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位于富饒的關中平原西部,陜西省寶雞市境內(nèi),是對中華文明、中國文化具有決定意義的最重要發(fā)祥地之一。
岐山周公廟岐山,乃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fā)祥地,是民族醫(yī)學巨著《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國哲學宏著《周易》誕生之地。
岐山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所包含的典章禮樂制度、道德行為規(guī)范,是三千多年來中華文明、法制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源頭。
岐山,因境內(nèi)東北部的箭括嶺雙峰對峙,山有兩歧而得名。地處八百里秦川西部,屬寶雞市所轄,總面積856.45平方公里,總耕地56.23萬畝。全縣轄11鎮(zhèn)3鄉(xiāng),總人口46.3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38.1萬人,非農(nóng)人口8.2萬人,社會總勞力21.4萬個。
改革開放以來,岐山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2006年全縣實現(xiàn)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51.3億元,財稅總收入2.87億元,農(nóng)民人均收入2847元,全縣已創(chuàng)建為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食品工業(yè)先進縣。近年來又舉全縣之力實施突破蔡家坡戰(zhàn)略,大力開展平安岐山、綠色岐山和國家衛(wèi)生縣城創(chuàng)建活動,強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投資發(fā)展環(huán)境和生態(tài)人民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縣域經(jīng)濟綜合競爭力日益增強,經(jīng)濟社會持續(xù)快速和諧發(fā)展。
岐山,擁有“青銅器之鄉(xiāng)”、“甲骨文之鄉(xiāng)”、“民間藝術之鄉(xiāng)”的美譽。晚清四大國寶中,大盂鼎、毛公鼎均出自岐山。
2004年5月,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qū)周公廟景區(qū)發(fā)現(xiàn)周代高等級墓葬22座、貴族墓葬192座、甲骨700多片,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考古發(fā)現(xiàn)”。
岐山有光彩奪目的民間藝術,皮影、剪紙、版畫、編織、刺繡源遠流長,鑼鼓、社火、曲藝經(jīng)久不衰。位于三國古戰(zhàn)場五丈原上的諸葛武侯祠,是全國四大武侯祠之一,其僅存的岳飛手書諸葛亮《出師表》被世人譽為書法、文章“雙絕”。陜西名吃岐山臊子面被譽為“神來之食”,去年8月,岐山又被專業(yè)機構首家命名為“陜菜之鄉(xiāng)”。
地理環(huán)境
1、地形地貌
岐山縣南按秦嶺,北枕千山,中為廣闊平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南北狹長,東西較窄,境內(nèi)山、川、塬皆有,渭河、緯水河穿境而過,形成了“兩山夾一川,兩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
2、水資源
境內(nèi)水資源豐富,水資源總量為13263萬立方米。多年平均自產(chǎn)地表水資源量7551.5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多年平均為7400.5萬立方米,可開采量4794.3萬立方米。縣內(nèi)馮家山灌區(qū)、石頭河灌區(qū)等灌溉工程從境外引水量平均達6829萬立方米。渭河、石頭河、韋水河等七河流,多年平均入境水量40.8億立方米。
地下水資源區(qū)域分布差異較大。主要分布在渭北塬區(qū),埋深一般在10-80米,單井出水量40噸/小時,易于開發(fā)利用。渭河川道區(qū),單井出水量60噸/小時,且埋藏淺,一般為1-15米易于開發(fā)。
3、氣候
