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青古建筑位于鄖縣胡家營鎮(zhèn)凍青溝村,清代建筑,包括慶暢園、娘娘廟及楊泗廟。慶暢園為硬山、灰磚青瓦木架結構二進式,由前房、天井、后堂組成;娘娘廟為硬山、重檐,分上、下兩層,上層為主要建筑,并列三間,墻壁上殘留卷云神仙圖案,下層為人行通道,類似過街樓形式;楊汜廟結構構造與民居相同,只是沒有兩側的廂房,廟內(nèi)保存兩通道光時期功德碑。該建筑為研究清代聚落和建筑特點提供了實物資料![詳細] |
青山崖洞堰位于崇陽縣青山鎮(zhèn)青山村青山巖洞內(nèi)。建于咸豐六年(1865)依托天然巖洞建成,圓形洞口,寬2-15米,洞內(nèi)約250米處有一深潭,潭內(nèi)以磚石砌筑攔水壩,再用陶涵管將潭水引至洞外。共拼接陶涵管200余件,全長400余米。因架設涵管壘砌磚石墩座20多個,洞穿鐘乳石十余處,巖壁上插裝石挑梁160多根。近洞口處立光緒二年(1876)石碑1通,記修堰經(jīng)過。(第三批)……[詳細] |
黌學大殿位于棗陽市北城街辦大南街。又稱文廟,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清嘉慶年間重修。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積約73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進院落布局,有欞星門、星橋、至圣殿、崇圣祠及明倫堂、節(jié)孝祠、忠義祠等,F(xiàn)僅存至圣殿,面闊五間26米,進深三間13米。單檐歇山琉璃瓦頂,兩山穿斗式構架,中部抬梁式構架。四壁為磚墻,檐下施斗拱,檐枋彩繪動物、花鳥及人物圖案。(第三批)……[詳細] |
東岳廟位于團風縣回龍山鎮(zhèn)回龍大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明萬歷、清康熙年重修、擴建而成,F(xiàn)存主體建筑和戲樓。主體建筑坐北朝南,中軸對稱布局,由山門、鐘鼓樓、地藏殿及觀音殿等建筑組成。戲樓又名萬年臺。坐南面北,面闊三間12米,進深二間9米。平面呈“凸”字形,分前臺、后臺。前臺重檐歇山灰瓦頂;后臺單檐硬山灰瓦頂,穿斗式構架。該廟是鄂東地區(qū)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第五批)……[詳細] |
位于羅田縣大河岸鎮(zhèn)滾石坳村。王葆心(1869——1944),湖北羅田人,地方史志學者。曾任清政府禮學館總纂,辛亥革命后任湖北革命實錄館總纂、武漢大學教授、湖北省立國學館館長等職。主要著作有《古文辭通義》《歷朝經(jīng)學變遷史》《方志學發(fā)徵》等。墓封土高1.5米左右,占地面積約30平方米。墓前立大理石碑及墓志3方,記墓主生平。兩側石柱刻-題挽聯(lián)“楚國以為寶,今人失所師”。……[詳細] |
青河城遺址位于公安縣甘廠鎮(zhèn)青河村,新石器時代遺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200~240米,面積約6萬平方米。地表可見城垣遺跡,形狀基本完整,城垣底部寬約30米。采集陶片以紅陶為主,少量的黑陶和灰陶,器形主要有豆、盆、鼎、缽、碗等,紋飾較少,有少量的凹弦紋、凸弦紋和附加堆紋、繩紋等。該遺址是一處保存較好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址,對研究江漢地區(qū)社會復雜化過程有較重要的價值![詳細] |
龍王尖遺址位于武漢市黃陂區(qū)。明清山寨遺址。占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周長12公里,分設東南西北四個寨門,寨墻由條石壘砌而成,平均高35米,最高處達45米,寬13~15米。寨墻頂部砌有哨口、箭窗、磙木檑石發(fā)座、烽火臺等軍事設施。寨內(nèi)依山就勢分別建有街市和用于武備、居住、圈養(yǎng)牲口的石板屋千余間。該寨防御體系完備,是研究武漢周邊地區(qū)明清城鎮(zhèn)防御體系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
