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石林AAAA 三衢石林景區(qū)位于常山縣境內,是常山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區(qū)、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以喀斯特灰?guī)r巖溶地貌景觀為主要特征,融石林奇觀、峽谷險勝、山林野趣于一體,與云南石林的壯年期巖溶地貌不同的是,三衢石林巖溶屬幼年期,主要由峰叢構成,微地貌為石芽和溶溝。同時又是奧陶紀晚期(4.4億年前)的一個巨大的古生物礁,是研究華南古生代地史的重要地區(qū)。三衢石林因生物礁和優(yōu)美巖溶地貌的結合而珍貴。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孕育出了千姿百態(tài)、亦真亦幻、韻味別致的石林迷宮奇觀,掩映在綠色藤蔓中的溶溝石芽美輪美奐,在地質演變的作用下,形成了城堡石林、天井石林(天坑)、小古山巖溶凹地、紫藤峽谷、仙人洞等典型的地貌景觀,形態(tài)上表現(xiàn)為……[詳細] |
衢州黃崗山AAA 黃崗山是常山縣一個主要的旅游的景點,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和諧,空氣清新宜人,物種豐富,以瀑布和坐落于山頂?shù)狞S崗寺而得名,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香客,黃崗寺歷史源源,建于明末,曾因文革的錯誤的決策而遭到了破壞,改革開放后,村委集各方面的捐款重建了黃崗寺,恢復了黃崗寺,并且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更深層次的宗教造詣。近幾年由于當?shù)氐恼匾晫β糜钨Y源的開發(fā),在黃崗山制定了一個5年的長期規(guī)劃,搞好基礎設施,將黃崗山作為當?shù)氐囊粋品牌,從而引進資金,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水平。山腳下的烏鷹鄔水庫清澈碧綠,,以來著從黃崗山留下的細流,將生命潺潺的、柔柔的向前延伸,如果說黃崗山是一支箏,那么烏鷹鄔水庫就是箏上……[詳細] |
常山奇石館AAA 常山縣奇石館成立于2013年12月,位于常山縣金川街道竹亭路1號,規(guī)劃面積120畝,由展館和垂釣中心兩大區(qū)域組成,現(xiàn)已建成展館面積3300平方米。常山縣奇石館依山傍水,環(huán)境清幽,是以收藏、展示各類奇石為主要內容,以豐富游客科普知識和文化生活為主要功能的藝術展館。館藏奇石千余件,分為奇石、古石、玉石、礦物結晶體、硯臺、盆景六大展廳。國家3A級景區(qū)![詳細] |
常山黃塘景區(qū)AAA 常山黃塘景區(qū)農家庭院整治改造、油茶主題公園景觀、油茶博覽園、滑草項目開發(fā)、稻草文化展示……游客可以在常山黃塘景氣游山玩水,吃農家飯、住農家屋,體驗農耕生活![詳細] |
常山桃花源AAA 常山桃花源桃花源位于常山縣新橋鄉(xiāng)塢石坑村,背靠縣內最高峰白菊花尖,與杭州市淳安縣一山之隔。整個村莊群山包圍,形似一個寶葫蘆,素有“天然氧吧”之稱。寬敞的農家庭院、優(yōu)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豐富的物產資源、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吸引周邊游客紛至沓來![詳細] |
文峰塔,始建于宋,明修,清重建。座落在常山縣第一中學校園內暨天馬鎮(zhèn)南部的文筆峰(塔山)之巔。一九八二年二十六日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jù)清光緒《常山縣志》載:“文峰塔”在縣東南山巔,乾隆戊予年(1168)知縣蘇王比建,明代萬歷年間知縣唐三屏修,清嘉慶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圮,十八年知縣陳生集紳耆等重建。以關“一邑文風也”,且建筑位置選擇在山峰上,故取名為“文峰塔”。文峰塔系六角七層樓閣式磚塔,高29.5米,石筑彌須座塔基堅實牢固,由四層青石板構成,各層塔身三面開拱券門,另三面設假窗,每層菱角疊澀出檐并作發(fā)戧,翼角起翹,轉角垂柱飾花籃,塔剎相輪均保存完好。該塔秀麗挺撥,造型優(yōu)美,第二層的……[詳細] |
