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民俗博物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民俗博物館篇

甌渠民俗博物館
  甌渠民俗博物館,位于西溪鄉(xiāng)甌渠村。擁有“六樓一墓”,即“錢幣樓”、“古物樓”、“石頭樓”、“耕讀樓”、“武術樓”、“烈士樓”和“烈士墓”。分別著展示著歷史人文、古硬幣、世界硬紙幣、古今字畫、工藝美術、古婚嫁用品、燈的變遷史、織布全程、耕讀傳家、民俗集珍、古屋風貌、名人故居、武術、傷骨科、烈士等民俗文化,F(xiàn)有館藏文物一千多件,多為村民捐獻,其中不少是國家級、省級重要文物。博物館全部建筑及設施原汗原味,古色古香,情趣盎然。古物樓:是一座建于1796的的四合院。前廳視野廣闊,后廳花卉成蔭,清泉細水長流,屋內墻外,四通八達。屋里擺設著村民自已收藏的古代器具、陶瓷、農具等500多件,大者如水磨,小者如石…[詳細]
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
  位于祁縣東觀鎮(zhèn)喬家堡村喬家大院,1985年開始籌建,1986年11月1日對外開放。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商業(yè)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乾隆20年(1755年),以后有兩次增修,于民國十年后形成一座宏偉的全封閉的城堡式建筑群,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清代北方民居的獨特風格。大院占地面積8724平方米,建筑面積3870平方米,院落布局為雙“喜”字型,分6個院落,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是封閉的磚墻,上層是女兒墻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全院布局嚴謹,建筑考究,磚瓦磨合,斗拱飛檐;磚雕、木雕、石雕圖案內容豐富,工藝精湛,寓意深刻,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被譽為“北方…[詳細]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東岳廟管理處)是北京唯一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坐落于北京市朝陽區(qū)朝陽門外大街141號,館址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東岳廟內。北京東岳廟始建于元代延祐六年(1319年),由元代玄教大宗師張留孫、吳全節(jié)出資修建,主祀泰山神東岳大帝。后經(jīng)明清兩朝不斷擴建,逐漸形成中路正院和東西跨院的建筑格局。全廟占地約47400平方米,古建300余間,集中體現(xiàn)了元、明、清三代建筑風格,堪稱古建瑰寶。歷史上的東岳廟為國家祀典之所,民間祭祀活動則更為盛大,成為具有豐厚底蘊的民俗文化活動中心。1996年,北京東岳廟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成立北京東岳廟管理處和北京民俗博物…[詳細]
國立民俗博物館
  國立民俗博物館位于韓國的首都首爾的景福宮,成立于1924年,1945年開館,是最具代表性的韓國生活文化博物館。博物館通過歷史物品的復制品再現(xiàn)了韓國人們的傳統(tǒng)歷史生活,通過這些復制品讓游客對韓國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國立民俗博物館是韓國21世紀的新型博物館,也是學習韓國民族傳統(tǒng)的生活文化的最佳地點,每年約有200多萬人次參觀。博物館以各種主題全面呈現(xiàn)韓國民族文化生活全貌的“韓民族生活文化史”、“韓國人的日常生活”以及“韓國人的一生”等三個常設展廳,收藏品約有98000件。韓民族生活文化史展廳展示的是從史前時代到現(xiàn)代與韓民族歷史和文化有關的代表性的生活史資料;韓國人的日常生活展廳展示的…[詳細]
天津民俗博物館
  天津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民俗博物館。位于天津市的古文化街中心。1985年籌建,1986年元旦開放。該館利用天后宮正殿為主的古建筑群體為館舍。這一建筑群有山門、牌坊、鐘樓、鼓樓、前殿、大殿、藏經(jīng)閣和后殿啟圣祠,大殿兩側有四座配殿。山門北側有張仙閣,懸于上空,為古文化街的過街樓,山門外約20米處,矗立兩棵各26米長的幡桿,上懸布幡,左幡為“三津藝卒百肆迎春”,右幡為“溟波洛日通運濟航”,山門外跨越幡桿80多米處與天后宮古戲樓遙遙相對。新建的天津民俗博物館,除保留天后宮大殿及前殿的塑像作復原陳列外,征集民俗文物約2000余件,分別在四座配殿和藏經(jīng)閣、張仙閣開辟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風為內容的基本陳列,介…[詳細]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是河北省唯一一家省級民俗類專題博物館,以收藏古代、近現(xiàn)代民俗文物和民俗資料并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弘揚傳統(tǒng)文化為主要任務,是向廣大群眾進行思想道德、鄉(xiāng)土知識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公益-業(yè)機構。河北省民俗博物館1998年6月掛牌成立,1999年10月22日正式對社會開放。同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獲得國家二級博物館等級資格。2008年增設成立了“河北省工藝美術館”。河北省民俗博物館主體建筑為仿清園林式建筑,風格清雅別致,簡明樸素,建筑總面積5000余平方米,其中展廳6個,面積為2000余平方米,另有文物庫房、辦公樓等。館區(qū)的綠化和建筑渾…[詳細]