段德昌殉難處及墓位于巴東縣金果坪鎮(zhèn)江家村一組。段德昌(1904-933),湖南南縣人,湘鄂西革命武裝和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紅六軍軍長,中共湘鄂西省委委員、湘鄂西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1933年6月因錯誤肅反被害于此。1958年在其殉難處建墓。段德昌烈士殉難處及墓是研究湘鄂西蘇區(qū)發(fā)展史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
泉山畫屋位于陽新縣龍港鎮(zhèn)泉山垅村。建于嘉慶初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進院落布局,有門廳、前堂、過廳、祖堂及左右偏房。門廳、前堂、過廳、祖堂均面闊五間24.5米,分別進深4.8米、6.26米、5.8米、8.82米。單檐硬山灰瓦頂,抬梁、穿斗混合構架,前后壁均設隔扇。梁、柱、門、窗設有多種圖案的木雕構件。封火山墻,外壁飾彩畫。(第三批)……[詳細] |
向燮堂墓位于恩施市沙地鄉(xiāng)龍角村。向燮堂(1866—1904),又名協(xié)堂。湖北恩施人,土家族。1940年1月,法國傳教士法希圣等,欺侮民眾,向燮堂率領土家族農(nóng)民打死法希圣及其幫兇7人,搗毀教堂,史稱“施南教案”。事發(fā)后,清政府派兵鎮(zhèn)壓,向燮堂遭殺害。墓占地面積10平方米。1949年后于墓前立碑,碑文簡介向協(xié)堂生平事跡。是土家族勞動人民反抗外侮的重要見證。(第五批)……[詳細] |
鳴鳳塔位于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zhèn)龍舟坪村,清代石塔。清同治二年(1863)至四年(1865)知縣景匯、陳維模率鄉(xiāng)紳劉文源、方可儒、李芹芳、李植達等人修建。八角七級樓閣式,通高27.5米,塔基邊長4米。塔門面南,拱形,高2.2米,門額嵌楷書“鳴鳳塔”石匾。二層以上每層交錯設二拱門,余壁設龕浮雕坐佛。該塔設計精巧、風格獨特,佛像雕刻精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詳細] |
襄陽學宮大成殿位于襄樊市襄城區(qū)積倉街中段北側。襄陽學宮始建年代不詳,唐代位于城外,北宋慶歷五年(1045)遷至城內(nèi),明代曾5次重修,崇禎末年毀于戰(zhàn)火,清順治年間、康熙十二年(1673)復建,后不斷擴修,F(xiàn)僅存大成殿,建于道光二年(1822)。面闊五間17.8米,進深三間11米,重檐歇山琉璃瓦頂,中部抬梁式構架,兩山穿斗式構架,前壁設格扇,有檐廊。(第三批)……[詳細] |
賀英殉難處位于鶴峰縣太平鄉(xiāng)洞長灣。賀英(1886-1933),女,又名賀民英,賀龍胞姐,湖南桑植人。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在軍事上,物資上積極支持活動于湘鄂邊的工農(nóng)紅軍,曾任桑(植)鶴(峰)地區(qū)游擊隊隊長。1933年犧牲。殉難處為一民居,有房屋4間,面積139平方米,懸山頂,木結構。賀英是土地革命時期重要的女性領導人,賀英殉難處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第五批)……[詳細] |
漢川門位于黃岡市黃州區(qū)漢川門社區(qū),明代建筑。是黃州城的西北城門,占地面積150.4平方米,建于明代早期,后多次維修。青磚砌筑墻體,中間夯筑填土,整體呈長方形,拱形門洞,門洞寬2.8米,高3.27~5.04米,進深12米,門洞內(nèi)地面呈斜坡狀。附近的古城墻殘長320米,為磚砌城墻,明代洪武元年(1368)修筑。漢川門及古城墻是黃州城僅存的實物代表,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詳細] |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鐘祥城區(qū)北部,距市中心約1公里.是明代文物旅游景點,始建于弘治之年(1488年),后嘉靖十八年(1539年)嘉靖皇帝南巡承天府,對殿宮進行了擴建。興王府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興獻王的藩府,也是嘉靖皇帝出生發(fā)跡處。興王宮舊有龍飛、隆慶等殿,卿云、鳳翔等宮,宮前有3孔石橋1道,橋下有荷花池1個,漢白玉龍云御階1塊,出水石雕龍頭6具,四周環(huán)以朱色圍墻。……[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