底角王氏宗祠,又名賢良宗祠,清代建筑。坐落在東案鄉(xiāng)底角村內,與世美坊僅隔數(shù)米,坐東朝西,共三進,占地面積852平方米。前進后檐屋面翼角起翹,上下層屋面出檐偕有牛腿承托。中進五間,通面闊21米,進深15米。明間九架前后重廊,五架梁斷面冬瓜狀,上用斗拱二攢承托三架梁,單步梁飾鴟魚狀。中后兩進明間有通廊,廊上飾八角形藻并。柱礎有鼓形和四方棱形二式,鼓形柱礎最大直徑在肩部,下墊覆盆,正門前兩側置旗桿石三對和石獅一對。硬山頂。該建筑主要特色:一是規(guī)模較大;二是梁柱用材粗壯;三是木雕精細;四是保存較完整。2001年4月20日,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世美坊,坐落在東案鄉(xiāng)底角村內,初建……[詳細] |
東明湖公園,總面積約50公頃,湖水面積43畝,是常山縣從1995年開始籌資建成的一處集旅游、觀光、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園,也是全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公園之一。東明湖公園分東、西、北和湖中心4個景區(qū)。從公園門步入景區(qū)。道兩旁草木蔥蘢,綠樹成蔭,時值夏天,紫紅、粉紅和純白色的紫荊花正開得燦爛無比,似在熱情歡迎游客們的到來。在茂密的叢林中,小鳥并沒有感覺到天氣的炎熱,照舊在樹枝上唱著歌,歡樂地東奔西跳。再往前走,一個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草坪展現(xiàn)在眼前,如茵的草坪當中,有能蔽日遮陰的高大香樟,也有能為情侶提供回避視線的小灌木四季桂,構成一幅綠的天、綠的地、綠色空間的濃蔭畫面。草坪內還建有回音壁和涌泉井……[詳細] |
距上水三弄巷口約五十米,有一條狹弄與法院街相通,兩條小弄交界,形成一個相對開闊的所在,我縣歷史上的知名公益人物方文彬故居便建于此處。方家老宅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最早先建起后進,經數(shù)次擴建,形成主體建筑加北側附房再加后花園的格局。主體建筑為典型的徽派風格,坐西朝東,占地約380平方米。三進三開間,平面呈縱長方形。硬山頂,馬頭墻,陰陽合瓦,穿斗式結構。墻體上部用青磚,抹白灰。下部用紅砂石質條石鋪砌。沿中軸線自東向西,依次為門廳、前天井、正廳、天井、中進、后天井、后進。前進正門門楣上方以刻有幾何紋飾的磚細圍出長方形門額,中砌青磚。門額上方施門罩,以青磚疊澀出檐。正門前筑4級紅砂石階。青石質門框、門檻、……[詳細] |
賢良宗祠(王氏宗祠)位于東案鄉(xiāng)底角村,2001年4月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賢良宗祠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清同治五年(1866年)、民國廿五年(1936年)兩次重修。該宗祠為亭臺翹檐式建筑,占地1200平方米。整座建筑雕刻精細。門前是普通臺基,臺基左右兩側立有兩對不同造型的旗桿石,一對獅子戲球,高約一米二十五公分,形狀威武。原門面是磚雕裝飾,花、鳥、獅獸雕刻精細(現(xiàn)已毀)。門前西向六米處建有一屏照墻,長十一米余,寬近半米,正門北側毗連世美坊。該祠堂共分三進,前進為亭臺支角檐八角樓建筑,中廊設戲臺,左、右側設廂房,前、中進間有一天井,長十五米六十公分,寬四米四十公分。中進為……[詳細] |