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
  重慶市渝北區(qū)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加掛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位于渝北區(qū)雙龍大道二支巷碧津公園內,是為適應文化遺產保護發(fā)展需要,于2016年在原區(qū)文物管理所基礎上成立的集文物保護、非遺傳承與博物館免費開放為一體的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宣傳教育機構。中心以保護利用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為宗旨,依法承擔全區(qū)文物保護管理、文物研究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整理與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業(yè)務培訓等職責。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建成于1997年,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面向社會免費開放。2015年改陳后設有民俗館和古床館,民俗館以“民俗”為主題,展示傳統(tǒng)農耕生產、物質生活、婚俗禮儀和民間信仰等巴渝民俗事項;古床館在博物館婚禮院…[詳細]
榆林民俗博物館
  榆林民俗博物館始建于2003年7月,占地面積為44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261.9平方米,建筑布局為民宅獨院式四合院,由大門、二門、照壁、正北房、東西兩廂、倒座南房組成,其建筑風格為典型的明清風格四合院,建筑結構為硬山式人字頂磚木結構,2003年榆林市文化文物局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對此進行了全面保護性整修,恢復了原有的穿廊虎抱、五脊六獸、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的明清遺構神韻,是榆林古城現(xiàn)存較完好的八處四合院之一。該院所在巷在明初居住為田豐年的老者,其人敦厚,頗孚眾望,故曰田豐年巷?煽細v史為清代,該院為胡翰林宅第的其中一個穿院,后因子弟抽吸鴉片而門第衰敗,民國初年賣于晚清拔貢之子,原榆中美術教師郭憲…[詳細]
巴林右旗民俗博物館
  巴林右旗民俗博物館位于大板鎮(zhèn)大板街東段北側清代古建筑群—康熙行宮院內,總建筑面積47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1400平方米。2003年,由旗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那·恩和籌建。2005年,旗政府出資征集文物,2006年6月正式開館。2011年5月經(jīng)自治區(qū)文物局正式批準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一個以蒙古族民俗文物為主體的旗縣級國有民俗博物館。2014年10月,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2A級旅游景區(qū)。自2006年開始,實現(xiàn)全天免費開放,年均接待參觀者20000人次。目前,館藏文物2000多件(套)。經(jīng)專家鑒定,51件(套)被確定為珍貴文物,其中,國家二級文物14件(套),三級文物37件(套)。巴林右旗民俗博物館…[詳細]
敦煌民俗博物館
  位于敦煌市城郊的鳴沙山麓,距舉世聞名的莫高窟25公里。占地總面積7920平方米,建筑面積4300平方米。館內共有各類古建筑風格的房舍126間,充分展現(xiàn)了敦煌地方的民間習俗,是目前敦煌的涉外旅游景點之一。敦煌民俗博物館整體建筑采用敦煌民間傳統(tǒng)的具有防匪、防盜、防風沙作用的古堡式建筑。為敦煌民居建筑中最流行的四合院形式,建筑風格古樸、典雅,木結構精雕細琢,寬敞明亮,室內陳設多樣樸實,是集中反映戶主文化生活和敦煌民間建筑風格的重要場所。敦煌民俗博物館利用四合院及前院各室分別展示敦煌地方民間文化、宗教信仰、人生禮儀、生辰壽誕、歲時節(jié)令、衣食住行、飲食起居、風味小吃、婚喪嫁娶、供神祭祖、陶瓷器皿、生產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