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都江堰區(qū)旅游

都江堰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1、都江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紀,是中國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fā)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杰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兩千多年前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城西的岷江干流上。工程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作用![詳細]
青城山古建筑群
  道教用以祀神、修道、傳教以及舉行齋醮等祝禱儀式的建筑物,漢代稱“治”,今青城山即為漢末所建青城治。晉時稱仙館。隋唐以后稱“觀”或“宮”!稄V弘明集》卷十二唐釋明概《決對傅奕廢佛僧事》云:“張陵謀漢之晨,方興觀舍……殺牛祭二十四所,置以土壇,戴以草屋,稱二十四治,治館之興,始乎此也。”道書《要修科儀戒律鈔》卷十引《太真科》記有“立天師治,地方八十一步,法九九之數(shù),唯升陽之氣。治中央名崇虛館,一區(qū)七架六間十二丈,開起堂屋。當中央二間上作一層崇玄臺。東為陽仙房,西為陰仙房!睂Φ烙^建筑作了一般的常規(guī)法式。但青城山的道觀建筑,卻自有其獨特的風格。“它在選址、總體構成、平面布局、建筑空間處理和藝術特色諸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其中有許多方面在今天和將來的建筑創(chuàng)作中,仍然是可以借鑒的,十分有用的。例如……[詳細]
3、二王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王廟
  二王廟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們推崇他的恩德。(公元494年)僅塑李冰石像一尊。宋開寶五年(972),成都平原五谷豐登,人們懷念李冰疏江導水的恩德,增塑像李二郎石像一尊。宋、元兩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為王,故將崇德祠改為二王廟。從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明朝末年(1644),二王廟毀于戰(zhàn)亂,清同治、光緒年間(公元1862年至1908年),相繼修復。本世紀三十年代二王廟主體建筑毀于火災,再次重建!笆旰平佟敝校畋缸铀芟裼衷饨匐y,經(jīng)重塑金身,才為今日之所見。宋代以后李冰父子-為王,改稱二王廟,F(xiàn)存建筑為清代重修。自五代王建踞蜀后,因李冰父子相繼赦封為王,更稱今名。廟內梯回壁轉,亭殿交錯,飛檐疊閣,雄偉莊嚴。漫步其間,似入“先都”。壁間刊刻的“深淘灘,低作堰”等許多治水格言,是我國古……[詳細]
城隍廟十殿
  “自古府、州、郡、縣,各有守土,固恃宰治干顯,猶賴神贊乎幽”(清孫天寧《重修城隍廟碑》),這幾句話說明了城隍廟在舊時代的地位和作用。城隍廟座落在玉屏山麓,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住持張來翕“庀材鳩工,大興土木,重建殿宇,培修院臺。惟以余積支持,稍藉募捐資助。精一心以圖畫,歷三載而告成”!坝智覐V栽繁蔭,力謹維持。挺松柏之千章,郁青杉之十畝”(清•孫天寧《重修城隍廟碑》)。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廟毀于火。次年,灌縣知縣陸葆德主持重建。l940年前后對城隍廟又進行了維修。城隍廟背枕青山,座西向東,面向市區(qū),分上下兩區(qū),呈“丁”字形布置。據(jù)《增修灌縣志•圖考》載:城隍廟有主殿12重,配殿6重,牌坊5座,面積約3000平方米。下區(qū)有山門,山門兩側有樂……[詳細]
都江堰文廟及魁星閣
