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炭河里遺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寧鄉(xiāng)縣黃材鎮(zhèn)寨子村塅溪與溈水交匯的臺地上,是南方最著名的青銅器出土地。遺址年代約為商代到西周時期。寧鄉(xiāng)位于長江以南,卻有大量珍貴的青銅器出土,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最大的銅鐃和最大的銅瓿。炭河里遺址現(xiàn)存主要部分為黃材河北岸與土段溪交匯處的扇形地帶,城墻西南和東北分別靠近兩條河的河岸,城內保存面積約為2.3萬平方米,城外新發(fā)現(xiàn)保護面積為21萬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達40多萬平方米。1963年確認為西周遺址,分別于1973年和2001年進行小規(guī)模試掘,2003年……[詳細]
  玉蟾巖遺址新石器時代。位于湖南省道縣延壽鎮(zhèn)白石寨村,在此發(fā)現(xiàn)了時代最早的栽培稻等實物標本。玉蟾巖洞穴,當?shù)厮追Q為-洞。洞穴高于地面約5米,洞口部分寬約12~15米,進深6~8米,洞口方向為東南。洞口前地勢平坦開闊,陽光充足,適宜人類居住。遺址首次發(fā)現(xiàn)于1980年,曾多次進行調查。1993年、1995年兩次進行了考古發(fā)掘。遺址的文化層厚1.2~1.8米,地層保存基本完好。清理的生活遺跡主要為燒灰堆,灰堆一般直徑40~50厘米,厚不足10厘米。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制品和骨、角、牙、蚌制品。石制品全部打制……[詳細]
  程潛公館位于今長沙市芙蓉區(qū)解放路街道辦事處的白果園23號。解放后,程潛先生將該房交由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所有。湖南糧食局作為住宅安排職公租住,F(xiàn)房屋產權歸長房集團所有。公館建筑面積326.66平米。為二層青磚樓房,共有14間房屋,全青花窗戶,盡顯古樸典雅之風。程潛公館是一座兩層樓的民國風格建筑,紅石磚外墻,青石瓦屋頂,于鬧市中沉淀出一份歷史的厚重。由長沙市文物局頒發(fā)的“長沙市不可移動文物點”牌匾掛于木質大門上。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程潛公館原貌得以基本保留。程潛是湖南和平解放的重要直接推動者,程潛……[詳細]
  洪江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懷化洪江市沅江北岸。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建洪江寨,元末時已成為湘黔間商鎮(zhèn)。明代設洪江驛,清置洪江鎮(zhèn),民國時有“小南京”之稱。迄今完好保存有三百多棟古窨子屋,六十余座廟、堂、祠、院及一些舊報社、學堂、錢莊、戲臺、作坊、商鋪、青石街巷沖等。明清窨子屋和會館是這里最有特色的古建筑。窨子屋形似四合院,多為二進二層,或三進三層。三層以上南北間有天橋連通,高聳的封火墻內,屋頂從四圍適當向內中傾斜,靠方形小天井采光通氣。依山傍水,或處于深巷或吊腳于岸邊,屋檐高墻接踵,石板巷道與石級……[詳細]
  許家橋明代將軍府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qū)梳子鋪鄉(xiāng)許家橋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清道光時曾進行維修,形成現(xiàn)有格局。將軍府座東朝西,現(xiàn)存半圓形月臺、門樓、水池、長方形月臺、公廳屋、橫屋、圍墻、許氏宗祠、石橋及相關附屬文物。據許氏族譜記載,許氏始基祖許煥長祖籍浙江嘉興府嘉興縣善良鄉(xiāng),元至正年間任湖南衡、永、郴、桂副都統(tǒng),誥封振武將軍(從一品),卒于官舍,葬于零陵西路孝悌鄉(xiāng)大灣山(今許家橋);其子許諒元代任通判,誥授承德郎,葬父后遂定居此地;許諒之子許智、許信在明代均世襲指揮使之職;八世祖許健如于明嘉靖年間保……[詳細]
