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亭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亭篇

回龍亭碑
  回龍亭碑原位于河北廊坊市安次區(qū)調(diào)河頭鄉(xiāng)朱官屯村東600米處的永定河南堤北側(cè),距舊縣城十二里。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陽面行書記載了清乾隆皇帝南巡路過永定河,及撥款疏河筑堤的功德;記載了自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到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的70余年間,永定河曾6次改道的水文資料。石碑左側(cè)面行書刻有乾隆御題詩一首。碑身已被破壞,部分字跡模糊。碑座方形,浮雕云紋;佚埻ひ巡粡痛嬖冢瑑H存石碑和部分石構(gòu)件。碑為青石質(zhì)料,由碑額、碑身、碑座組成;佚埻けǜ197、寬101、厚39厘米。碑額、身、座已經(jīng)斷裂分離。碑首浮雕夔龍紋,天宮題額右側(cè)漢文篆書:御制;左側(cè)為滿文。碑身浮雕一周夔龍紋![詳細]
長沙半山亭
  半山亭,位于岳麓山半山腰,乃一座六方形涼亭,是游人上山常駐足憩息之所。關于半山亭,民間有一段有趣的傳聞。據(jù)說很早以前此地為半云庵所在,為上下山必經(jīng)之路,麓山寺的僧人下山買物,挑擔回寺,常在此歇息。當時,有一燒火僧以“半’字為題,賦詩一首。曰:“半山半庵號半云,半畝半地半崎嵌,半山茅塊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陰;半酒半詩堪避俗,半仙半修佛好心,半間房舍半分云,半聽松聲半聽琴!痹妭鞯街鞒址秸啥,大為贊嘆,不再令其燒火,而授以佛經(jīng),日夜持誦。此詩對仗頗工,句句用半字,用法自然流暢,氣韻貫通,毫無結(jié)屈聱牙之弊。半云庵雖已久圯,而“半”字詩卻流傳至今,給人們增添游興。地址:湖南長沙市岳麓區(qū)岳麓山風景名勝…[詳細]
吹香亭
  吹香亭位于岳麓書院左側(cè)黌門池中。宋端平年間尚書鐘仙巢始建于麓山蒼浪谷中,曾有宋理宗親書“仙巢吹香亭”額及亭柱對聯(lián)“放鶴去尋三島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時間久遠便慢慢荒廢了。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書院院長羅典在現(xiàn)在的地址——池塘中修建亭子,命名為東亭,并架沒木橋。嘉慶二十四年(1819),山長歐陽厚重修,在亭內(nèi)設置石桌石鼓,改名為吹香亭。后來又多次的毀壞與修復,現(xiàn)在的亭子是1985年按原貌修復的。六角平面,石桌石鼓石橋,六邊石欄石柱,六角單檐攢尖頂,古樸典雅,穩(wěn)重端莊。連接吹香亭與池塘岸的石橋西側(cè)有一株百年楓樹,秋天的楓葉火紅,其余的季節(jié)蒼翠欲滴。行走在石橋上,或坐在亭內(nèi),或靠在石欄邊,如人在…[詳細]
永峰亭
  永峰亭位于海曙區(qū)鄞江鎮(zhèn)蕓峰村水庫腳自然村的東面,根據(jù)縣志記載該亭始建于南宋末,民國初期重建。它是鄞州區(qū)境內(nèi)名望最大的一座涼亭,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浙江省分縣地圖,該亭就有記載。永峰亭地處木阜山下,是鄞江至奉化古道的必經(jīng)之路。亭子為穿心涼亭,面闊三間。亭內(nèi)柱子為方形石柱,上接木質(zhì)矮柱。石柱上刻有對聯(lián)。據(jù)當?shù)卮迕窠榻B,亭內(nèi)右側(cè)原設有神像:中設趙公元帥玄壇,上首設土地神,下首設蠶花仙子。永峰亭建成為古代從鄞江前往奉化的路人提供了歇息、避雨、遮陽的場所,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2010年被公布為鄞州區(qū)第九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寧波市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時歸至海曙區(qū)。 資料提供:海曙區(qū)文管所…[詳細]
龍鳳亭
