址
  郢城遺址位于荊州市荊州區(qū)郢城鎮(zhèn)郢城村。城址平面近似正方形,南北長1200~1500米,東西寬1500米、面積2平方千米。城垣四面各有一座城門遺跡。夯筑城垣基寬15~20米,頂寬7~10米,殘高3~6米,城外有護城河遺跡。1977年發(fā)掘,城內文化層厚0.6~3米,出土有大量陶器和“半兩”、“五銖”錢等。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有少量的夾砂灰陶和泥質紅陶,紋飾有繩紋、幾何紋,器形有鬲、豆、盂、碗、罐、釜、盆及磚、瓦、井圈等。郢城遺址遺跡豐富,保存較好,對研究秦漢時期的歷史具有很高價值![詳細]
萬城
  萬城位于荊州市荊州區(qū)李埠鎮(zhèn)義合村,六朝城址。面積約80萬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800米。殘存北城垣西段,夯筑,底寬20-30米,頂寬10-20米,殘高4米左右。據清《江陵縣志》載,萬城,古名方城,系三國吳建,東晉時為南蠻校尉府;南宋時荊湖制置使趙方子葵守方城,避父諱改為萬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