招賢鎮(zhèn)是常山縣的東大門,古為定陽縣治。招賢古渡曾是常山古代十景之一,自古就有浙西名渡之美譽。古鎮(zhèn)名渡風景宜人,是招賢聞名之所在。臨江一條街,青石板鋪就街心,雖窄窄不足六尺,可站街望江,江水碧綠銅青。一條渡船行之江中,這邊行人正為沒趕上船而萬分嘆息,對面那批卻整裝待發(fā),不遠江中白鵝悠然自浮,拍水相逐,一副天作之畫。水之津陸之驛,商賈云集的古招賢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為之留下了許多贊美詩篇。南宋詩翁陸游留有《招賢渡》一詩:“行人爭晚渡,歸鳥破蒼煙”。同是詩人,清代袁士灝筆下的招賢渡卻極具田園風光。如:“楓葉茅廬晚飯香,狄花舉火有新霜,炊煙一帶江村暮,天數(shù)歸鴨趁夕陽。”又詩:“渡頭楊柳碧如梳,叱犢人歸……[詳細] |
三十六天井屋位于常山縣西部28公里的球川鎮(zhèn)內,有一座距今百年的三十六天井古屋。此屋建于清末,是一座雕刻精細、設計獨特、結構深奧的古建民居。她占地3592.5平方米,擁有一百多個房間、三十六個大小天井。由臺門、前進、中進、后進、偏房組成。走進正門,如入迷宮,走廊迂回曲折又四通八達,連接大小房門一百多扇,溝通大小天井三十六個。走入大天井,花草飄香,尺把粗的桂花樹枝繁葉茂,有古木參天之壯觀,每年八月花開滿樹,清香襲人!叭炀荨钡慕Y構是別具一格的穿斗跨架式,各室之間均以雕花板壁相隔,以室內走廊相連。其梁、柱、楣、批、壁都雕刻有飛禽走獸和花草,梅、蘭、荷、菊,八仙過海,獅子滾球,應有盡有。大門框……[詳細] |
桃花源農家樂位于常山縣東北部系芙蓉湖源頭,距離縣城45公里、鄉(xiāng)政府3公里。“桃花源”原稱“大源”,1936——1937年間,方志敏領導的北上抗日先遣隊在新橋鄉(xiāng)建立紅色根據(jù)地,紅軍在大源一帶開展活動時,一位紅軍將領看到這里桃花爛漫的景象,用竹炭在農房上寫下了“境凝2桃源”四個字;同時,大源又是桃中珍品——烏桃的原產地,這里盛產烏桃,春天季節(jié),桃花溪水潺潺,溪上桃花無數(shù),流溢著桃花源的神韻。從此人們稱“大源”為“桃花源”。“桃源七十二人家”居住在桃花溪兩側,四面環(huán)山,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竹海蕩漾,素有“天然氧吧”和“天然浴吧”之稱,是名副其實的“江南小九寨”。桃花源景區(qū)森林覆蓋率達98%,所在地![詳細] |
興賢塔,明代建筑。坐落于常山縣球川鎮(zhèn)水口外石壁底的溪邊巖石上,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jù)《常山縣志》載:“興賢塔,在球川,明萬歷末年徐小竹、毛良明等建。”該塔系六面七層樓閣式磚塔,塔身高27.27米,塔基用條石砌筑,堅實牢固,底層設一門,門向朝北,塔身用青磚砌成,雙層塔壁,兩壁間設有可供一人上下的石階,石階按逆時針方向盤旋而上至層與層的交接處,每層交接處原有樓閣板,已毀。各層塔檐疊澀挑出,塔內空心呈六角形。現(xiàn)狀:該塔原塔剎已于上世紀四十年代被雷電擊毀,第六、七兩層裂紋嚴重,每層塔檐均有不同程度的殘損,其它保存完整。該塔建造風格獨特,時代特征明顯,對研究古代高層建筑技術具有重要參考價值。1986年……[詳細] |
黃泥塘“金釘子”景區(qū)位于常山縣城南5km,面積16.2平方公里。320國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方便。黃泥塘“金釘子”是國際地科聯(lián)組織1997年1月在中國確認的第一枚“金釘子”!敖疳斪印弊鳛橐环N俗稱其來由是因為:大約19世紀,美國東西部鐵路大動脈接軌時,為了紀念這個事件,在接軌處釘了一枚用金子打造的鐵路道釘,簡稱“GSSP”,而在地質上的全球界線層型剖面點的簡稱也是“GSSP”,所以通俗稱為“金釘子”剖面。黃泥塘“金釘子”就是距今4.6億年左右一段全球標準地層剖面,地質年代是在奧陶紀中部的那一段時間,通俗地講“金釘子”就是一把尺子,而這里指的尺子不象我們平時用來量衣服、量身長的尺子,這里指的尺子……[詳細] |