  文廟位于灌口街道文廟社區(qū)文廟街52號。始建于五代,明末毀,清康熙二十七年(168年)重建。乾隆43年大加整修,增建廟門、東西廡、鐘鼓樓、祭器庫、戟門、名宦祠、鄉(xiāng)賢祠、忠孝祠及泮池、萬仞宮墻等建筑,設教諭、訓導兩署于此。廟內松柏掩映,建筑莊嚴。大成殿坐西向東,占地面積558平方米,建筑面積307平方米。大殿為穿斗式木構架、重檐歇山頂建筑。面闊三間15.8米、進深五間11.4米、高15米,四周回廊,素面石作臺階,垂帶踏道。暮途窮泮池為條石砌筑,長17.8米、寬7.8米,后兩解成弧形,設拱橋三道,正中橋寬2.25米,兩側橋寬1.8米,原有石欄桿已全無,現(xiàn)設欄桿為砼欄桿。萬仞宮墻全長19.88米,高7.75米、厚0.73米,墻帽疊澀出檐,成廡殿式,墻身嵌入石刻萬仞宮墻大字,字徑1.56×1.6米,照……[詳細]
6、懋功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懋功寺
  “寶瓶寺”位于內江邊,距“南寺”約200米,創(chuàng)建于民國十四年(1925)。是為接待循“金川古道”——自金川向東南經(jīng)瓦寺土司領地,越鷂子山,經(jīng)水磨、老人村、漩口、麻溪,過二王廟前安瀾索橋,再循“灌松茶馬古道”進灌縣西門而來的回族商旅而建造的。據(jù)羅樹凡先生總纂的《灌縣志》(1991年版)記載:“寶瓶巷清真寺(也稱懋功寺或寶瓶寺),建于民國十四年(1925)為懋功(小金)籍教徒所建。該寺連同西北馬坊,共房屋兩院……”據(jù)考,同治初年(1862),懋功發(fā)生-,部分回族同胞遷徙到灌縣居住。宣統(tǒng)三年(1911),在四川發(fā)生了“保路運動”。在灌縣漩口袍哥舵把子姚寶珊的斡旋下,小金回族同胞跟隨姚寶珊下成都,積極參加了“保路運動”。四川大漢軍政府成立,參與“保路運動”的小金回族同胞回到老家,卻受到忠于清政府的當……[詳細]
大觀普照寺
  普照寺地處于茂密森林的青峰山,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現(xiàn)在的普照寺是在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后重建的,但依然保持了仙氣之感。一進入普照寺讓整個人都有一種遁入仙境的感覺,這里不想前山的那樣多的繁華,這里擁有的只有那一草一木,一花一人。這里的沒有過多的粉雕玉琢,有的是盡力的保存下這里最自然的樣子,很多建筑都是依山而建,不破壞周圍的一草一木,所有才有了那千年的白果神樹。信佛之人都認為在青山幽深處的寺院最具靈性,因此普照寺的出名之處也許就在于靈氣純正。在寺院內的樹木雖然十分高大,而且樹齡很多已逾百年,但都一樣的筆直高聳,從樹木可以看出這寺院內風很少,所以靈氣很凈。真是這些信佛或者佛教研究者的這些分析,讓四川青城山普照寺越來越有名,從2000年開始,吸引了很多大明星們到這里許愿還愿,如謝……[詳細]
飛沙堰(溢洪道)
  飛沙堰溢洪道位于金剛堤尾部、離堆前端,長約200米,高2.15米,其作用是當內江水量較小的時候,攔水進入寶瓶口,起著河堤的作用,保證灌區(qū)水量。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泄洪道”,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第二大主體工程。表面平凡無它,但功用巨大,通過巧妙的設計不僅能疏通洪水、分流,還具有強大的排沙石功能,是都江堰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尤其當夏季岷江水量充沛時,欣賞這一工程非常有感覺。到二王廟的那座山上俯瞰飛沙堰是最好的選擇。飛沙堰在魚嘴以下的長堤,雖然看上去很普通,但作用巨大,起到了泄洪排沙的功能,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在二王廟的那座山上,是俯瞰飛沙堰的最好地方。飛沙堰是春、秋、冬、三季是人們往返于離堆公園與索橋之間的行道坦途,洪水季節(jié)這里浪花飛濺,是內江的泄洪道。它的主……[詳細]
青城山上清宮
