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臺州市旅游

臺州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翠屏山、靈巖、朱巖摩崖石刻,位于黃巖區(qū)北城街道新宅村翠屏山、靈巖、朱巖山上,共有 9 處;究逃诖淦辽綎|南部石壁與靈巖洞壁上,宋代學者葉適在《黃巖浮橋記》中寫道:“縣直北上,爽氣浮動,花柳之麗,雪月之勝,無不在江北……”,其文指的就是翠屏山一帶山巒。南宋時朱熹在翠屏山靈巖洞口上方鐫刻“寒竹松風”四字,字尚依稀可辨。靈巖洞坐北朝南,傳邑人宋右丞相杜范曾在此讀書。“曲徑”二字摩崖在靈巖洞西,字徑 0.4 米,明代禮部尚書黃綰題于山。摩崖勒詩,現存《小有吟》70 字,此詩摩崖長 1.5 米,寬 0.8 米,在靈巖洞西側 3 米,全詩內容:“寧江之南陰壑古,寧江之北石壁削。兩有空明皆洞天,江北之壁可……[詳細]
  中山村鳶泉位于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zhèn)中山村澄海西路23號門前。建于民國二十五年六月(1936)。井身圓形,塊石砌筑,白石六角形井圈,用六塊開出榫頭的大石板扦合而成,每邊長65厘米,厚14厘米,高60厘米。西面井圈外側上寫有“鳶泉”二字,其相鄰井圈上刻有“民國二十五年六月立”。水井規(guī)矩厚重,泉水清澈甘甜,是居民生活水源。望雨泉位于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zhèn)勝海村小門頭路57號西面。井身圓形,塊石砌筑,白石六角形井圈,用六塊開出榫頭的大石板插合而成。每邊長55厘米,高72厘米,面積為0.8平方米。其中一塊井圈內側橫刻“望雨泉”,左右豎刻落款,右款刻“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左款部分模糊,刻“□□公建”![詳細]
  松巖山摩崖石刻位于黃巖區(qū)澄江街道大巍頭村、岙里村及石柜岙村的松巖山上,共有七處。其一在松巖山天梯頭,為元代石刻造像。石刻由佛龕、石像及兩側聯對構成。佛龕長1.3米,寬1.3米,內鑿石雕座像一尊。石雕造像臉部神態(tài)安詳,雙目微開微合,體態(tài)均衡,身著半袖衣襟。左右兩側分別刻有“外觀塵境不生謂明心,內藏真體無形謂見性”聯對,聯高120厘米,寬26厘米,每字約13厘米。其二在松巖山天梯上路側巖壁,石刻高58厘米,寬33厘米,題64字“觀音五指化五尖行者記面打叟巨感□固來提間怡空印何如來片大推安穩(wěn)四秀尖忍□非□□三千夅代妖□何日□求化度到西天者石……(落款)丹崖委羽□□此處”,文下飾菩提葉,寬33厘米,高……[詳細]
  九峰烈士墓位于黃巖區(qū)東城街道九峰公園內,坐南朝北,依山分級而建。1956 年初建于靈臺峰下的桃花潭南邊,1985 年自山下遷至靈臺峰山崗上,墓道入口在公園景區(qū)南麓上山蹬道處,墓道又名“百步森”,蹬道別出心裁構砌。時而直上,時而左右盤繞,升至頂巔,登高遠望,城區(qū)盡在眼底,陵區(qū)正中間矗立紀念碑,碑面直書“革命烈士之墓”六個隸書大字,另有“碧血長出革命志,誓為階級不惜身”十四字篆書對聯。碑陰銘刻“永垂不朽”四隸字。2011年,黃巖區(qū)人民政府出資重新修建了烈士墓園,陵區(qū)正中間矗立紀念碑,基座高110厘米,紀念碑高 240 厘米、寬 80 厘米,用黑色花崗巖砌筑三級臺座,上面直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詳細]
