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村位于靈石縣兩渡鎮(zhèn)東北部,距鎮(zhèn)6公里,108國道隔河而行,南同蒲鐵路穿村而過,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421戶,1211人,勞力598人,共有耕地1080畝,林地160畝,2007年被命名為“新農(nóng)村建設推進村”,2010年經(jīng)國家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定,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人均收入達到9750元。
村黨支部、村委會扎實開展組織建設,全力推進新農(nóng)村建設,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冷泉村實現(xiàn)了山、水、田、煤、林、路的綜合治理,在低碳經(jīng)濟,轉(zhuǎn)型發(fā)展的前景下,兩位民營企業(yè)家分別成立了晉達包裝廠和杰泰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力解決了村里的剩余勞動力,促進了農(nóng)村經(jīng)濟的整體快速發(fā)展。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努力下為百姓營造了一個富裕安寧秀美的家園。
靈石縣兩渡鎮(zhèn)冷泉村古稱冷泉關,地處晉中盆地南端,是靈石雀鼠谷的北口,三晉腹地之咽喉,扼南北交通之要沖。
相傳冷泉關是漢初漢高祖為北拒匈奴所設,因冷泉寒冷,又處于雀鼠谷北口,按“陰陽而論北者為陽”,所以起名“陽涼關”。
宋史記載為“陽涼北關”。后因關中有一冷泉出名,后來逐步變?yōu)槔淙P。明代記載,關內(nèi)盈盈居民千家,富商巨賈數(shù)不勝數(shù)。清初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四十一卷記載“冷泉鎮(zhèn),在縣北四十里,有冷泉北流入汾,鎮(zhèn)因以名。靈石口巡司置于此!吨尽吩疲烘(zhèn)有冷泉渡,臨汾河,其南三十里有下河門渡,相近又有南山小水渡”。由于冷泉關地處交通要道,便自然成為古代來往商旅的驛站。冷泉關慢慢由最初的軍事防御要地演變成商業(yè)繁華之地。來往于此的名人雅士留下許多詩句,如:唐朝大詩人李商隱曾夜宿冷泉關并留有佳作《寒食行次冷泉驛》,詠介山汾水之秀,春寒禁火之苦,詩曰:
歸途仍近節(jié),旅宿倍思家。獨夜三更月,空庭一樹花。介山當驛秀,汾水繞關斜。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賒。如今的冷泉村已形成新舊兩個村落。新冷泉村在舊冷泉村的山腳下。舊村落東面背靠太岳山,坐落于太岳山余脈高高的山峰上。此峰由兩澗深溝中突兀出來,直至汾河沿岸。高聳的城門,由青磚砌筑而成,一層為拱形門洞,二層以上為磚木結(jié)構(gòu),登臨其上,汾河沿岸兩面峰巒,上下遠景,盡收眼底。堡門底道由青石鋪設,呈斜坡狀直線延伸,形成寨中一條主街道,盡至后山城門。而在縱向街道的兩旁,分別建有八條橫向的小巷,通過一縱八橫把全村貫穿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縱向的街道就像蝎子的身子,八條橫向的小巷就像蝎子的八條腿。整個村子像一個蝎子,所以人們也叫蝎子村,F(xiàn)在舊冷泉村只住了一個六十多歲的單身漢和他年逾八十的老父親。因少有人走過,街道上雜草叢生,房屋倒塌,一片破敗景象。只是從“懷仁巷”、“耕讀第”、“種德鋤經(jīng)”等磚雕匾額仍能想象到當年村內(nèi)的熱鬧場面。冷泉村由一個個獨立的小院組成,院門或東或西,或南或北,相互之間沒有聯(lián)系,自成一體,只有街巷相連,與其他地方院套院、院連院的格局很不相同。由于保存了較為完整的歷史風貌,村內(nèi)院落功能齊全,建筑類型豐富,建筑藝術精美,在建筑風格上體現(xiàn)了惜地節(jié)材理念,這對于今天的建筑創(chuàng)作仍具有很高的借鑒價值。
歷史上冷泉村曾經(jīng)輝煌,但從明嘉靖年間開始日益衰落,到解放初期村里只有三百余口人。隨著人們遷離古村,冷泉關漸漸被人們遺忘,F(xiàn)如今靈石八景之首的冷泉村已被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相信不久的將來冷泉村定會煥發(fā)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