  上清宮是青城山里位置最高的道觀,宮內有老君殿、三清殿、文武殿和道德經(jīng)堂,香火旺盛,大多數(shù)游人到這里都會燒香祈福。道觀門口有觀日亭,適合觀賞日出。上清宮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頂約500米的半坡上,始建于晉代,現(xiàn)存殿宇建于清代同治年間(1862-1874年)。山門外西側石壁上刻有黃天鵠所題“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刻石。道觀門樓匾額上的“上清宮”三個大字,是蔣介石1940年手書。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純陽祖師和三豐祖師;三清殿供奉三清神像和三清弟子十二金仙;道德堂有楠木板壁,上刻《道德經(jīng)》全文;文武殿內祀文圣孔子和武圣關羽。宮內還有麻姑池、鴛鴦井等傳說遺跡。不遠處有跑馬坪、旗桿石,傳為明末張獻忠起義軍練兵遺址。沿上清宮后面的石級而上,就可以到青城峰頂,頂上建有呼應亭,是觀賞青城山日出、云海及……[詳細]
10、天師洞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師洞
  青城山天師洞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zhèn)青城村(青城山中心)。天師洞始建于隋大業(yè)年間(605~618),名延慶觀,唐代改常道觀,宋稱昭慶觀,清代始用今名,F(xiàn)存建筑主要系清康熙間重建,占地面積8132.5平方米,建筑面積5749平方米。建筑群坐西向東,不強調中軸線,依地勢和使用功能在總體上分為四個區(qū)域,在縱向和橫向布置成十多個大小不等、形狀各異、氣氛有別的院落,由曲折環(huán)繞的石道連接成一座完整的古建筑群。天師洞在選址、平面布局、建筑空間處理和藝術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均有較高成就;對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發(fā)展、演變,對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的營建,具有一定意義。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區(qū)內類型:道觀游玩時間:建議20-30分鐘電話:400-1151-222開放時間:冬季(12月1日-次年3月1日……[詳細]
11、安瀾索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瀾索橋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全長240多公尺,飛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業(yè)要道,是藏、漢、羌族人民的聯(lián)系紐帶。安瀾索橋: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毀于戰(zhàn)火。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xiàn)在的橋,下移100多米,將竹改為鋼,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坐落于都江堰首魚嘴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觀。岷江滔滔惡浪,沒有修建索橋前,民謠有“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之說。清嘉慶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魚腹。如此慘狀,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婦坐臥不安,他倆察看地形,翻閱建橋史料,請教當?shù)厮、木工人,報?jīng)官府,游說八方募集資金,清嘉慶九年五月帶領四鄉(xiāng)百姓動工建橋。橋尚未完工時……[詳細]
寶瓶口(引水口)
  寶瓶口是進入都江堰景區(qū)的第一個水利工程。實際上是李冰人工挖掘的一個寬不足20米的水渠,但卻極其關鍵,是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用以嚴格控制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流量。其從高處看像瓶口,故而得名,亦取“保佑平安”之意。俯瞰寶瓶口最好的位置是伏龍觀頂層,可觀濤濤江水穿過寶瓶口的盛景。望著那奔騰而下、純凈至綠的珉江,心中滿是對古人智慧的佩服。寶瓶口:寶瓶口起節(jié)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巖的一部分。由于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用時參考10-30……[詳細]
