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洞摩崖石刻群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朐陽辦事處孔望山居委會孔望山龍洞庵西側(cè)龍洞內(nèi)、外壁和龍洞庵后崖壁上。龍洞摩崖石刻群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刻于龍洞內(nèi)、外石壁上,另一部分刻于龍洞庵內(nèi)及庵后崖壁上。石刻共有近30處,時代從宋至民國,字體、大小各異。石刻群內(nèi)容豐富,對古海州地區(qū)水文、地理、人文、民俗、古跡都有反映,而且大多有紀(jì)年……[詳細(xì)] |
劉志洲山宋金交戰(zhàn)戰(zhàn)場遺跡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錦屏鎮(zhèn)崗嘴村和酒店村之間的劉志洲山、夾山、啞吧山。遺址有船畫石刻7處,刻船20艘,船的尺寸在30—300厘米之間;有巨石壘成的戍守城垣,殘長約500米,寬4.7米,殘高約2米,并有馬面。另外在夾山、劉志洲山北坡還有當(dāng)年士兵留下的“招信軍”、“招信前部”、“蘇總管”、“安淮軍”、……[詳細(xì)] |
白虎山摩崖題刻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朐陽辦事處白虎山居委會的白虎山上,F(xiàn)存唐、宋、金、元、明、清及年代不詳?shù)念}刻近30處,其中有年款的唐刻1處、宋刻4處、金刻2處、元刻2處、明刻1處、清刻6處。在連云港市,白虎山摩崖題刻含有唐以來六代延續(xù)不斷、保存完好的石刻是僅有的。其中唐刻于今已甚難得,金元之刻在江蘇省也是鳳毛麟角,特別……[詳細(xì)] |
劉志洲山石刻苑囿圖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錦屏鎮(zhèn)崗嘴村劉志洲山東南坡。石刻苑囿圖刻在劉志洲山東南坡一塊20米長的天然石壁上,現(xiàn)殘存畫面南北長6.3米,南部高0.6米,北部高1.6米,刻面約8平方米。畫面由亭閣和禽獸等圖案組成,兩座亭閣式建筑位于畫面中心偏右處。該亭閣為干欄式建筑,共兩層,直坡屋蓋。第一層屋頂中部刻有穿璧紋飾,……[詳細(xì)] |
石棚山摩崖題名石刻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朐陽辦事處石棚山上。石棚山上石刻很多,共有29處。有金代石刻“新設(shè)山路記”題刻、明代石刻“廖世昭題刻”、“小九曲”、王同“高行清風(fēng)”題刻、清代石刻“吳廷翰詩刻”、“王先謙題刻”、“師亮采題刻”以及“萬花巖”、“錦巖”、“石曼卿讀書處”等無年款的題刻。碑刻有明代“畏巖”碑和“太守張公去……[詳細(xì)] |
連云港市博物館位于環(huán)境幽雅的蒼梧路西端,占地面積32畝,總建筑面積4105平方米,收藏16000余件各類文物,等級文物近8000件。博物館現(xiàn)有職工30人,在職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3人,初級職稱7人。建館近50年來已初步發(fā)展成擁有歷史、自然、藝術(shù)等多項(xiàng)專題陳列。其中,歷史文物陳列館展示了連云港地區(qū)上迄1至2萬年前的舊……[詳細(xì)] |
唐隸宋篆摩崖在花果山山門以西不遠(yuǎn)處,原有建于隋代開皇年間(581—660年)的郁林觀,14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夠指出它的遺址所在之處,完全得益于石壁上的那塊唐碑《東海縣郁林觀東巖壁記》。唐碑鐫刻在一塊天然的平整巨石上,凈面高2米,寬3.8米,蒼勁的隸書氣韻恢弘。由于石質(zhì)優(yōu)良,從唐代流傳至今,依然字跡清楚如新,是國內(nèi)……[詳細(xì)] |
介 紹 小蓬萊在延福觀大殿身后,穿過陰涼的金鑲玉竹林,便可以看到石壁上古人鐫刻的“小蓬萊”三個大字,篆書,字徑30厘米,筆力剛健,鐵線銀鉤。 李汝珍《鏡花緣》中,把小蓬萊寫成是步入天庭的必由之路,唐敖和百花仙子唐閨臣都是從這里平地飛仙的。江蘇連云港……[詳細(xì)] |
臥龍松位于仙人屋下的大竹園內(nèi)。步下仙人屋,順著曲折盤旋的山路可達(dá)大竹園。這里竹林豐茂,翠影萬竿。 在深翠而素雅的色調(diào)中,臥龍松別具風(fēng)姿。它全長14米,主干8米,圍粗l.2米,全身披滿鱗甲,出土后貼地而長,左曲有折,蜿蜒8米后,昂首向上,似臥龍欲騰飛凌云,故名臥龍松。江蘇連云港……[詳細(xì)] |
媧遺石是夾在大石縫中的一塊奇石,它上不靠天,下不著地,俗說是女媧煉石補(bǔ)天剩下來的石頭。從明代開始,我國進(jìn)入了長篇小說的鼎盛時期,許多作家都喜歡在石頭上大做文章,首創(chuàng)者吳承恩就是按照這里石頭的尺寸和形象來描述孫悟空出世的。媧遺石上方有半邊石卵,據(jù)說另一半在孫悟空出世時被崩到山下去了。石卵一側(cè)有一個形似猴頭的巨石,溫情地吻……[詳細(xì)] |
