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黃山市 > 徽州區(qū)旅游

徽州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座落在唐模村中水街上,為省保單位“檀干園”建筑之一。建于雍正年間,雍正癸丑(1733)桂月,里人許錫齡題“飛虹”二字!鹅ǹh志》載:“高陽橋,在二十一都唐?缣锤,許克云建”。雙孔紅條石拱廊橋。南北向跨檀干溪而立。長12.6米,寬7.4米,高約3米。橋面建五開間小殿?肯掠卫韧猓瑯蛎媪粲1米寬人行道,裝置石欄桿。兩孔間……[詳細(xì)]
  橫跨巖寺鎮(zhèn)豐樂河上,俗稱:“下渡橋”,是自蔭山而下至此為豐溪三渡,此為下渡而得名。原為竹筏往來,后搭一木橋,常被洪水沖毀。明弘治九年(1496),里人孫仕銓捐資,易以石橋。紅紫石砌筑,九洞,全長110米,寬15米,高約10米。原來橋上建有橋廊40多間,左側(cè)均為商店營業(yè),右側(cè)置飛來椅,供行人休息,康熙、雍正年間兩度被洪水……[詳細(xì)]
  在巖寺鎮(zhèn)后街,與通濟橋并駕穎水之上,一名洪福橋。穎水經(jīng)此即入豐樂溪,巖鎮(zhèn)“雙溪水色”系指此地。此地舊有木橋,明成化五年(1469)里人鄭榮彥攻石立垛,四垛三洞,亙以大木,長約18米,寬2.8米,上置五間廊屋,設(shè)佛龕,兩頭砌石級以登。康熙間毀于火災(zāi),仍舊架木以濟。雍正十年(1732)族孫鄭為翰重建一如其舊。民國初年(19……[詳細(xì)]
  座落在呈坎村中“氵眾”(讀音同“眾”)溪上,連接呈坎村與溪東街,舊時是呈坎通往靈山與歙北許村的主要通道。橋為二墩三洞,橋面架平石梁,花崗石砌筑。建于明嘉靖乙丑年(1529)。全長15米,寬4.5米,高約3.5米。橋梁面西端建敞廊,木構(gòu)架上益小青瓦,兩側(cè)置飛來椅,供人歇息。橋墩嵌有刻石,有橋銘曰:“本里原建環(huán)秀橋梁,歷今……[詳細(xì)]
  建于明嘉靖甲寅(1554)年,橋紫紅礫巖石砌筑,單孔跨溪,橋長2.7米、寬2.45米,拱高0.92米。下游橋拱上方嵌有橋名刻石,上有“蔭秀橋”和“嘉靖甲寅夏”字樣。“蔭秀橋”三字娟秀有神,具自然之風(fēng)韻,淘為大手筆,蔭秀橋三字,琢刻不同,“蔭”字陰刻,“橋”字陽刻,“秀”字上半個陰刻,下半個陽刻,成為一半陰刻一半陽刻。象……[詳細(xì)]
  該亭建于明嘉靖辛亥年(1551),系里人許巖保捐資建造,意在行善,故名善化亭。亭石柱、木架、小青瓦、歇山頂,飛檐脊瓴,正脊與翹角都飾有龍吻。平面呈方形,石柱側(cè)腳尤為明顯。斗拱補間為“一斗三升”,柱頭為“斗口跳”,挑出挑檐,脊檁上尚有始建時題字:“嘉靖辛亥春許村許巖保偕室宋氏喜扌舍楊充岑石路雨亭以便往來福佑攸歸者”。兩道……[詳細(xì)]
  樂善堂又稱“耄耋廳”,二進三間磚木結(jié)構(gòu)廳堂建筑。建于明中葉,是汪氏宗族的一支祠,舊時,供老人娛樂和議事的場所。該廳一式平房建筑,抬梁式木構(gòu)架,采用徹明造做法,青磚小青瓦,瓦下鋪望磚,徽派馬頭墻,廳內(nèi)木構(gòu)架用材宏大,梭柱、月梁,斷面大,柱礎(chǔ)復(fù)盆狀.明間縫采用減柱造,金柱與金柱之間置五架梁,以擴大廳堂空間。瓜柱下有蓮瓣形平……[詳細(xì)]
  羅小明宅為明嘉靖年間磚木結(jié)構(gòu)三層樓房,通面五開間,屬五間二閣廂類型。大門不開在正面,而開在東邊廂房內(nèi),底層五間,利用三間采取“抬梁式”結(jié)構(gòu)作為廳堂,目的是增大了“會客”的場所,兩梢間裝修為住房。二樓、三樓均為三開間,樓上與底層的柱網(wǎng)不對齊,三樓正廳設(shè)祀祖座,其余辟為臥室。底層的丁字拱改變了常規(guī)做法,雕琢成一只倒掛的鯉魚……[詳細(xì)]
  明代中期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以屋脊以下為界,脊前、脊后分成兩進,脊前五開間,三開間為明間(享堂),兩梢間為臥室;脊后分成四間,兩個相套,形成兩套房,大門外東側(cè)有邊門,門內(nèi)有一條狹長的通道,直通后天井。前天井西廂有邊門通往戶外。樓上、樓下柱子不對齊,樓上木構(gòu)架具有明代早期的年代特征,如梁袱、額袱截面扁平;梁眉起翹平緩;叉手、梁……[詳細(xì)]
  明代中期民宅與司諫第毗鄰。該宅為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小青瓦,馬頭墻。據(jù)考證,初建時為三層,明清間后人改為兩層。梭柱、月梁、斗拱、蘆葦墻及板壁裝修都具有明顯的明代建筑風(fēng)格。窗隔做法與方文泰宅相似,小廳水池。因原建為三層,為底層采光之需要,天井較寬敞,天井四周檐口裝有磚質(zhì)水筧槽與陶器落水管?赡苁墚(dāng)時風(fēng)水觀念等因素的限制,該宅后……[詳細(xì)]