13、馬家窯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家窯包
  名稱:馬家窯包年代:唐、宋 類別:古遺址 地址:玉堂鎮(zhèn)鳳岐村8組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馬家窯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鎮(zhèn)鳳岐村8組,淺山丘陵區(qū),分布面積為5008.93平方米,為唐、宋時的青瓷系列窯場。窯形為斜坡式,由火膛、前后窯室和隔墻及煙道組成。下層窯具以支釘為主,下層以墊圈為主。窯包周圍遍地均是廢棄的青瓷片和窯具,其間散布著大量的廢棄窯爐。廢棄窯爐突出于地表,保存狀況良好。燒造方法以沙粒加支墊迭燒為主,器物內底多粗沙痕而極少支釘痕。此期出土的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風格。品種主要為瓷器和窯具兩類。瓷器有碗、缽、注壺、盆、匜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姜黃、青、淺綠、醬釉和綠、淺綠色乳濁釉等,以綠色乳濁釉最為多見。瓷片以圈足為主,有少量的餅足,還采集到一片玉壁底殘片![詳細]
羅家窯包
  羅家窯包年代:唐、宋 類別:古遺址 地址:玉堂鎮(zhèn)鳳岐村10組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羅家窯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鎮(zhèn)鳳岐村10組,淺山丘陵區(qū),分布面積為2439.66平方米,為唐、宋時的青瓷系列窯場。窯形為斜坡式,由火膛、前后窯室和隔墻及煙道組成。下層窯具以支釘為主,下層以墊圈為主。窯包周圍遍地均是廢棄的青瓷片和窯具,其間散布著大量的廢棄窯爐。廢棄窯爐突出于地表,保存狀況良好。燒造方法以沙粒加支墊迭燒為主,器物內底多粗沙痕而極少支釘痕。此期出土的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風格。品種分為瓷器和窯具兩類,瓷器的器型可見碗、盤、盞、雙耳小罐、注壺等。釉色有青、綠、藍綠、淺綠、醬、米黃、淺藍色乳濁釉等,以青釉、綠釉和淺綠色乳濁釉較多見,淺綠色乳濁釉的釉面多有細小的開片。窯具有墊……[詳細]
宣威門古城墻
  宣威門古城墻位于灌口街道南橋社區(qū)都江堰景區(qū)內,西街盡頭。始建于宋,明弘治間改土木結構城門為石結構,長約2千米,宣威門城墻占地面積13200平方米,城門坐南向北,重檐懸山頂,抬梁式建筑。高8.4米、厚11.2米,門洞為石作素面券拱,門洞寬5.05米(背面5.62米)、進深11.1米、前面高4.75米(背面5.42米);城垛寬0.8米、高0.57米、厚0.4米,垛洞:0.21×0.24米。城樓為木結構重檐懸山頂,面闊三間7米、進深二間4.1米、高二層10.5米,底層有回廊、寬2.7米;城樓東內側有石梯通至城上。石作城墻,西起斗犀臺,依玉壘山脊向東蜿蜒繞至城北今烈士陵園附近止,長約2千米,高約5.3、厚10~11.2米不等。宣威門城墻對研究明清時期都江堰城區(qū)的社會、歷史等具有較大的價值。2012年……[詳細]
魚嘴分水堤
  魚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qū)管理局內、東距城區(qū)1500米,為戰(zhàn)國末期秦昭王要位后期(公元前277年前后)蜀郡太守李冰率眾所筑。為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它包括引水、分洪、排沙相結合的渠首工程和有分有合、排灌兼用的渠道體系組成的水工建筑,以及相關的紀念性古建筑、古遺址。魚嘴分水堤是地形特點在岷江干流的江心修筑的無壩引水堤,因其象魚頭,故稱“魚嘴”。它把岷江一分為二,右側為外江,即岷江正流,主要功能為泄洪排沙;左側為內江,主要用于灌溉。它利用彎道環(huán)流的原理,巧妙的分流引水、排沙和自動調節(jié)水量。魚嘴西側外江河口正對上游河道凸岸,口寬僅96米;東側內江河口處于凹岸,口寬達130米。枯水季節(jié),岷江來水量小時,魚嘴上游段的水面比降為2~3‰,水流為緩流,內外江按河口的寬度比……[詳細]
