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萊蕪區(qū) > 高莊街道 > 張家樓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高莊街道張家樓村概況

[移動版]

張家樓村位于萊城南部約1.5公里、辦事處駐地西北部1公里處。與坡草洼,栗子莊、董家林、郭家園、吳家樓相鄰,北靠汶河和萊新高速公路,F(xiàn)有耕地面積319畝,有河灘約200余畝,200余戶,670口人。

張家樓村的姓氏有張氏、李氏、呂氏、竇氏四姓,明朝初期張姓由河北棗強遷入萊蕪張家洼、臺頭村,又從張家洼遷入此地,明末族人蓋一樓約有兩丈高,從此取名為張家樓。

據(jù)《萊蕪市志》記載,民國初期,張家樓村隸屬汶南保;1941年屬新甫縣汶南區(qū);1945年隸屬萊蕪縣汶南區(qū);1958年屬高莊鄉(xiāng);1960年屬礦山人民公社;1964年隸屬高莊人民公社;后又隨變化隸屬高莊辦事處,高莊鎮(zhèn)、高莊街道辦事處至今。

張家樓村建國前,主要生產(chǎn)小麥、谷子、玉米、大豆、花生、地瓜、大馬、生姜、大蒜。芹菜是萊蕪種植的發(fā)源地。張家樓的芹菜、韭菜在萊蕪很有名氣,小花生也很出名。張家樓村地處平原,過去一家一戶用小口井灌溉土地,遇到干旱就減產(chǎn),夏季又怕澇,遇到雨季就要大面積積水,造成災害,所以十年就有九年歉收。建國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張家樓村擁有機井24眼,用電力澆地,達到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各戶用上了電燈、電話,吃上了自來水,人們過上了幸福生活。

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張家樓村創(chuàng)造了輝煌業(yè)績。村人張會三、張務(wù)興、張務(wù)三、竇光華、亓翠蘭等一些老黨員、老干部為革命作出了貢獻。張家樓村村民為保護家園,奮起-,英勇斗爭,許多熱血青年踴躍參軍、參戰(zhàn)。戰(zhàn)爭年代張家樓村的黨組織非;钴S,帶領(lǐng)當?shù)厝罕姺e極開展“堅壁清野”,把吃穿用具埋于地下,只留一個80多歲的老人看守村子。-來后,一無所獲,氣急敗壞地把此地稱為“小延安”。特別是張務(wù)生同志為了革命,連同他的兒子一起被敵人槍殺在村西頭。多少棟梁之才,為了追求真理,義無反顧,作出了較大的貢獻,他們是張家樓的光榮和驕傲。

新中國成立以后,張家樓村村民團結(jié)互助,共奔社會主義康莊大道。自高莊人民公社成立后,村民生活有所改善,但仍不富裕。窮則思變,張家樓村深翻整平土地,大搞水利建設(shè),打機井24眼。1982年張家樓村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張家樓村所屬五個生產(chǎn)隊分為五個管理小組。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來。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張家樓村更是百業(yè)興旺。木材加工業(yè)、養(yǎng)殖業(yè)、屠宰業(yè)欣欣向榮;面食加工,飯店小吃,制作修理等行業(yè),運輸業(yè)逐年擴大。現(xiàn)有擁有拖拉機15臺、汽車10輛、出租三輪車,面包車20余輛。他們經(jīng)營有方,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贏得了市場。村民世代在這塊沃土上開拓耕作,繁衍生息,和睦相處。

張家樓村自建村以來,就重視文化教育,崇尚禮儀道德,以文育人。民國初期,張洪訓因書法較好,曾辦過私塾。張家樓村自成立學校以來張若三、楊洪慶任教書先生,村里有很多有文化有作為的人都曾在該校就讀。尊師重教的風尚促進了村民的文化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張緩明20世紀60年-入泰安農(nóng)學院,是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至2002年,村中先后考取大專生26名。

結(jié)合舊村改造,張家樓村重新規(guī)劃了街道。自來水、有線電視早已安裝,現(xiàn)在又變成了電話村,不出門就知道天下大事。

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生活不斷提高。在飲食上農(nóng)民由過去的以高粱、谷子為主食變成以小麥為主糧;農(nóng)民居住條件大大改善。到2002年180余戶建起新瓦房,有的農(nóng)戶還蓋起二層、三層甚至四層樓房,房屋樣式不斷更新,標準不斷提高。摩托車、手機、電話、電視機基本普及,更新?lián)Q代的高檔家電大量涌進農(nóng)民家庭。張家樓村村民開始由小康邁入殷實富裕的康莊大道。

如今的張家樓村正在飛速發(fā)展,物質(zhì)生活不斷提高,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在這片古老、神奇、英雄的土地上,張家樓人民將畫出更新更美的圖畫,譜寫更加光輝燦爛的新篇章。

*數(shù)據(jù)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