  豫親堂位于黃巖區(qū)茅畬鄉(xiāng)下街村,為明代早期建筑。現存建筑整體由中堂、廂房及臺門構成。坐東朝西。大殿為 9 開間建筑。明間寬 3.9 米,次間寬 1.91 米,稍間寬 3.58 米,第一盡間寬為 2.1 米,第二盡間寬為 2.08 米,進深 7.2 米。明間、次間、稍間及盡間金柱、山柱均系方形木柱。其中明間金柱為 0.25 米 ×0.25 米。明間存有地袱,地袱呈梯形狀,地袱下鋪墊石板。柱礎呈正方形,抹角。抬梁式梁架結構。廊檐為卷棚頂結構。廊檐寬 2.7 米。兩側次間檐柱柱頭上不安斗,而是直接置拱,出挑起到了分擔檀條的承重作用。同時,一根方形橫梁額枋橫跨明間及兩側次間檐柱之間。廊檐下月梁呈象鼻狀![詳細]
  永寧寺和尚墓塔位于黃巖區(qū)新前街道西岙村永寧山之南半山腰上。四周一片茂密的樹林,和尚墓坐西朝東而建,為清代墓葬建筑。墓高 1.55 米,寬 1.09 米。墓身由石板和小方塊青磚相疊砌筑,其外壁涂刷傳統(tǒng)砂灰。墓正面兩側砌有圓形立柱,中間豎墓碑,刻有“俗后靡疆,邱本思敬立□□□大清□□□”等文字,碑文已嚴重風化。正前方離墓約 3 米處,有一座三級六面石塔,塔高 1.71 米,由塔基、塔身、塔剎組成。第一層每面刻飾環(huán)形壸門;第二層砌筑瓦面檐口,設轉角倚柱與壸門。同時,塔身每面分別刻有圓寂和尚姓名:1.塔東北角刻“清故比丘妙萬華光老和尚之塔”;2. 塔西北角刻“永寧堂比丘上圓下成道禪師之壽塔”;3.塔西……[詳細]
  新金清閘俗稱廿二洞閘,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濱海鎮(zhèn)閘南村金清港垃圾匯。民國21年(1932)議定在垃圾匯建新金清閘。由省水利局工程師胡布川設計,晏華璋工程師主其事、林汝哲副工程師輔之,中華興業(yè)公司投標承包施工。是年10月1日正式動工,至23年(1934)8月8日竣工,耗資38萬元(銀元),由溫黃兩縣按6.5:3.5分攤。新金清閘為22孔,排水凈寬55米,設計流量700立方米每秒,閘身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為浙江建造現代水閘之始,閘門為木結構,使用手搖機械啟閉機,為溫黃平原金清水系主要蓄淡水排澇閘,時為浙東最大出海閘。建國后,于1951年、1953年先后進行了兩期修理。1962年后,逐步改木閘門為鋼……[詳細]
  新來橋位于黃巖區(qū)江口街道新來橋村徐家里。橋呈東西走向,為清代建筑。占地面積為40.5 平方米。橋長 13.5 米 , 寬 3 米 , 橋凈跨 6.1 米 , 矢高 3.2 米。新來橋為單孔石拱橋。橋拱券由石條作分節(jié)并列砌筑。橋墩由塊石相疊而筑。橋東西兩端各由 15 級踏步構成。橋面中心放置一塊正方形浮雕石,內刻卷云與花草圖案。橋面南北兩側砌筑欄板、望柱。望柱柱頭呈荷花燈狀。每邊設置 4 盞荷花燈,配兩只石雕猴子與獅子。橋南側拱券石刻“新來橋”三字。橋北側拱券石刻“大清道光七年歲次己亥重建荷月吉旦”。歷史上新來橋是黃巖至海門等地必經之路,后因河道改變,橋被廢棄。新來橋建筑體量不大,石筑雕刻工藝很……[詳細]