青城山朝陽洞
  從四川青城山訪寧橋右行,經(jīng)臥云亭,就能到大小朝陽洞。小洞僅容十余人,大洞可容一二百人。洞穴正對東方,清幽雅致,傳為上古寧封棲真處。清光緒年間,四川按察使成都知府黃云鵠樂此清幽妙境,小住洞中參易。曾撰聯(lián)云:“天遙紅日近,地仄絳宮寬!辈⒎Q頌此地:“朝暉暮靄,溪月松風,大野平疇,連峰迭山獻實能移人情志,而蕩滌穢濁!彼凇缎〕柖从洝分姓f:“青城勝概,不可枚舉,而余獨愛朝陽洞。于西側一山洞尤愛之,以得朝陽最早故也。”20世紀80年代以來,青城山道教協(xié)會于此處依巖傍洞,擴建宮觀及瑯,環(huán)仙館。洞口門樓為懸空古建,洞中仍塑寧封真君及呂祖、邱祖、三官神像。抗戰(zhàn)期間,蔣介石曾來此暫居。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曾為古洞撰聯(lián)云:“古洞親迎光照耀,蒼巖時有鳳來儀!背柖,經(jīng)三彎九倒拐,登壯觀臺,可壯覽青城前山風光及……[詳細]
都江堰靈巖寺及千佛塔
  靈巖寺位于靈巖山頂,全名為靈巖觀音寺,寺內佛像基本以觀音為主。一路徒步上山,樹木郁郁蔥蔥,秋天到此,更能看到紅黃交錯,色彩斑斕,直至寺前的風景都很美。在千手觀音廟旁邊有棵銀杏樹,粗硬的枝干如手般向外伸展,故而名“千手銀杏”。銀杏掉落一地金黃,更顯古寺清幽。寺內的主體建筑是千佛殿,也是寺內保存最好、規(guī)模較大的一座古建筑,因殿宇周壁供置眾多佛像而得名。千佛殿始建于唐代,現(xiàn)在是明代重建的木結構建筑。殿內最引人入勝的是40尊宋代彩色泥塑,距今已近千年了,仍保存完好。它表現(xiàn)了40位高僧的不同形象和性格,尊尊動人,個個傳神,無一雷同。梁啟超曾有“海內第一名塑”的題字。千佛塔位寺東北角,建于唐代,為石雕鐘式塔,通高3米,底圍7.5米。塔身13層,皆雕刻佛像,共1054余尊,現(xiàn)存8百余尊,故名千佛塔。宋范成……[詳細]
龍王廟建筑群
  龍王廟建筑群分布在高出龍池水面約80米高的臺地上,面對碧波萬頃的龍池,背靠聳入云霄的高山。在浩大的空間容量中,精巧地構建了由廟門、祈雨臺、正殿和配殿組成的龍王廟建筑群。廟門設置在臺地的兩端,形成一個石欄環(huán)護的莊嚴祭壇。正中為漢白玉石砌成的八卦形圖案的祈雨臺,中央嵌著太極圖碩大“陰陽魚”,表現(xiàn)著“萬物負陰而搶陽”和“天一生水”的東方神秘文化的奧旨。莊嚴古樸的正殿巍然屹立在三層臺階上,黃色琉璃瓦的屋頂,在穩(wěn)重平實中顯現(xiàn)出飛動輕快的舒展姿態(tài)。殿內彩塑的黃、青、赤、白、黑五位龍神立像,采用擬人化的象征手法,表現(xiàn)著“五龍議治”的主題,共商如何適時布云行雨,保佑人間風調雨順、繁榮安樂。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龍溪鄉(xiāng)龍池鎮(zhèn)龍池國家森林公園內類型:古跡游玩時間: 建議0.5-1小時開放時間:8:00-18:00……[詳細]
青城山真武宮
  青城山真武宮年代:清光緒年間(1875—1908) 類別:古建筑 地址:青城山鎮(zhèn)青城村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青城山真武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前山景區(qū)西部、軒轅峰東絕壁下,東距天師洞400米。創(chuàng)建于唐,名清都觀、洞天觀,清乾隆十七年重建,改稱真武宮,現(xiàn)存建筑為清光緒年間(1875—1908)所建。建筑群占地1840平方米,建筑面積303平方米,坐西向東,四合院布局,沿軸線依次為山門、三官殿及左右?guī);建筑形式為混合式木梁架、懸山頂。三官殿面闊三間12.6、進深三間7.7、高6.49米;混合式木梁架,懸山頂、小青瓦屋面。建筑群右邊跨出臺地部分,采用了一列吊腳樓支承。基本保存完整。真武宮在選址、平面布局、建筑空間處理和藝術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均有較高成就;對于研究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