  方氏宗祠石牌坊,建于明嘉靖丁亥年(1527),四柱三間五樓,用徽州的白麻石雕琢砌筑,通體遍飾高浮雕,上枋和額枋的圖案全都鏤空,最高的浮雕高出底板28CM。與眾不同的是,牌坊頂處的“龍鳳榜”,別的牌坊上供的是“圣旨”、“恩榮”、“御敕”一類,唯獨這座牌坊“龍鳳榜”處沒有題字,只雕刻著一個齜牙咧嘴的鬼,右手拿著一支筆,左手……[詳細(xì)]
  潛口塔,又稱“潛口錐”。建于明嘉靖23年(公元1544年)是一座富有徽州文化特色的古塔。潛口塔座落水口要處,造型別具,四面八角,外七而內(nèi)四層。全塔高約60米,底層直徑10.4米,以上逐層按94%遞減,到頂層直徑7.2米,形成立錐體。塔內(nèi)各層均有不同風(fēng)格的神像、壁畫和歷代書法家手跡(現(xiàn)已不存)。塔頂采用葫蘆穹頂,這種營造……[詳細(xì)]
  方觀田宅屬明中葉普通農(nóng)民住宅,一進三間樓房,磚木結(jié)構(gòu),小青瓦、馬頭墻、型制和木構(gòu)架均是明代建筑風(fēng)格。隔斷和樓廳天井欄板均采用宋、元護縫制裝修,“一板一(木次)”。上下枋之間,用蘆葦墻隔斷。樓板出跳約一尺,樓層八角檐柱置斗拱挑檐枋。檐柱之間置簡易坐凳。尤其是屋柱與柱礎(chǔ)之間加一個木木質(zhì),具有防潮、防腐、防震功能。該宅結(jié)構(gòu)緊……[詳細(xì)]
  呈坎是一座明清古建筑的寶庫,而村中的古祠寶綸閣,無疑是這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寶綸閣,原名“貞靜羅東舒先生祠”,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明嘉靖間(約1542年),后殿幾成,因遇事中輟,七十年后重新擴建。古祠占地五畝余,分前、中、后三進,五層山墻,層層升高,顯得氣勢宏偉威武。第一進為儀門,儀門內(nèi)是八丈見方的天井……[詳細(xì)]
  潛口許氏宗祠位于徽州區(qū)潛口鎮(zhèn),時代為清。潛口許氏宗祠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下尖塔位于徽州潛口村南。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塔七層八角,底層直徑約10米,層層縮小,外觀如錐,俗稱“潛口錐”。塔空心僅兩層,第一層四面砌須彌座,墻上繪有佛像,第二層壁間嵌磚雕媚匾,內(nèi)鐫“翼峰”二大字,旁署“嘉靖二十三年甲辰歲,竹溪翁汪道植謹(jǐn)立”。其余五層為實心,F(xiàn)塔檐及頂部已毀。此塔分明下邊大上邊小,因何……[詳細(xì)]
  徽州長虹橋位于徽州區(qū)西溪南,時代為明。又名新橋,座落在西溪南村首原泰伯祠(現(xiàn)中學(xué))后,南北向跨豐樂河,北接愚公堤為莘墟潛口要津。全長185米,橋面寬6.5米,高約9米,紅巖石砌筑,十垛十一孔。始建于明代,原建有橋亭,兩旁有護欄,同治七年(1868)洪水沖壞橋垛兩座,石級五屜。里人吳玉培、吳永綏、呂本松等倡捐修復(fù)。后巖寺……[詳細(xì)]
  洪承棟宅及花園位于徽州區(qū)巖寺鎮(zhèn),時代為明。洪承棟宅及花園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古巖寺遺址位于徽州區(qū)巖寺鎮(zhèn),時代為唐至明。“東漢末及兩晉時期,佛教傳入古徽州,最初的活動場所之一就在小巖村,該村東南山坡處有一較大巖洞,峰巒峭立,巖石突兀,清泉涓涓,巖形如覆屋,為佛家修身煉形之所!睆氖禄瘴幕芯康膮窍壬榻B,這就是當(dāng)年的古巖寺,又稱古巖院。據(jù)乾隆刻本《巖鎮(zhèn)志草》記載,豐樂河南五里處的山坡上有前賢開鑿……[詳細(xì)]
  檀干園位于安徽黃山市徽州區(qū)西10公里唐模村。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間修葺。曾是本村許氏文會館舊址。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被國務(wù)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忠君鑄造了唐模,盡孝則成就了名聞遐邇的檀干園。相傳,清初唐模許氏有一位富商在蘇浙皖贛一帶經(jīng)營36爿當(dāng)鋪,時稱36典。其母想往杭州西湖游覽,苦……[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