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 貴港市旅游

貴港市名人故居景點介紹

  李煥華舊居位于港南區(qū)瓦塘鎮(zhèn)烏柳村茶山屯茶山希望小學對面約70米。始建于民國時期,為當?shù)馗粦衾顭ㄈA所建,其建筑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謹,是我市同時期同類建筑的代表性例證。整座建筑坐南向北,磚木結構,硬山頂,平面呈長方形,面寬26.95米,縱深17.83米。兩進七開間,具體布局可分左中右三路,中路沿中軸線排列,由前而后依次為門廳—天井—后堂;左右分別依次為廂房(稍間)—天井—耳房。左右天井各正對的后墻均洞開一門。墻體為青磚清水墻,小青瓦蓋面,蓋瓦壟的檐端置灰塑瓦當,后堂瓦頂蓋面高出兩翼約40厘米,檐墻上施八寶圖案。大門門楣端上嵌飾綠琉璃如意柱頂一排11個,前排墻柱上端部分別塑飾“梅蘭竹菊”花卉。建筑分上……[詳細]
  彭昱堯故居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鎮(zhèn)隆鎮(zhèn)周塘村長樂嶺屯簡介:彭昱堯故居,建于清嘉慶年間,坐北向南,寬17.7米、深12.4米、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為清代三疊堂建筑風格,正座接前廳通后座。瓦木蓋頂,前、中、后座周邊用青磚砌墻。正座外墻用青磚砌墻,廂房用土泥磚砌筑。前、后座用土泥磚砌墻。因后裔已搬出多年,院落部分有損,主體結構尚較好。彭昱堯,字子穆、號蘭畹、閬石山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丁酉科舉人!镀侥峡h志》光緒九年(1883年)版有記載。生于嘉慶十四年(1808年),卒于咸豐元年(1851年)辛亥七月二十四日。彭昱堯自幼聰穎,博覽群書,生有秩才,所著書立說中,詩詞奔放、……[詳細]
  梁嵩故居遺址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大鵬鎮(zhèn)高龍村龍街屯狀元坡北面半山坡上簡介:該遺址位于平南縣大鵬鎮(zhèn)高龍村龍街屯狀元坡北面半山坡上,為一處南宋時期的故居遺址,面積200平方米。在二次普查時,發(fā)現(xiàn)其舊居遺址尚存,遺址前右邊古道上(距遺址約三十米),有梁嵩建狀元坊,已毀;遺址前約一百米處,在名為士閣墩的土堆上,有梁嵩建的“士閣”,已毀。后山頂有個有梁嵩建的跑馬坪(包括看臺)長130米,寬38米,場地向東西伸展。據(jù)《平南縣志》載:“梁嵩,字仲邱,鵬化里龍街人,五代時劉龑據(jù)有嶺南建國稱漢,乾亨四年(920)春,置選部貢舉,舉時士明經(jīng)十數(shù)人,如唐故事。白龍改元歲乙酉(925),嵩舉進士第一……[詳細]
  袁崇煥故居遺址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丹竹鎮(zhèn)白馬圩西面潯江北岸邊20米處簡介:該遺址位于平南縣丹竹鎮(zhèn)白馬圩西面,遺址坐西北向東南,呈一座三開間,通寬15米,深46米,合計面積690平方米,舊居已倒塌,現(xiàn)舊居遺址上已建有房屋,遺址面朝西江,距西江20米。袁崇煥,明萬歷四十七年己未進士,明末兵部尚書,抗清民族英雄,杰出的軍事家。故居遺址的發(fā)現(xiàn),對于進一步弄清袁崇煥籍貫問題是有研究價值的。1989年7月20日縣人民政府(平政發(fā)[89]136號)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舉人祖居大山村上垌屯還完善保存著張鳳樓舉人的祖居。張鳳樓,字汝翰,他的祖居在大山村的上垌屯,其故居卻在蒙都村。他是清代光緒五年已卯科廣西鄉(xiāng)試第十名舉人。中舉后被委任到廣西武鳴縣當縣官。豈料尚未到任,在旅館候官期間不幸被賊寇謀殺。有才無壽,世人惋惜!其較有影響對聯(lián)不少,其中一首:“敢言地位獨高,元有解,經(jīng)有魁,攀比相俟,龍化同掀三級浪;莫謂天荒難破,云可梯月可步,鵬摶飛出萬重山”。眾口皆碑。鵬山的狀元和舉人,同樣千古風流!……[詳細]
  二程夫子讀書遺址官成鎮(zhèn)思回村暢巖山的“天南理窟”,是宋皇佐年(公元1049年)中國理學家開山祖師周敦頤給時任龔州知州程坰的兩個兒子程顥、程頤授學之地。后人稱周程三夫子,二程后來成為程朱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譽滿中國哲學史,暢巖山也因此名揚千古。“天南理窟”,則成為研究中國理學哲學史具有非同尋常價值的“圣地”。……[詳細]
  陳岸故居級別:縣級時代:清嘉慶23年(1818年)地址:港南區(qū)橋圩鎮(zhèn)南溪橋村大松山屯3隊保護范圍:以故居為中心,東北、西南、西北三面以屋檐滴水范圍為界,東南面至月牙塘東岸邊為界.建控地帶:以保護范圍為基線,西北面外延7米;東南面第一進左側前方3.7米至楊井生舊居背面;東南面第一進右側前(含曬場)至水塘外側27.6米;東北面左廂房滴水外延3米;西南面右?guī)康嗡庋?米為建設控制地帶。公布文件文號:《港南區(qū)人民政府關于公布港南區(qū)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港南政發(fā)[2017]6號……[詳細]
  譚壽林故居位于港南區(qū)橋圩鎮(zhèn)震華村譚嶺屯,始建于清朝乾隆晚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比較典型的磚瓦結構大合院。由于年久失修,大合院內的譚壽林故居破爛不堪。2011年1月,當?shù)卮迕褡曰I資金13.44萬元,按故居原規(guī)格和規(guī)模進行部分修復,于同年10月竣工。譚壽林,1896年出生于貴縣橋圩鎮(zhèn)震華村譚嶺屯。1921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1924年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之后,在李大釗領導的中共北方區(qū)委和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京分部工作,主要負責《工人周刊》,從事秘密革命活動。1926年1月?lián)沃泄参嘀莸匚瘯洠敃r的中共梧州地委是廣西最早的中共領導機關,直接領導梧州、桂林、柳州等地的黨組織。1927年6月到……[詳細]
  李小岑故居的花廳級別:縣級時代:民國地址:位于桂平市羅播鄉(xiāng)鄉(xiāng)政府內保護范圍:四周外檐滴水的范圍內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再擴2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公布文件號:桂平市人民- 潯政布[1996]8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