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旅游景點介紹

  該墓群位于鹽城市經濟開發(fā)區(qū)新墩社區(qū)辦事處北側的204國道旁,面積約6000平方米。原墩高4.5米呈土丘狀,1985年當地取土制磚時,出土大量長2.5米,寬0.8米,厚0.2米楠木板材,應為土坑木槨墓,出土遺物有雙獸耳釉陶壺、罐、素面蓋鼎、硬陶鈁和大量“五銖”銅錢等。此次文物普查調查中發(fā)現,該墓群地表散落各種漢代陶片,并……[詳細]
  該遺址位于鹽城市區(qū)人民中路悅達都市花園西區(qū),新石器時代,面積約8000平方米。八十年代進行調查時發(fā)現,遺址區(qū)內貝殼堆積厚度0.5-3.5米,貝丘最頂部高4.2米,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25-12米,以海生蛤殼為主體,含有少量牡蠣貝殼,丘內零星含有夾細砂陶粉紅色殘片。其附近采集的草類物質經北京大學碳十四測試距今有53……[詳細]
  范公堤亭湖段遺址北起新興鎮(zhèn)前營村,南至便倉鎮(zhèn)富倉村,市區(qū)境內長約16公里。北從建湖縣入境,經新興鎮(zhèn)前營村至便倉鎮(zhèn)富倉村出境至大豐市境內。該堤始筑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由時任東臺西溪鹽倉監(jiān)并兼任興化知縣的范仲淹主持修筑,堤擋住滔滔海水,保護了大片鹽田和農田,使百姓安居樂業(yè),民眾感其恩,故稱之“范公堤”。原范公堤底……[詳細]
  該墓群為唐代墓群,面積約2100平方米。1989年建筑施工中于環(huán)形河塘底約1.5米深處清理12座土坑木棺墓,長2.1米,寬0.54--0.75米。出土有瓜洲字樣的石碑一方,壽州窯青瓷碗、邢窯白瓷璧形底碗、雙系青瓷罐等。與其相鄰的人民中路67號工地也發(fā)現土坑木棺墓5座。墓向170度左右,出土器物有長沙窯褐彩注子,綠釉注子……[詳細]
  該遺址為漢代遺址,俗稱沙井頭、彭家崗,面積約10萬平方米。遺址原高出地面0.5-1.5米,文化層厚3米左右。1960年試掘時發(fā)現文化遺存有房址、陶井、灰坑,出土有泥質灰陶盆、繩紋罐、豆、缽、云紋瓦當、繩紋筒瓦、板瓦、陶拍、網墜、青銅鏃、“半兩”“五銖”銅錢等。以及陽文篆體“射陽丞印”和“祝其亭璽”字樣的封泥各一方。……[詳細]
  該墓群位于鹽城市區(qū)迎賓北路東側與黃海路接壤處,屬唐、宋墓群,面積約1.3萬平方米。在歷年建筑施工中共清理了土坑木棺墓18座,墓向170-185度。磚室墓1座,出土文物有唐代越窯青瓷碗、釉陶罐、葵口鏡,長沙窯褐綠彩繪注子、青瓷瓜楞罐、瑞獸鸞鳥銅鏡、宋代雙系釉陶罐、青白瓷高圈足碗、瓷枕等文物![詳細]
  陳訓(1487-1550),明文林郎,曾任山東平陰縣與四川定遠縣知縣。該墓1996年進行過發(fā)掘,為澆漿木槨墓,墓口距離地表0.8米,墓向5度,墓穴東西長2.6米,南北寬2.7米,深1.5米。穴內東西并排3口長方形木槨,內置木棺。木槨前約1米處出土黑色石灰?guī)r墓志一合,長0.66米,寬0.52米,厚0.18米,碑文13行,……[詳細]
  該墓群面積約1500平方米。墓群原存高5米左右,歷年在墩上清理土坑木棺墓8座,出土有漢代釉陶壺、瓿、規(guī)矩紋銅鏡和“五銖”錢,晉代蓮瓣紋青瓷罐,唐代越窯璧形底碗等,在墩南側平地外經鉆探發(fā)現,存在南北長7米,東西寬5米的漢代木槨墓![詳細]
  該墓群位于鹽城市區(qū)建軍中路路南太平橋與小西門橋之間。2008年上半年在此處建設工地施工時,曾出土大量唐、宋時期墓葬隨葬品,有瓷碗、瓷壺、木梳等。其中大部分文物被收藏到鹽城市博物館,部分文物流失。目前該區(qū)域已被建設成國際金鷹購物中心廣場。……[詳細]