  太平天國臺門座北朝南,臺門里的房子建于明代,古樸、大方,F部分為居民私房、部分為公房、部分為臨海博物館“云古齋”。房子原為王介眉所有,在清道光六年(1826年)和十三年(1833年)的時候,分別賣給了林、陳二姓。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月,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從金華出發(fā),分兵兩路--州。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一日,李世賢率軍進入臨海,就在這里的陳家設立了總部,民國·陳懋森《臨海縣志稿》稱:“館蓉塘巷陳氏宅”。同治元年(1862年),李世賢奉命回援天京,到四月份,全線撤-州,在臺州歷時七個月。太平天國臺門為太平軍所建,系八字門形式,造型簡樸大方。臺門內的明代所建民房占地面積約四百五十平……[詳細]
  山下郎石板倉遺址位于黃巖區(qū)江口街道山下郎村朱砂堆山下。遺址占地面積15000 平方米以上。內有 26 處被開采過的采石倉遺址及十個洞穴。長期以來得雨露浸浴,積一泓碧水,形成洞連洞、池連池的自然景觀。從遺址頂朝下看,似一口口巨井;由下往上看,近百米高的頭頂只能見一方藍天。據山下郎村長者回憶,祖輩口中流傳,該采石倉自明代開始開采石板,至今已有400 多年歷史。數百年來一直都在不間斷地開采,此地巖塊質地堅硬,所采石料作為建材用料被廣泛應用到各建筑行業(yè)。所開采的巖塊除售給臺州各縣 ( 市、區(qū) ) 外,還遠銷至本省各地。至 1970 年,隨著建筑業(yè)建材石料需求量加大,采石倉開采達到鼎盛。20 世紀 80……[詳細]
  王士駿故居位于黃巖區(qū)東城街道百花社區(qū)雙桂巷 56 號。坐北朝南,整幢建筑結構由三進構成。第一進為七開間二層樓房,臺門置于中間。北側廊檐柱上置各式雕刻的牛腿。第二進也為七開間二層樓房。為便于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穿通,在其東側二層設置通道回廊,形成二層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的回廊格局。第三進系單層七開間樓房,形制普通,在第二進中堂與第三進間,為便于遮風擋雨,建有涼亭式通道走廊,頂層為藻井結構。在第一進與第二進正房東側,仍保存有七開間二層樓房,F存老宅建筑32間。王宅建筑用房較為講究,第一、二進為房東本家用房,正房東側二層七開間為客人用房。單層七開間為王宅院落的傭人用房。王宅建于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詳細]
