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南雄學宮大成殿
  南雄學宮大成殿位于南雄縣雄州鎮(zhèn)愛民路縣政府大院內。明建文元年(1399年)創(chuàng)建,成化年間擴建,后經多次修葺擴建,面積3萬平方米。現學宮僅存大成殿。殿置于磚石混砌的高臺上,臺高1.1米。殿面寬五間18米,進深三間13米,通高10.85米,重檐歇山頂。下檐斗栱均為柱頭科造,上檐柱頭科為七踩重翹無昂計心造。梁架為穿斗式與抬梁式相結合。柱網為橫6、縱4,共24根。方形抹角石柱,鼓形石柱礎。殿內梁架均描繪彩圖,天花為明袱,中置藻井,繪八仙法器、龍紋圖案等。2015年12月10日,南雄學宮大成殿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為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登樓村天后宮
  登樓村天后宮位于茂名市電白區(qū)樹仔鎮(zhèn)登樓村委會登樓村,為紀念媽祖(林默娘)而建,始建于宋徽宗年間,清朝末年重建并加建,2004年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修舊如舊?偨ㄖ娣e約500平方米,為硬山頂,穿斗式梁架結構,兩進四合院落式布局,首進脊頂飾有雙龍戲珠及飛檐斗拱及灰塑花鳥魚蟲等吉祥物構建及圖案。內墻壁、棟梁均雕有人物、花鳥、魚蟲等圖案。前廳壁上鑲有林默娘生平功德木匾一塊,該木匾為清代遺物,字為陽刻。天后宮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南面臨海,風景優(yōu)美。前面有近4萬平方米的廣場用地,北面及西北面為學校,東側為村民住房。實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歷史遺址。這個歷史悠久的古跡,在2006年茂名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詳細]
仙坑村八角樓
  八角樓位于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仙坑村,260多年前,一位叫葉本菘的長者在乾隆年間從政,告老還鄉(xiāng)后耗費數萬兩白銀,歷時16年建成了一座四方型城堡式的建筑、房角各設一碉樓俗稱四角樓,為確保萬無一失抵御敵人又在-增設雙保險的護城墻,四個角再各設一座高10米的碉樓,從此方圓百里便誕生了第一座八角樓。護城墻墻體厚約1.7米,由于全用堅硬的條形麻石砌成,當地人稱其為石樓。八角樓城墻用條形麻石砌成,里面機關暗道繁多,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堡壘,為葉氏族人一次次遮風擋雨、庇護災禍。如今經歷百年風雨的八角樓肯定不是河源最大的角樓,但肯定是最堅固的。2008年仙坑村鄉(xiāng)親開始自發(fā)捐款修繕八角樓,這次修繕與其說是紀念先祖,不…[詳細]
上岳村建筑群
  民安古民居位于佛岡縣民安上岳村委會橫圍片村,占地面積約45000平方米。建筑群氣勢恢宏,保存相當完好。相傳南宋末年,上岳村朱氏始祖朱文煥護送南宋皇帝逃亡北江金魚咀時不幸殉職,其子于上岳村落戶,從此繁衍后代,至今已有32代。古民居布局清晰、嚴謹,錯落有致。全村由十八“里”組成,建筑風格屬于明清嶺南派,每戶均雕梁畫棟,墻壁繪畫各具特色,村道鋪設花崗巖石板。朱氏祖屋樸山祠堂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祖屋呈三座相,三個門樓相隔,各不相通,每座巷里門戶相對共14戶。民安古民居還證明了從明清起佛岡與珠三角地區(qū)已有文化及經濟往來。近年來,民安古民居每年都吸引大量的珠三角地區(qū)游…[詳細]
黃沙塘高橋
  黃沙塘高橋位于惠東縣白花鎮(zhèn)坦塘行政村黃沙塘村。始建于清代,為四孔平梁青麻石質石橋,橫跨黃沙塘瀝兩岸。呈東南-西北走向,全長21.57米,橋面寬0.8米。橋墩為兩組,用兩根豎立的長方形石柱,上端榫接一塊石板組合而成,兩組豎立的石柱之間用兩根橫置的方石作梁榫接,以增加橋墩的穩(wěn)固性。橋面用三塊寬0.26米、厚0.18米、長4.72~6米不等的石板并排組合而成。橋面距水面約3.8米。201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介壽詒謀牌坊