  常德鐵幢座落于湖南省常德市濱湖公園內。常德鐵幢原位于德山山麓乾明寺故寺的左側,1979年1月遷到此處。鐵幢是古代宗教特有的建筑物經幢。一般經幢用石頭或木料建造而成,而這座經幢則是用白口生鐵分段鑄成的,十分罕見。鐵幢的形式是仿木結構圓柱形,分12層,層與層之間挑出短檐,上小下大,形似塔狀,故民間又稱其為“鐵塔”。幢身的下部鑄有半身力士像和釋迦牟尼的佛像,周圍用金剛杵狀花紋、連珠紋和虎、龍等動物圖案作裝飾花紋;中部鑄有般若波羅蜜多心-,以及捐資造幢人的姓名、官職。全幢通高4米余,底部直徑為0.9米,……[詳細]
  蔡鍔故居位于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qū)的蔡鍔鄉(xiāng)(1948年,屬邵陽縣親睦鄉(xiāng)。1950年3月,屬蔣河橋鄉(xiāng)。1952年3月,邵陽縣析置邵東縣,為邵東縣第三區(qū)蔣河橋鄉(xiāng)。1985年3月,為邵陽市郊區(qū)蔣河橋鄉(xiāng)。1996年5月,更名為蔡鍔鄉(xiāng)。)蔡鍔村。蔡鍔故居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停車場,大概長寬各20米,還是黃泥草坪地面,有些地方有積水,還可以看到明顯的車轍。一部分是故居和陳列館,占地面積約4畝,其中建筑面積約300平方米。故居坐南朝北,東側坐東朝西建有兩層樓的陳列館,故居和陳列館后面有片茂密的小樹林。故居前面正對……[詳細]
  漢高祖五年設遷陵縣,因縣城呈方形而叫四方城,F(xiàn)出土文物有戰(zhàn)國時的短劍、戈、山字銅鏡;漢代的銅盆、銅器;元代的瓷器,今遺址尚存。四方城遺址位于保靖縣遷陵鎮(zhèn)要壩村,地處酉水流域中游北岸。遺址區(qū)總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整個遺址區(qū)包括四方城遺址、漢代青銅冶煉遺址、戰(zhàn)國糧窖遺址和戰(zhàn)漢墓群。四方城遺址始建于戰(zhàn)國,延續(xù)至唐宋時期,有豐富而珍貴的地下遺存,是研究當?shù)赝林褡逦幕约皯?zhàn)國楚、巴文化、土司文化關系乃至中華民族如何走向多元一體的重要資料和物證,對研究秦代洞庭郡、漢代武陵郡以及酉水流域的政治、軍事、經……[詳細]
  介紹南岸私塾舊址位于毛澤東同志故居西側。始建于清代。青磚青瓦,白色粉墻,建筑面積幾近400平方米。原為鄒姓祠堂公產,右側曾辦私塾。1901年毛澤東八歲時曾發(fā)蒙于此,讀書兩年。塾師鄒春培先教毛澤東《三字經》、《百家姓》,接著教《論語》、《詩經》、《孟子》等儒家經典。毛澤東刻苦攻讀,并深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和影響。解放后南岸為本地農民住,1965年由國家征收。1968年經韶山革命紀念地建設辦公室和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主持,進行過全面維修,使私塾舊址保持當年原貌,是年年底開放至今。1972年9月,南岸被列……[詳細]
  羊舞嶺窯址時代為元。位于湖南省益陽縣羊舞嶺鄉(xiāng),此為省內重要的元代窯址之一。此遺址南北長約300余米,窯具堆積如山,廢品極少。胎呈瓷白色,少部分微黑,胎壁很薄,器底不厚,釉色乳白,白中泛青。也有在白釉上飾醬色梅花點或僅在口沿處施一圈醬色釉的,但為數(shù)少,有碗、碟、盤、燈盞等。黑瓷出于早期,皆小件器皿,如小碗盞與高足杯等。不見壺、罐諸器。有的碗心露胎(或叫“刮釉法”)。露胎式器底特別厚,疊燒時墊些砂粒,燒時不易倒不易變形。早期青瓷有碗、盤、碟、缽、缸等,以盤為主,器表一般較大,制作較精工。釉色青綠、鸚……[詳細]