尚書牌坊位于在常山縣何家鄉(xiāng)樊家村內,明嘉靖25年(1546)建,為紀念明弘治末年南京刑部尚書樊瑩而立,系木質坊。柱上有“天順甲申進士樊溢清簡,大明嘉靖丙年重整”、“景泰丙子科浙江第十名樊瑩,乾隆十六年重整”字樣。自2005年以來,常山縣以樊瑩的廉政事跡為依托,加強對與其相關的尚書牌坊、尚書墳、尚書廳、湖澄祖廟、樊氏宗祠等文物古跡的保護、修繕和管理,修復和展示樊瑩故居、宗祠、牌坊等遺跡遺物,充分挖掘廉政底蘊,建設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叫響“廉吏之鄉(xiāng)”美稱。以此為基礎,進一步開辟電教播放室、反腐倡廉閱覽室等,收集整理樊瑩的勤政廉政事跡,編印成《清簡樊瑩》一書,發(fā)給全縣副科以上領導干部及村兩委主職干部閱……[詳細] |
唐宋時期古剎石崆寺位于常山縣城西南不足一公里處的近郊,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是大家游覽休閑的勝地。寺前有一片百年古樟群,遮天蔽日,使人感到清幽寧靜。石崆寺由前殿、大殿、后殿、偏殿四部分組成。寺前有一古井,為寺廟僧人提水之用,井水清澈甘甜,相傳在天氣晴好的日子,井底能看見一只金蟾在戲水。井旁有一池塘,即放生池。如今荷葉田田,蓮花朵朵,放生池邊悠然自得,使人消煩解愁。李溥以《西峰夕照》寫下了如景似畫的詩篇:“崢嶸古剎倚西峰,晚照明時紫翠重。斜影已橫巖畔竹,余光猶映澗邊松。依依漸見低孤鶩,冉冉猶看落下春。此際幾回登覽入,半天詩景興偏濃。”地址:常山天馬鎮(zhèn) 聯(lián)系電話:5018592……[詳細] |
徐氏舊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清、民國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俗稱三十六天井,規(guī)模較大。由偏居東南的門屋、橫向甬路及中軸線上的大院落、正門、前廳、天井、中廳、天井、門墻、天井、后廳、天井,以及圍墻外之花園舊址等組成,各天井兩側都布置有二層樓廂房。主體建筑的院墻兩側,還有通長的附房兩排,東側附屋進深較大,有的有二進深度,其位于后廳東側部位的附屋后更辟有別院。整組建筑由中軸建筑向兩側展開布排。主體建筑如門廳、中廳、后廳等用材較好,工藝較細,包括院落周圍的磨磚空斗磚墻等,顯示了當時建筑的精細水平。建筑興造于清末民國初。除了部分次要建筑外,保存情況良好。……[詳細] |
里擇祠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明、清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坐南朝北,共為三進,呈長方形,建筑面積約608平方米。前進面闊五間,進深梁架五檁三柱,用中柱 。前檐明、次間四柱為方形訛角柱。中進面闊三間,進深九檁,明間梁架為五架梁前后雙步,前廊設卷棚,平身科斗栱為一斗三升,牛腿、雀替等均為鏤雕,刻工精細。后進面闊五間,進深十檁用五柱,明間梁架五架梁前后雙步帶前廊。 里擇祠,雖經清代兩次重修,但還有部分構件保留著明代建筑風格。是一處地區(qū)風格較明顯的祠堂建筑![詳細] |
樊氏大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清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五里鄉(xiāng)樊村內。坐南朝北,三進五開間,總占地面積約620平方米,第一進明間門楣嵌“大宗祠”匾額,稍間辟邊門,后檐接戲臺,臺高1.9米,寬6.56米,頂部作八角藻井。第二進通面寬15.55米,通進深11.50米,硬山頂,五架梁帶前后雙步卷棚頂廊子,主體梁柱用材粗大。中、后兩進間有祭亭相連,祭亭重檐歇山頂,后進重檐樓屋,鼓形柱礎。檐口置溝頭滴水。該祠主要特色:一、祠內立有大小柱子百余根,梁枋、牛腿、雀替、斗拱、飛檐等磚雕木刻的龍鳳獅鹿、亭臺樓閣及人物花卉圖案線條流暢,精細美觀,特別是祠內各磚木構件上所雕飾的110個戲曲人物圖案造……[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