  該舊址所在的現劇場路15號是一組清代江南風格木結構建筑,為原胡泰當鋪老板賈芝山私人宅院,宅院中軸線上共坐北朝南三進廳堂,前后廳堂有天井,廳堂東西兩側有狹長院子東院有座西朝東門廳對劇場路。整個宅院東西長32米,南北30米![詳細]
  該井系小青磚疊砌井身,平磚一頭朝內另一頭朝外呈內圓心,上下單磚平鋪錯縫砌成,內壁空心圓桶狀。石質八角形井欄,井口徑較小,直徑40厘米,井欄高45厘米,厚15厘米,井身內徑大于井口,內徑約80厘米。該井筑成雖歷經數百年,但仍長年有水,水質優(yōu)良為周圍居民所喜用![詳細]
  原單個墓葬占地600平方米的6座,900平方米的10座,1200平方米的8座,1600平方米的12座,1800平方米的10座,2400平方米的9座。保存完好的有36座,被部分破壞主體尚存的16座,主體被完全破壞不存在的3座。被破壞的墓葬中,曾出土大量楠木、銅鏡、鐵劍等,還出土原始瓷罐、印紋硬陶瓿、繩紋灰陶罐、半兩銅錢、……[詳細]
  瓜藤河漢墓群位于新興鎮(zhèn)古河村串場河西側,寧靖鹽高速公路東側。該墓群為瓜藤河漢墓群的一部分。本次調查發(fā)現該區(qū)域有漢墓16座,其中地貌為宅基地的有9座,地貌為臺地的3座,在修筑公路時受到破壞的有3座,被磚瓦廠取土后變?yōu)槠降氐?座。調查時擬定該墓群為“瓜藤河漢墓群”![詳細]
  該墓群分布于串場河西側,瓜藤河西南延伸河流天王溝兩側。本次調查發(fā)現該區(qū)域有漢墓23座,其中地貌為宅基地的有4座,地貌為臺地的12座,在修筑公路時受到破壞的有1座,被磚瓦廠取土后變?yōu)槠降氐?座。……[詳細]
  現存主房為清代建筑,東西5間,門向朝南,脊高4.3米,東西長16.9米,南北寬6.15米。中堂寬4.5米,左右偏間對稱,偏間寬各為3米、2.7米。外觀為青磚、小瓦、翹脊、廊檐式建筑。前左偏房為小樓,現已不存在![詳細]
  舊址占地面積66平方米,房屋為三間傳統(tǒng)磚木結構,門向東,南北長12米,寬5.5米,脊高4.3米。房屋粱架為5柱落地,純木板相間,屋面為小瓦翹脊![詳細]
  東河墓群位于亭湖區(qū)東河村六組,新洋港與串場河交匯處,面積1.2萬平方米,出土有漢代泥質灰陶繩紋罐、缽,“五銖”錢3000多枚、隋代青瓷刻劃蓮紋盤口壺、凸弦紋素面盤口壺等。墓區(qū)地面現為鹽城水泥石灰廠廠區(qū)![詳細]
  青墩墓群位于新興鎮(zhèn)新永村三組(老地名新西村青墩生產隊),串場河西畔,原墓墩高9米。1986年村民取土制磚時,發(fā)現形體制式相同的土坑木槨墓2座,出土釉陶壺、玉壁、木俑等。調查時采集到村民曹如圣提供的內方格紋外素面陶片,1986年出土的玉壁由村民劉啟宏送交鹽都博物館收存。原墓區(qū)僅存農戶曹文青住地,其它高地都被平整為農田![詳細]
  周夢莊(1901—1998),男,鹽城伍佑鎮(zhèn)人,無黨派人士,政協鹽城縣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席。建國時曾任鹽城《新公報》社總編、《鹽城教育》月刊編審、伍佑區(qū)公所總務股長等職。建國后歷任鹽城縣政協常委、江蘇省文史館員、鹽城縣政協副主席、鹽城市政協副主席![詳細]
  小沙頂遺址位于鹽青路與新長鐵路交匯處,北臨鹽青路,東臨新長鐵路,西側為鹽灣中心河。原地名為小沙頂,南北長50米,東西寬45米。1990年前當地農民在此挖沙建房時曾出土許多韓瓶。在遺址地面采集到少量唐、宋代的陶瓷殘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