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蓬運河 位于江山鄉(xiāng)潭蓬村西南,故名潭蓬運河,運河所流經之處,均為海石結構組成的丘陵地 帶, 流經“仙人坳”,故又名“仙人垅”。運河東起仙人垅口,西至上松,全長2公里多。 運河中段西南壁上,刻有“成通九年(公元868年) 三月七日”字樣,其底部刻有一行字體較 大的“新湖南軍”字樣,另一處刻有“元和三五作”。1981年北京大學、寧夏大學及廣西壯 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考察組,曾先后到該現(xiàn)場考察,認為此運河是全國兩大“仙人垅”之一。據 五代(后晉)人劉昀等撰的《舊唐書,高駢傳》、宋人周去非(曾任桂林通判)的《嶺外代答》 和孫光憲的《北夢瑣言》所載,該運河最早辟于公元42年漢將馬援南征時,因地處巖層無法 竣……[詳細] |
唐介(996一1069),字子方,宋神宗朝副宰相,三司使拜參知政事。其墓位于興安縣高尚鎮(zhèn)江東村委大宜山(現(xiàn)為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下文公布的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料記載,其遠世孫唐瓊于南宋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主持二修并重新刻石立碑。2004年,其后裔茗田村族人組織三修并立碑,以示宗功浩蕩,祖德昭彰![詳細] |
“岑德固及母墓”又名“岑孝子坊”,屬于靈川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被確定為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海陽廟(包括明心寺、靈澤廟、海陽山摩崖石刻)明心寺位于桂林靈川海洋鄉(xiāng)東北方向的海洋山下。該寺始建于唐代,宋代賜名靈澤廟,明朝更名龍母廟,清稱海陽廟,后改稱明心寺,以祭祀湘漓二水之源神![詳細] |
青龍江口遺址位于青秀區(qū)長塘鎮(zhèn)定西村北面的青龍江口,時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1981年,青龍江口遺址被公布為廣西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桂林市靈川縣海洋鄉(xiāng)大廟塘村委會大桐木灣村,名列第2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據清光緒三年纂修的唐氏家譜記載,該村唐氏先祖原系湖南永州府零陵縣人,乾隆初年由全州遷至此聚居繁衍至今。大桐木灣村現(xiàn)存的古建筑種類齊全,風格獨特。村內尚存大量的清末年代的古民居、門樓、巷道、石板路、古井等。走進村落里,古宅連群成片,古巷曲徑通幽,可以感受古韻悠悠的美好。此外,秋季的這里,是一片絢麗美好的銀杏世界景致。大桐灣是著名的銀杏之鄉(xiāng),林區(qū)有銀杏樹100萬株,延續(xù)著金色童話般的夢想,是一抹濃厚的深秋海洋物語。古老銀杏樹在村中隨處可見,其中一株號稱白果王的樹據說有三百多年![詳細] |
南丹土城址位于柳城縣鳳山鎮(zhèn)南丹村民委南丹屯及四周。整體呈河蚌形,面積170000平方米。城墻用土夯打而成,現(xiàn)殘存的土城墻高4米,城墻上設有馬面,保存較好。鳳山城址位于柳城縣鳳山鎮(zhèn)境內,F(xiàn)殘存城墻長300米、城垛15個,分鳳山中心小學的東面圍墻、鳳山中學的西面圍墻兩段![詳細] |
潮田鄉(xiāng)留村秦家祠堂建筑年代不詳,據祠里保存的石碑上記載: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重建祠堂;光緒32年(公元1906年)重建戲臺;1962年擴建看臺。戲臺前有七塊精美的木雕,每一塊木雕圖案既是代表一部戲劇。其中的笫二塊是薛仁貴救駕,笫三塊是綁子上殿,笫四塊是百壽圖,第六塊是秦瓊救駕,其他三塊出處不明。祠堂里的四根石立柱高近五米,直徑約30多厘米,石柱與木柱的石墩都雕刻得十分精美。潮田鄉(xiāng)留村秦家祠堂及戲臺古建筑于2017年被列入笫七批廣西區(qū)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圣母宮,為黃氏“祖廟”。毛村人認為自己是“邵武黃峭山家族”后裔,在圣母宮內供奉有峭山公及三位夫人(俗稱“三祖婆”)之像。乾隆三十三年春,黃姓族人商議籌備,將建于康熙年間的舊廟萱梵寺拆除,于乾隆三十五年在現(xiàn)址建起了規(guī)模更為宏大的祖廟“圣母宮”,并保留至今,其間曾是民國大圩區(qū)萬正鄉(xiāng)公所駐地和小學校址。到宣統(tǒng)二年的140多年里,圣母宮曾遭受過水災、蟻患等多種災害,黃氏先人先后三次對祖廟實施大規(guī)模維修。……[詳細] |
熊村位于廣西桂林市大圩鎮(zhèn)的熊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熊村原來是湘桂古商道上的一個重要的貨物集散轉運站,曾經使用了六七百年的商道在明清達到鼎盛時期,由于后來開通了鐵路被廢棄,熊村也隨著古商道一同衰敗沒落,逐漸地被人慢慢淡忘。走進熊村古鎮(zhèn),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猶如江南水鄉(xiāng)似的小橋流水人家。村內有上百棟錯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曾經有湖南會館,江西會館。磨得發(fā)光的石板臺階或鵝卵石鋪成的的石路,土墻黑瓦的房屋、墻體或大門上仍有字跡模糊的文革時期的標語,無人居住的破敗老屋比比皆是。村內極少看到有年輕人和孩童,只有幾個老人家還在留守著昏暗宅院。這村子愈發(fā)顯得古樸、滄桑,同時還有些荒涼。熊村也是為……[詳細] |
