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坪遺址董家坪遺址,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咸陽城西北150公里處長武縣洪家鄉(xiāng)公主村。龍山文化聚落遺址。1958年發(fā)現(xiàn),遺址地勢西高東低,為緩坡臺階地,東西橫距100米,南北縱距1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遺址中心區(qū)發(fā)現(xiàn)3處大型袋狀灰坑,長約2~5米,深約2米。另外在該遺址區(qū)北部斷崖上亦發(fā)現(xiàn)條狀文化層。出土器物……[詳細] |
碾子坡遺址位于長武縣冉店鄉(xiāng)碾子坡村的黑河(涇水支流)北岸,為先周文化遺址?偯娣e約0.5平方公里(不含墓地)。1958年發(fā)現(xiàn),1980年以后連續(xù)發(fā)掘,發(fā)掘面積達7000多平方米,古墓葬200多座。碾子坡遺址的文化層,是由仰韶居址和墓葬、先周居址和墓葬、西周居址和墓葬、東周居址和墓葬等多種不同的古文化堆積構成的,但主要內……[詳細] |
石龍窩位于彬縣城北5公里處的瑤池頭村龍王溝內。相傳周代有石龍飛臥于此,故得名。其景色以清幽著稱,夏季,“瀑布落自崖端,晴雨飛于四壁”,隆冬,懸崖峭壁上綴滿冰乳,晶瑩剔透。舊時每逢天旱,士民多于此處祈雨,據(jù)傳屢有靈驗,故又稱“龍窩靈雨”,為古邠十二景之一![詳細] |
彬縣公劉墓 公劉墓,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距彬縣縣城45公里處的龍高鎮(zhèn)土陵村,系周族先祖公劉陵墓。墓周四山屏合,群峰揖拱。墓長三里許,北枕山谷,南控涇水,草色浮動,勢如伏龍,故名“周墓蟠龍”,為古邠十二景之一![詳細] |
邠州十二景邠地歷史悠久,賢哲輩出;山川靈秀,風光旖旎。古時為周族發(fā)祥之地,最早可上溯到仰韶文化中晚期。距今約四千年左右,姜嫄、后稷在此生息,中間經夏末商初公劉居豳,至商朝后期太王古公亶父在此立國。據(jù)地方志載,邠地原有八景,首推廟宇道觀,其次林木山麓,八景中雖然列有寺廟庵觀、山河形勝等風景名勝,但對先哲芳蹤略而不記,后世……[詳細] |
彬縣陶谷墓陶谷墓位于縣城西劉家灣東臺地。墓高3米,周長36米。墓前有碑樓,-“宋代文人陶谷墓”。1957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陶谷(902——970),字秀實,邠州(今彬縣)人,北宋時著名的文人。在皇朝頻繁交替的五代時代先后擔任了后晉、后漢、后周的許多重要官職,位至侍郎。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以禪讓形式……[詳細] |
彬縣前秦世祖苻堅陵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彬縣縣城西南十公里水口鎮(zhèn)九田村。墓冢坐南向北,至今留塋域360平方米,殘存封土長24米,寬10米,高2米。墓前有陜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立“前秦國王苻堅墓”碑一通。世祖,名苻堅(公元338—385年),字永固,又名文玉,前秦高祖苻健侄,厲王苻生堂兄弟,他殺苻生后,被擁立為王,……[詳細] |
長孫無忌墓長孫無忌墓位于永壽縣渠子鄉(xiāng)永壽坊村北約半公里處。1986年被公布為陜西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豎立署名永壽縣人民政府文物保護標志碑一塊,建立了文物保護組織和科學記錄檔案。長孫無忌字輔機,唐初人,祖籍河南洛陽,世代為官,幼好學,博文史,性通悟,有籌略,太宗文德皇后即其妹也。無忌與太宗友善,玄武門之變中,先發(fā)誅……[詳細] |
槐樹林風情度假山莊永壽縣槐樹林風情度假山莊座落于永平鄉(xiāng)清幽山麓,距永壽縣城15公里,距西安116公里。1998年由陜西正信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7000萬元興建。度假村坐擁10萬畝濃密槐林。春日碧草凝露,槐花綻放,清香四溢;盛夏綠樹成蔭,蒼翠欲滴,蝶舞鳥鳴,涼爽宜人;金秋雜果累累,菊黃葉紅,層林盡染,珍禽異獸,此出彼伏;……[詳細] |
古豹榆木樹永壽縣甘井境內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寺院云寂寺。該寺院創(chuàng)建何時,代遠年深,無從考證。傳說香火鼎盛時期寺院占地百畝,僧人千計。南北山門朝暮由一僧人騎快馬關啟。明洪武年間,寺內出了一位高僧釋寶金,朱元璋召見于金陵,賜袈裟、封為碧峰?U師。傳說當年寺院殿宇嵯峨,古木森森,有一景觀名曰“槐抱碑”,古槐歷經滄桑,桿粗心空,半……[詳細] |