  “介壽詒謀”圣旨牌坊位于惠東縣多祝鎮(zhèn)皇思揚古圍村,始建于清嘉慶年間,是全國皇帝圣旨賜建的牌坊之一。整座牌坊氣勢雄偉,結構模式美麗壯觀,施工技術巧妙絕倫。牌坊是四柱三開門,分三層,高約十米,中間大門寬四米。正門上部正、背面龍鳳板分別為豎排陰刻楷書“圣旨”“恩榮”,中間兩面均鑲御書“介壽詒謀”,據說是當時皇帝親手諭書,字跡端莊秀麗,筆劃剛健有力。牌坊的四根柱子均為方形,石柱上有蝙蝠、八仙過海、雙龍吐珠、文武百官、九龍海諄等精美浮雕;中間層有數百個石刻文字,每個約五平方厘米;下層前后有石獅二對,石鼓一對,石獅形態(tài)雄威,含珠帶笑。201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將“介壽詒謀”圣旨牌坊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港口大星山炮臺
  港口大星山炮臺位于惠東縣港口鎮(zhèn)大星山,稔平半島最南端,海拔約150米,東、南、西三面臨海。筑在山頂,故又以炮臺名山。又因炮臺形似豬兜,故稱豬兜城。炮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由廣東、廣西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楊臨勘捐銀建造。炮臺用四方長條麻石砌成,周圍全長295米,平均高3.5米,有一東北向石門,門高1.96米、寬1.63米,門右側有一石碑。據碑文記載,炮臺內設連環(huán)炮2座,營房22間,火藥局1間,1250公斤炮2尊,500斤炮2位,300斤炮1位,250斤炮3位,安兵60名,把總1員駐守。炮臺內設施已散失,60年代曾在炮臺內搬出炮二門,現一置縣博物館,一置平![詳細]
澳角炮臺
  澳角炮臺位于惠來縣城南二十里的神泉鎮(zhèn)澳角村西北。東至溪東炮臺5里,西至神泉炮臺5里。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為防倭寇而建。設置炮6尊,營房7間,專防外委一員,臺兵18名。炮臺朝東,面臨溟渤。炮臺四周貝灰夯筑,上有城堞、炮眼及人行通道。墻高5.8米、厚2米,人行道1.3米,總面積312平方米,F四周仍完好。201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林修明故居
  林修明故居位于蕉嶺縣新鋪鎮(zhèn)下南山村。建于清末。坐南向北。由外大門、圍墻、內禾坪、堂屋、橫屋、枕屋等組成,為兩堂一橫一枕屋布局,通一進五間,總面闊23.5米,總進深29.7米,共計房屋31間,占地面積697.9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532.95平方米。下堂陽刻鎦金花鳥、喜、壽等圖案木質屏風,屏風上部彩繪“雙鳳求凰”、“加官進爵”等圖案。東、西敞廊抬梁式木質梁架、龍頭挑。上堂屋檐下懸掛“五福如意”等圖案的木質橫屏。枕屋為兩層結構,木質樓板、護欄。左、右橫屋廊廳抬梁式木質梁架。故居木構件彩繪藝術性高、雕件精美。林修明(1885~1911),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1905年加入同盟會,1910年奉命赴…[詳細]
南磜觀察第
  南磜觀察第位于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南磜鎮(zhèn)南磜村。由黃氏十五世祖瓊石公(號作楫公)始建于清康熙年間,至清雍正年間建成,歷時30余年,故當地又俗稱“晚成堂”。2002年黃氏后裔集資重修。坐西南向東北。由泮池、外大門、照墻、禾坪、堂屋、花胎、圍龍、橫屋等組成,為三堂五橫前后圍龍布局,通一進五間,總面闊79.6米,總進深89.5米,共計房屋173間,占地面積約712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約4792平方米。懸山頂、灰瓦面、三合土夯墻。正立面呈凹肚形,麻石條大門框。下堂方形石基支撐構筑木質屏風。下堂與中堂之間左右兩廡對稱,方形石基木柱支撐,抬梁式木質梁架,中間天井寬大。中堂為敞廳,比下堂高一臺階,抬梁式木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