  龍鳳亭龍鳳亭位于城南靈坪峰鳳山之巔,始建于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1966年毀于0。1985年7月25日重建。正殿祀馬氏真仙神像,后面祀手持凈瓶的觀音大佛像,背面墻上中繪“雙龍吐水”圖,左繪“祈求必應”和“麒麟送子”圖,右繪“祈求必應”和“簫鳳仙鳥”圖,正殿左壁繪有“王母誕辰”和“唐明皇游月宮”圖,右壁繪有“二十四孝”圖,壁畫色彩鮮艷,栩栩如生。殿前二丹墀,左右兩廂房,前有圍墻,右角為山門。門左前有魁星閣,祀魁斗星君,前為露埕,左右兩側(cè)兩廂房,為廚房、宿舍和餐廳。每逢七月初七廟會,供香參餐千人有余,平時香火不斷。從城南上龍鳳亭有740多級石階可達,是登山健身、旅游觀光的好去處![詳細]
雨華亭
  雨華亭的景致絕妙處在于樹橋亭布局結(jié)構(gòu)上的奇妙組合。進入秋天,先是杏葉落了,亭邊橋上鋪滿了金色;接著楓葉飄下,再給金色的地面上涂上一層紅色;秋風乍起時,綠葉點綴。不管你站在亭子四周的哪個位置,從不同角度欣賞,都是極好的景致。怪不得著名畫家葉淺予老先生數(shù)次來天目山,駐足亭邊,從不同角度畫了三、四次“雨華亭”,都難于淋漓盡致地描述。最后,不得不佩服大自然這支神來之筆的神奇魅力。介紹禪源寺前古林中,深藏一座古橋,名“蟠龍橋”,枕雙清溪口,系單孔石拱橋。橋上古亭,名曰“雨華亭”。雨華亭周邊及溪邊路緣,綠樹掩映,鳥語泉鳴,景色如畫。神奇的是此處一年四季不同景色變幻,讓游者如醉![詳細]
漢壽亭侯祠
  漢壽亭侯祠 即關帝廟。位于南澳縣深澳鎮(zhèn)東南角。明萬歷七年(1579年)副總兵候繼高始建,以后多次重建、擴建、重修。祠坐南朝北,背靠金山。通面寬18米,辟三門于平臺之上,分別有石級可上,門墻石壁,中門寬2米、高達4米,懸山頂抬梁式木結(jié)構(gòu)。過門廊后是天井并東西方走廊,正中一高臺,兩側(cè)有石階可上正殿。殿后又建有供奉“桃園三結(jié)義”廳房?傔M深50米。祠正前建一戲臺,旁豎石獅,側(cè)豎一碑刻“南澳鎮(zhèn)城漢壽亭侯祠祀”高2.3米、寬近1米。其中有一段記載戚繼光來南澳剿滅?軈瞧降慕(jīng)過(碑文見《南澳縣文物志》)。1991年鄉(xiāng)民及臺灣高雄鄉(xiāng)親重修廟宇。1992年南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天涯亭
  在欽州市欽南區(qū)中山公園內(nèi)。傳為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知州陶弼始建。因“欽地南臨大洋,西接交趾(今越南),去京師萬里,故以天涯名,與合浦之稱為海角者一也”。天涯亭初建于城東平南古渡頭,明洪武五年(1372年)同知郭攜遷城內(nèi)東門口重建。1935年遷建今址,故又稱“宋跡三遷”。亭為平面六角形,邊長2.5米,高5米。石柱木構(gòu)梁架,攢尖頂,琉璃瓦蓋。亭南北面檐口懸掛“宋跡三遷”和“天涯亭”木匾天涯亭于青山綠水之中,湖水融融,青山滴翠,盛夏登臨,爽氣襲人,午不知暑。亭北面3米處,有1962年田漢題詩運河滾滾入湖來,沒字危亭草滿階。詞客分明懷故土,欽州何必是天涯石刻一通。…[詳細]
莫干山觀瀑亭
  觀瀑亭聳立于蔭山東延伸的山脊上。順劍池左側(cè)的石級,盤旋而上,便可到達。這是一座紅頂?shù)牧峭ぷ。登亭子,縱目東望,“兩岸青山夾飛流”的劍瀑全景,從上到下,可一覽無余。這里去劍池瀑布已百丈開外,且山勢陡峻,設計者卻在這里設置一個觀瀑亭,以縱觀劍池瀑布的全貌,確是匠心獨運。無怪乎游客在劍池飽覽瀑布以后,仍覺不足,還要沿著曲折的山路,攀登觀瀑亭,一覽為快。清人陳敬弟寫的一首劍池觀瀑詩道:劍氣銷沉盡,寒流自古今;最宜乘雨后,相對坐亭陰。射日驚衰眼,因風送遠音;耳根真清凈,始覺入山深。從亭上,瀑布的沖蕩聲清晰可辨,聲音不大,但在山谷間回蕩不息。有時風起,滿山的竹濤澎湃,更增加了它的聲勢。…[詳細]
黃學增烈士紀念亭
  黃學增(1900-1929),廣東省遂溪縣樂民鎮(zhèn)敦文村人,是大革命時期廣東四大農(nóng)民領袖之一,1960年2月周恩來總理在湛江視察時,向陪同視察的湛江黨政領導人講述了黃學增的革命事跡,并要求照顧好他的親人。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廣東省民政廳撥款于1962年在遂溪縣敦文村建成黃學增烈士紀念亭。紀念亭為庭院式建筑,磚瓦結(jié)構(gòu),綠色琉璃瓦面,四周有走廊,周圍綠樹成陰,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亭內(nèi)陳列黃學增塑像及其成長和革命斗爭歷程。黃學增1920年秋考進廣東省立甲種工業(yè)學校,在穗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和宣傳員養(yǎng)成所。1921年冬加入中國中共黨,成為廣東黨組織和廣州地區(qū)青年-的早期骨干,先后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