黃土地綠色生態(tài)風情園黃土綠色生態(tài)度假莊園位于縣城北3公里處,園內有千年永壽神泉,300余畝的泉水湖面,百年古柿子樹,白堊紀峽谷溝壑以及供游人采摘的萬畝果園。莊園以特有的千年地凹式窯洞居住形式為特色,是一個集生態(tài)旅游、休閑度假、文史物考、綜藝博覽、綠色農業(yè)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綠色生態(tài)園![詳細] |
槐樹林生態(tài)森林公園位于陜西永壽縣城北15公里處,處在乾陵與彬縣大佛寺中間,距西安116公里,312國道穿梭而過,交通方便。旅游區(qū)內有10萬余畝槐樹林,每當槐花盛開時節(jié),漫野飄香,姹紫嫣紅,F(xiàn)有占地3萬余畝的翠屏山森林公園,林木繁茂,動植物種類豐富,水體面積200多畝。整個旅游區(qū)生態(tài)資源豐富,環(huán)境優(yōu)美,有返璞歸真,回歸大……[詳細] |
禮泉李思摩墓李思摩(?—公元649年)即阿史那思摩,唐時突厥貴族,歷事啟民、始畢、處羅、頡利四可汗。武德時,數(shù)奉使入朝,受封為和順都王。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靖大破突厥于陰山,他與頡利同被擒,議封懷化部王。十三年,立為乙彌泥孰俟利蕊可汗,賜姓李,命率部居河南地,旋復命徙河北,居故定襄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不久,因……[詳細] |
禮泉李靖墓李靖(公元571年—公元649年)字藥師,唐初著名軍事家,京兆三原(今陜西三原縣)人。隋大業(yè)十二年(公元616年),他初任長安功曹,后任殿內直長。次年,李淵父子由太原發(fā)兵南下,他奉命守長安。李淵大軍攻破長安,李靖被俘。李淵欲斬,李世民為之求情,得釋,成為李世民的部屬。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領兵東征洛陽……[詳細] |
禮泉尉遲敬德墓在陜西禮泉縣城東北煙霞新村,有唐初大將尉遲敬德與夫人蘇氏的合葬墓。墓封土堆高11米許,墓碑高4.45米。敬德墓志龐大,為唐代墓志最大者之一。尉遲敬德(公元585年—公元658年)名恭,朔州善陽(今山西朔縣)人。隋大業(yè)末,從軍鎮(zhèn)壓農民起義,累授朝散大夫。劉武周割據(jù)馬邑后,引為右一府統(tǒng)軍。后因累有戰(zhàn)功,授秦王……[詳細] |
禮泉魏征墓魏征墓在陜西禮泉縣昭陵西南的鳳凰山巔,墓依山鑿石而筑,為昭陵陪葬墓之一。墓垣僅有蟠桃紋碑首的豐碑一通,據(jù)史書載,“帝親制碑文,并為書石”,F(xiàn)碑身通體磨光,已無書寫鐫刻痕跡。魏征(公元580年—公元643年)字玄成,館陶(今河北館陶)人。隋末參加李密領導的瓦崗起義軍,敗后降唐。后又被竇建德俘虜,任起居舍人。竇失……[詳細] |
禮泉李勣墓李勣墓在禮泉縣東北約18公里的煙霞新村,昭陵南側。墓為三個相并有一通高約7.5米,寬1.3米,厚0.7米的巨大碑石,居昭陵陪葬墓碑之冠,碑文為唐高宗撰文、書寫。李勣原名為徐世勣,字懋功,因戰(zhàn)功賜姓李,又因避李世民諱,改單名。此墓被盜掘多次,經近年發(fā)掘、清理,出土文物雖不甚多,但李勣佩帶的鎏金劍鞘,進德冠以及殘……[詳細] |
禮泉金龜寺塔金龜寺塔位于陜西省禮泉縣阡東鎮(zhèn)底照關村西門外。塔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磚結構,平面八角形,十層,高45米,樓閣式。底層每邊寬3.85米,塔壁厚3米。每面有長寬各0.57米的石方一塊,浮雕仙人一尊,八個仙人之上又有同等的石方,刻一大字,按方位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南門開一門可進入……[詳細] |
乾縣隋恭帝楊侑陵楊侑(公元605年—公元619年)公元617年—公元618年在位,是隋煬帝孫,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立為陳王,過數(shù)年,徙為代王。大業(yè)八年(公元612年),隋煬帝親征遼東,令于京師總留事。大業(yè)十一年(公元615年)從隋煬帝去晉陽,被任為太原留守,后又調守京師。大業(yè)七年(公元611年)后,各地農民起義風……[詳細] |
乾縣唐僖宗李儇靖陵李儇(公元862年—公元888年),懿宗第五子,母王氏。被宦官擁立為帝,時年12歲,在位14年(公元874一公元888年)。病死,葬靖陵。年號乾符、廣明、中和、光啟、文德。公元873年,李儇的父親唐懿宗病死,宦官田令孜、劉行深、韓文約在懿宗的8個兒子中,選擇了年僅12歲的第五子普王李儇為皇帝繼承人,他……[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