連云港桃花澗AAAA 桃花澗桃花澗源自錦屏山馬耳峰。千回百轉(zhuǎn)匯集成滔滔澗水流下南坡。這里峰巒峻秀,春來遍開桃花,因以為名,現(xiàn)已開辟為新的旅游景點(diǎn)。山上既有挺拔的林木,又有裸露的石骨,頗具中國畫的風(fēng)味。景區(qū)的下面,即著名的錦屏磷礦礦區(qū)。1979年冬,桃花澗發(fā)現(xiàn)了四五萬年前古人類活動的遺址,出土的舟伏、漏斗狀石器,與日本九州出土的這類石器形制大……[詳細(xì)] |
十八盤步行沿仙人橋、竹節(jié)嶺、十八盤登山,也可乘汽車直抵山頂。十八盤路側(cè)有一塊石頭形似鯉魚,頭在地面,半獻(xiàn)身子在地下。相傳古代皇帝怕江山不穩(wěn),派許多陰陽先生到各地去查訪和破壞龍脈,這天有一位來到云臺山,發(fā)現(xiàn)了鯉魚石,又見這條嶺上有個第一天門。他知道鯉魚只要跳過天門便成了龍,托生在山主家,長大就會搶奪皇帝的江山。陰陽先生找……[詳細(xì)] |
三元宮位于新浦區(qū)花果山鄉(xiāng)花果山,海拔五百八十米處。根據(jù)《重建云臺山三元宮碑記》記載“三元宮發(fā)跡于唐,重建于宋,敕賜于明,其來久矣”!唐宋時,三元宮的規(guī)模比較小,到明憲宗成化六年(1645)魯府王孫度為僧,募資重建展宇,這時候的規(guī)模仍舊有限,到明萬歷十五年(1587)山陽(今淮安)人謝淳毀家捐資進(jìn)行大規(guī)模興建,到萬歷二十……[詳細(xì)] |
導(dǎo) 游 爬上陡峭的石階,便可見到山門。門上有橫匾“龍洞庵”三字。門內(nèi)供有四大天王。據(jù)佛經(jīng)講,四大天王的任務(wù)是各執(zhí)一方世界,即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和北俱羅洲。因此,四大天王又稱“護(hù)世四天王”! 〈蟮罱ㄔ趦擅锥喔叩呐_基上,面寬10米,進(jìn)深7米。殿前有兩株千年古樹。東邊這株叫琉蘇,俗稱“糯米茶”。春天采其嫩葉,陰干……[詳細(xì)] |
龍洞在龍洞庵西側(cè),洞口約1平方米,內(nèi)有五、六平方米。傳說古有黃龍?jiān)诖藵撣?,后騰飛而去,因名龍洞。其實(shí),龍洞是早年海水浸蝕、沖擊而成的海蝕洞,民國時住持增又深鑿而成。洞外鐫滿宋、金、元、明、清諸代題刻近30方,隸、篆、草、行,各臻其妙。這些石刻,不僅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而且是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資料。龍洞西側(cè)的石刻,是宋……[詳細(xì)] |
九龍橋由南天門下行抵九龍橋。九龍橋?yàn)榛ü降闹骶爸,位于群山環(huán)抱的幽谷之中,有九條大澗在這里匯合,然后奔流向山下的大海。過去香客從南天門小路下至谷底,稍事休息便可鼓氣繼續(xù)向上攀登。這一降一升雖增加了登山的艱險,但卻平添了跌宕起伏的情趣。九龍橋建于明代,為體量較大的磚構(gòu)拱橋,它不僅方便了過往行人,同時也為后人留下了一座……[詳細(xì)] |
鏡石在延福觀下的東南方,約兩米寬、3米多高。石面平滑如鏡,上級天然云母礦脈,每當(dāng)朝霞映上石面,則流光溢彩,反射晶瑩。石上鐫有“海上仙山”四字。古典名著《鏡花緣》結(jié)尾處有聯(lián)一副:“鏡光能照真才子,花樣全翻舊稗官”。據(jù)說李汝珍撰寫此書時,便是受“小蓬萊”刻石與這塊鏡石的影響,把天上人間的交界處寫為小蓬萊,以鏡花水月貫串全書……[詳細(xì)] |
將軍崖巖畫鐫刻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西南郊錦屏山馬耳峰的西崖上。馬耳峰西崖的形狀為橢圓形,長22米、寬15米,面積約330米,表面稍凸,巖石呈黑色。將軍崖巖畫發(fā)現(xiàn)于1979年,刻畫在將軍巖西崖的坡面上,畫面高20余米,寬11米左右,以敲鑿、磨刻手法刻于平整黑亮巖石上。巖畫分三組,在三組的中心位置,矗立著三塊脫離山林的自然巨石……[詳細(xì)] |
導(dǎo) 游 近看猴石,頭部呈圓錐形,上有許多灰黃色斑紋;頭部兩側(cè),各有一個石窩,里面長滿小草,活像猴子兩耳內(nèi)的絨毛;頭部下方,石角突出,酷似猴子的尖嘴瘦腮。形象逼真,十分傳神。這座猴石正處在花果山路口的頂峰,猶如花果山猴王國的看門猴,時刻恭候遠(yuǎn)道而來的客人,暢游這神話世界花果山。 介 紹 在花果山西北,有一座山峰叫猴嘴山……[詳細(xì)] |
保駕山宿城山水在云臺山中獨(dú)具一格,名勝古跡星羅棋布,再加上幾條大澗流水潺潺,飛瀑懸空,更給游人留下難忘的印象。保駕山在水庫東南,傳說當(dāng)年唐王曾在此山被圍,幸被大臣及時救駕,才免于厄難,所以山被賜名“保駕”。保駕山怪石嶙峋,小巧而有奇趣。上山處叫一線天,是平空劈開的一條小徑。從徑側(cè)嚴(yán)重扭曲的石紋,可以看出開天劈地之際,山……[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