  向警予故居位于湖南省溆浦縣城,此為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婦女運動領導人向警予的紀念建筑。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九月四日,向警予誕生在這里,并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向警予(1895—1928),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的婦女運動領導人之一,為第一個女中央委員,中共中央婦女部第一位部長。1928年3月在漢口法租界被捕,堅貞不屈,同年5月1日英勇就義。故居系向警予的父親向瑞玲于清光緒年間從一夏姓人家購得,當時僅三間木屋,之后陸續(xù)擴建形成現(xiàn)在規(guī)模。1978年,人民政府對故居進行維修后,于1……[詳細]
  時代:石器時代虎爪山遺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是舊石器時代的古遺址,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⒆ι竭z址面積1萬平方米。石制品出于距地表2米左右的第四紀網紋紅土層中。1988年調查發(fā)現(xiàn),同年5月發(fā)掘6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7件。1994年至1997年初,在磚廠取土過程中又采集石制品及石料126件。石制品有石核、石片和石球三大類。石器有石片石器和礫石石器,器形有砍斫器、切割器、刮削器、尖狀器、薄刃斧、石球、石錘等。此遺址總體上屬華南礫石石器文化傳統(tǒng),因其有一批……[詳細]
  黃興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峰以北小月亮坪上方,麓山寺后,有石級直達。墓坐西向東,由三層近百級石砌臺階步入墓地。墓矗立塔形碑柱,為一整塊四棱形乳白色巖石琢成,高約10米,氣勢雄偉,正面嵌銅制墓碑,上鐫“黃公克強之墓”,墓表四周以石基柱圍護欄桿,前有拜臺、石凳,地面鋪以花崗巖,整個墓表占地1186.24平方米,蒼松翠柏,掩映其間。墓的右下方,有黃興墓廬,已加修葺,大廳陳列黃興生平事跡,供游人瞻仰。黃興(公元1874-1916年),原名軫,字廑午,后改名譽,號克強。湖南長沙縣人,辛亥革命的先驅和領袖,史有“……[詳細]
  零陵文廟位于永州市零陵古城東門嶺路(永州市五中旁,零陵文物管理所內),原為“零陵縣文廟”,又名“縣學宮”、“先師廟”、“孔子廟”、“圣廟”等,始建于宋嘉定初年(1208年),原址為瀟水西岸愚溪橋左,后曾六次遷移改建,四易其地,F(xiàn)存建筑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建,但今僅余大成殿及東西兩廡,建筑面積約700平方米。大成殿為歇山重檐,翼角高翹,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殿前廊有石柱四根,兩根為漢白玉柱,兩根為青石柱,分別浮雕著蟠龍與飛鳳。殿前月臺及丹墀兩旁分立石獅、石象各一對,丹墀則為漢白玉浮雕云龍……[詳細]
  陶澍墓于1840年由左宗棠擇地修建,位于化小淹鎮(zhèn)沙灣村沙灣苗圃院內,座北朝南,面對資水,背依群山,占地7560平方米。墓園正門為三間四柱牌坊,花崗巖和漢白玉質地,高四米,寬五米。坊前兩側各置花崗巖石雕獅一尊。從正門入內,依次是:神道直通陶澍墓丘,左右兩側為五位夫人墓,墓前依次有石羊、石虎、石馬、石武官、石文官各二守墓;神道左側有御碑亭和享堂,御碑亭前有側門出入;四周繞以二米高的青磚圍墻。是一座典型的、保存完整的清代封疆大吏墓葬形制景觀。陶澍,字子霖,號云汀,安化縣小淹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