廖仕寬墓位于河池市宜州區(qū)安馬鄉(xiāng)古育村古育屯東南1公里果掩坡上,年代為清。廖仕寬墓為第七批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廖仕寬墓邊沿線為基線,向四周外延20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50米范圍內![詳細] |
瑤里古墓群位于南丹縣里湖鄉(xiāng)瑤里村瑤里大寨北面山坡上,年代為清,幚锕拍谷簽榈谄吲灾螀^(qū)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古墓群邊沿線為基線,向東外延8米至瑤里通往塘社的村級公路岔口,向南、向西、向北各外延10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30米范圍內![詳細] |
石康塔,也叫順塔,建于明代天啟五年(1625),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合浦縣石康鎮(zhèn)順塔村南流江故道岸邊,取行船“順航”之義又名順塔,一九六二年公布為合浦縣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公布為合浦縣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2月8日,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列為第七批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東門四牌樓位于河池市宜州區(qū)慶遠鎮(zhèn)城中東路,年代為明。東門四牌樓為第七批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東門四牌樓主體建筑四周墻基為基線,向四周外延3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20米范圍內![詳細] |
大路底村古建筑群位于全州縣黃沙河鎮(zhèn)大路底村委大路底村,年代為明至清。大路底村古建筑群為第七批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車寨古建筑群(含寨明、相思、平寨、陡寨等屯古建筑群)位于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xiāng)車寨村,年代為明至清。車寨古建筑群為第七批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榕津古街:古街長約二百米,寬約五米。街北端為一樓門,上 書-“通津泰履”,樓門內有石凳,兩側有扶梯可上二樓,樓上供奉祝融火神。古街以清末民國初年南方民間兩層樓式的木、青磚建筑居多,除小學外僅有兩家新建建筑,青磚素瓦,木樓飛檐,顯示了江南古鎮(zhèn)建筑的古樸風貌。保留有粵東會館、三神宮、紫竹仙宮、青石磚拱門、廖炳坤、廖振國等商人的舊居等建筑。其他民居也保持原樣,有多間二進甚至三進的房屋,為二層青磚灰瓦房,木制格扇門窗。街東端有水井一座,原有兩碑,字跡均已模糊,現(xiàn)一碑仍立于路邊。原有湖南會館,已廢,現(xiàn)址為榕津小學,僅有兩道石門殘留。街內榕津桂劇班還保留著“廣西第一鑼”。除古榕外尚有桂花古樹數(shù)株。此外,榕……[詳細] |
柳城仫佬族古建筑群(含覃村、潘村和灘頭等村屯古建筑群)位于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xiāng)境內,年代為清。柳城仫佬族古建筑群為第七批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韋天強故居年代為民國,位于東鄉(xiāng)鎮(zhèn)平嶺村民委上平嶺村。韋天強故居為武宣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四方靈泉是位于靈川縣潭下鎮(zhèn)山口村。井水清冽,長流不涸。井口順次砌有環(huán)形石板,四周用料石砌成圍欄。古井東面筑有高3.88米的石牌坊,牌坊四柱三門,柱端各蹲有一座石獅。正中額枋刻有楷書“四方靈泉”4個大字,在距井口3米處還有一面照墻,墻上鑲砌著兩塊石碑,左碑刻有《山口四方靈泉記》,對古井修建始末作了詳盡敘述,右碑刻有修建古井時集資捐錢人的姓名。據碑刻記載,古井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太平興國年間,原名“四方泉”。雖然秦時溫泉和漢時醴泉皆是當時名泉,但都不如該泉靈驗,后人因此為其加上一個“靈”字,井名改稱“四方靈泉”。此外,古井北面圍欄中間還立有一塊石碑,碑上有一條栩栩如生的巨龍浮雕,遺憾的是龍頭遭到人為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