岐山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半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2℃。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4.9℃;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8℃。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064.8小時,日照率47%,平均無霜期214天。年平均降水量623.8毫米,最大年降水量992.3毫米,最小377.6毫米,干旱指數(shù)為1.33。風向多以西北-東南向為主。
建制沿革
岐山縣以境內(nèi)有岐山而得名。始建于隋開皇十六年(596),考其歷史源遠流長。
據(jù)文物普查,境內(nèi)渭河、雍河、橫水河及沿北山一帶有新石器時代遺址19處。表明當時已有先民在此勞動生息。相傳黃帝時代,岐伯就居于岐山之下。
夏禹治水,遍識山川,據(jù)傳劃全國為九州,岐山地區(qū)屬雍州。
商沿夏制,岐地仍屬雍州。商末,周部族由彬縣、旬邑一帶遷至岐山,岐地就成了周部族的屬區(qū)。紂辛十九年,西伯姬昌遷都于豐(今長安縣境),岐地東部為周公旦所轄,西部為召公奭所轄。
西周仍沿九州之制,岐地屬王畿的周、召兩國,由周王朝直接管轄。
周平王東遷洛陽(前770),秦襄公率兵護送有功,賜岐地為襄公所轄。
秦(前221~前206)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廢封建設郡縣后,岐地屬內(nèi)史郡。
西漢太初元年(前104),劃長安以西鳳翔府為右扶風,領縣二十一。岐地南部分屬武功縣、眉縣、虢縣、西部屬雍縣,東部屬美陽縣,北部屬杜陽縣。
東漢時期(25~220),岐地南部分屬眉縣、武功縣,其余所屬未變。
三國(220~280),改右扶風為扶風郡(郡治在槐里——今興平縣境內(nèi)),岐地分屬亦舊。
西晉(265~316),州轄郡,郡轄縣。岐地西屬雍縣,南屬眉縣,東屬美陽縣,為雍州(州治在今涇陽縣西北)扶風郡(郡治在今長安縣)轄。
十六國(303~420),岐山地區(qū)曾是前趙、后趙、前秦、后秦和夏的領域。除夏隸北秦州(州治在今武功縣境)外,其余均屬扶風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設岐州(州治在今鳳翔縣南),領3郡、9縣。平秦郡(郡治在今鳳翔縣南)的周城縣(太平真君六年置)轄岐地東部,橫水縣(太平真君十年分周城縣置)轄岐地西部,武都郡(郡治在今寶雞市東50里)的平陽縣(太平真君六年置)轄岐區(qū)南部,武功郡的美陽縣轄岐地東北部。
西魏大統(tǒng)四年(538),改平秦郡為岐山郡、改平陽縣為眉城縣,岐地分屬未變。
北周(557~281),武帝天和四年(569)分涇州鶉觚縣南境置三龍縣,縣以山得名,治岐陽鎮(zhèn)(今岐陽村)。屬岐山郡。
隋(581~618),改岐山郡為扶風郡,開皇十六年(596)移三龍縣治于西40里(今鳳鳴鎮(zhèn)),改名岐山縣。大業(yè)九年(613)又移縣治于東北8里(當今故郡寺、渚村一帶)。
唐(618~907),撤扶風郡設關內(nèi)道鳳翔府,岐山為其所屬。武德元年(618)移縣治于張堡(一說張堡壘,今地不詳)。三年(620)分岐山縣東部置韋川縣(今扶風縣)。七年(624)移縣治于龍尾堡。貞觀七年(633)分岐山東北部及上宜縣(今乾縣西北)置岐陽縣(縣治在今岐陽村)。八年(634)廢虢縣入岐山縣,移縣治于今址。
五代十國(907~960),岐地仍屬鳳翔府。
北宋熙寧五年(1072)分陜西路西部置秦鳳路,岐山縣屬秦鳳路鳳翔府。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置鳳翔路,本縣屬鳳翔路鳳翔府。
元(1279~1368),廢鳳翔路,本縣屬陜西行中書省鳳翔府所轄。
明(1368~1644),改陜西行中書省為陜西承宣布政使司,鳳翔府未變,本縣仍屬其轄。
清(1644~1911),本縣屬鳳邠道鳳翔府。
民國(1912~1949),廢府留縣。先屬陜西關中道,至二十二年(1933)撤道,設行政區(qū),岐山縣屬陜西省第九行政區(qū)(其治先在鳳翔縣,后移寶雞縣——今寶雞市)。
1949年7月14日本縣解放,屬陜甘寧邊區(qū)寶雞分區(qū)(1950年10月1日改為寶雞專區(qū))所轄。1956年10月寶雞專區(qū)撤銷,本縣隸屬陜西省。1958年12月10日,本縣并入鳳翔縣。1961年9月恢復寶雞專區(qū)及岐山縣制,本縣隸屬寶雞專區(qū)。1968年2月28日成立寶雞專區(qū)革命委員會,1969年10月1日改寶雞專區(qū)為寶雞地區(qū),岐山縣隨其所屬。1971年12月8日撤銷寶雞地區(qū),轄區(qū)歸寶雞市,本縣屬寶雞市。1979年復設寶雞地區(qū),岐山縣歸其屬。1980年8月1日撤寶雞地區(qū)并入寶雞市,岐山縣為寶雞市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