  濟老街位于黃巖區(qū)北洋鎮(zhèn)潮濟村。主街南北走向,南起三官壇,北至止江亭,長約 260 米,街面寬 3.5 米,街兩邊開有南北貨店、藥店、布店等店面 60 多間。其中陳萬順開的南北糖果與中西布行所在建筑為一座民國初期老屋,五開間面建筑,坐西朝東,硬山頂,單坡,小青瓦蓋面,內部為木質圓柱。主街建筑基本為民國初期的老屋。南端的三官壇建于 1935 年,系一座仿古廟宇,歇山頂,小青瓦蓋面,街面門窗雕刻精致。分支街東西走向與主街十字交叉。分支街東部有一座陳元生南貨店,為清代建筑,坐東朝西,三開間店面,穿斗式梁架,兩邊墻體上飾有淺灰雕圖案,臨街檐柱上雕刻精美牛腿及神話人物。潮濟老街在古代為黃巖與西部山區(qū)的必經……[詳細]
  靜安寺位于黃巖區(qū)北洋鎮(zhèn)青龍頭村,始建于唐咸通九年(868)。現存該寺大雄寶殿,坐南朝北,系清代建筑。五開間,歇山頂,抬梁式梁架。殿內明間、次間、梢間置木柱子15 根,兩側山墻的屋柱均為方形石柱。廊檐為卷棚頂,每根檐柱支撐月梁及二組重出斗拱,殿內橫梁上設三組復壁拱。拱板上雕刻回字形圖案。殿內柱磉為素面青釉石,大殿門檻為石質。大殿通面寬 17.5 米,明間寬5米,通進深14.5米,高9米。殿內梁架墨書“佛日增輝,0-常轉,皇圖鞏固,帝道遐昌”。棟梁上墨書系清嘉慶八年(1803)重修。靜安寺原寺院建筑規(guī)模較大,現有寺院殘存老圍墻,高約 2.2 米、周長約 800 米。圍墻由塊石疊砌,現圍墻內種植有大……[詳細]
  浦洋上下臺門位于茅畬鄉(xiāng)浦洋村,坐東朝西,為明代建筑。分為上臺門和下臺門。其中上臺門占地面積 6 平方米,臺門寬 2.85 米,高 4.3 米,由兩側方形石柱、石門楣及石砌屋頂構成。門楣上方石板壁面兩側雕刻四組一斗三星斗拱圖案。方形石柱前后置石雕牛腿,以承托石砌月梁及屋檐出挑。頂部由四塊條形石板作橫列并砌,其上施蓋小青瓦。下臺門占地面積 9.5 平方米。單檐坡頂。寬為 4 米,進深 2.34 米,高 3.7 米。臺門兩側石柱各 3 根,中間石柱較大。中柱柱頭雕刻呈斗拱狀。門楣為木質梁方。臺基呈束腰形狀。臺門由條石與自然塊石構成 , 石質柱礎置于石臺基之上。木質梁枋結構屋面,其上蓋小青瓦。浦洋上下……[詳細]
  百丈巖摩崖位于溫嶺市城東街道巖下村百丈巖南陡壁上。摩崖共題有四首詩,外有框,楷書,從東至西排列?偯娣e約為3平方米。第一首詩框高56厘米、寬38厘米,是一首七絕:“云根秀撥五龍巔,遙立兒孫滿眼前。取有天梯長萬丈,星漢何必問張騫!甭淇顬椤鞍讓惓鐬椤。第二首詩框高68厘米、寬40厘米,是一首五律,大致可以辨認:“□□□山曉,煙霞接舍濃。巖高昂白象,湖闊臥蒼龍。壁生離籠鳥,□□種□農,□□□□□,白鹿悅芳洞”。落款為“白岡陳崇為”。第三首詩從痕跡看是一首五絕,框高44厘米、寬40厘米,除落款“敬軒陳崇賓”可識外,余已不可識。第四首詩框高86厘米、寬60厘米,是一首五律,是四首詩中最清晰的:“青山……[詳細]
  天德堂位于黃巖區(qū)寧溪鎮(zhèn)炭場頭村 199 號,坐北朝南,為磚木結構四合院建筑。中堂三開間,重檐屋面,正脊兩端吻飾龍首,正脊中間豎置鯉魚青花盆一口,盆外周圍繞兩組龍鳳透雕。穿斗式梁架。廊檐為天花平頂,檐柱柱頭置出挑斗拱及象鼻形牛腿。東西廂房各為二層三開間,坡頂屋面,廂房與中堂主屋相連,二樓四面設回廊,廊檐地面鋪砌鵝卵石路面,呈各式錢文圖案。臺門朝東而建,呈八字形狀,木作構件雕刻精美。從建筑外貌看,中堂及兩廂系清中期建筑風貌,而南端堂門應屬民國時期的建筑,形制簡單。其臺門、廂房、中堂結構比較講究。天德堂老宅院建筑,有其獨特的風格。建筑主體朝南而建,曲徑通幽,需繞過外墻轉角經過小邊門,再進入大院,此類……[詳細]
  剎剞宮位于黃巖區(qū)新前街道牟村,坐北朝南,為清代建筑,占地面積 468 平方米。大殿為單檐硬山頂,五開間,通面寬 15.8 米,進深 7.7 米,明間寬 3.95 米。明間為四柱八檁,抬梁式梁架。明間四金柱為八角形石柱。檐柱為木質圓柱,廊檐上為卷棚頂。沿階砌筑條石。天井內置一座坐南朝北戲臺。歇山頂屋面,戲臺寬 4.5 米,進深 4.5 米,高 6.1 米。前檐柱為八角形石柱,戲臺三面四金柱額枋雕刻雙龍戲珠,上拱壁板透雕人物故事、仙鶴等圖飾。戲臺正面懸掛匾額,內刻“可以觀”。前檐柱柱頭置牛腿,戲臺頂為圓形藻井,戲臺兩側有“出將”“入相”門。門庭系三開間重檐建筑。中間為通道,卷棚頂廊檐。剎剞宮戲臺精……[詳細]
  敦福堂又名滋德堂、老當,位于黃巖區(qū)茅畬鄉(xiāng)下街村,坐北朝南,系三合院式建筑結構。老宅由正屋、東西廂房、照壁、臺門等構成。正屋為五開間,重檐硬山頂屋面。抬梁式梁架,廊檐為卷棚頂,檐柱置月梁與斗拱。東西廂房各為二層三開間,硬山頂屋面,廂房廊檐為平頂,檐柱石礎為素面。在正屋正前方,砌筑一座呈八字形的照壁,其墻壁灰雕花草、動物等圖案紋飾(部分已剝落),蓋飾瓦頂。照壁南面為原老宅的前花園,現存部分殘缺圍墻及半月形扇門。后天井內砌筑長條形水池一口,池壁塊石疊砌,四面設有望柱與欄板。天井內存老水井一口。敦福堂,房主牟中元,為乾隆乙亥年武舉人。其子牟則培子承父業(yè),開設當店,被百姓稱為“老當”。牟則培孫牟正非,畢……[詳細]
  江若幹宅位于黃巖區(qū)西城街道肇澤池巷中段,坐北朝南,大門臨肇澤池,清代建筑。建筑面積 926.8 平方米。平面布局由外臺門、天井、內大門、前三合院、后進七開間建筑及東北角附屬后院構成。正屋主體建筑通面寬 11 米,進深 10 米,明間寬 4.5 米。前后院落之間,用一道高墻相隔。前進三合院為二層木結構,正廳為三開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抬梁式梁架,坡頂,廊檐為卷棚頂,月梁置斗拱。后進七開間為二層樓木結構建筑,正房廊檐為卷棚頂,檐柱與月梁間砌動物花草透雕。東廊保存較好,江宅前后筑有磚砌高墻。江宅房主江若幹,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任福建龍巖知府,其父江騰蛟抗英陣亡。江宅建筑體量較大,仍保存有歷史……[詳細]
  忠節(jié)祠:位于新河鎮(zhèn)三邵村340號東面。坐北朝南,由臺門、正廳及左右?guī)拷M成的四合院。東西長21.5米,南北長19.6米,面積為414.54平方米。臺門為八字形,八字門兩邊有楹聯一付“大節(jié)在人間萬世綱常永賴,崇祠臨水曲四時俎豆長馨!遍T楣中嵌行書書寫的“忠節(jié)祠”青石匾,上面還刻著“中華民國拾壹年十一月吉旦”、“先賢靜學王公第十六世孫奉祀生留日法學士曾任陸軍部正執(zhí)法官溫處刑庭長紹興民庭長衢州地方推事乃升立”等字。左右?guī)繛槿_間單檐硬山平屋。正廳為七開間單檐硬山平屋,明間設有供臺供奉祖先牌位。天井中間有甬道連接臺門與正廳。據調查,忠節(jié)祠是為紀念溫嶺一位忠節(jié)名臣王叔英而建的。王叔英字原采,號靜學,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