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石家莊市 > 趙縣旅游

趙縣文物古跡介紹

1、趙州橋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州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在河北省趙縣城南2.5公里處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業(yè)年間(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安濟橋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橋北端東側建造了“國際歷史土木工程古跡”銅牌紀念碑。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宋哲宗賜名,意為“安渡濟民”),位于河北趙縣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趙州橋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橋,創(chuàng)造了世界之最。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橋長50.82米,跨徑37.02米,券高7.23米,兩端寬9.6……[詳細]
2、柏林禪寺
柏林禪寺
  柏林禪寺坐落于河北省趙縣縣城(古稱趙州)東南角,與天下第一橋趙州橋遙遙相望,它最早建于漢獻帝建安年間(196-220),古稱觀音院,南宋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禪院,自元代起即稱柏林禪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據僧傳記載,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法師在西行印度取經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晚唐時,禪宗巨匠從諗禪師(趙州和尚)在此駐錫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響深遠的“趙州門風”,柏林禪寺因此成為中國禪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金代,這里一度改為律宗道場,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揚戒律達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詮宗律師。金朝末年,法傳臨濟正宗的歸云志宣禪師主持法席,柏林禪寺由此革律為禪,宗風大振;歸云禪師平生主持七所名剎,望重當時,現在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詳細]
3、永通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通橋
  永通橋為單跨圓弧敞肩石拱橋,橋面兩旁有正方形望柱22根,欄板下面的兩端墊在石墩上,中間懸空。板面有浮雕,內容以人物、花卉、鳥獸之主;橋欄桿上,雕有河神像,造型優(yōu)美;南北兩面的小墩上分別雕有飛馬和游魚,雕工相當精致,多為仿古之作,因小石橋在歷代均有修繕,所以橋上小石雕的風格手法也不盡相同。永通橋又稱小石橋,建于唐永泰初年,其結構形式和藝術風格與安濟橋極其相似,只是規(guī)制略小而已。永通橋相傳是魯班的妹妹所修,這里面還有一個故事,魯班兄妹二人打,-各造一座橋,看誰能先造好,天神見其辛苦,于是暗中相助,結果兩座橋同時于一夜之間修成,并一舉揚名天下。永通橋是一座帶腹拱單孔并列券敞肩式石橋,在橋梁“敞肩圓弧拱”的發(fā)展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橋長32米,寬6.34米,主拱券由20道獨立拱券并列砌筑而成,大券上……[詳細]
趙州陀羅尼經幢
  陀羅尼經幢位于河北省趙縣縣城內。趙州陀羅尼經幢是在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由趙州人王德成建造的,陀羅尼經幢全部用石料雕琢而成,共七級,平面呈八角形,高約18米,是中國現存石經幢中時代最早的一座,也是最高的一座。經幢的方形臺基上刻有“婦女掩門”、各種伎樂、菩薩、蟋龍、蓮花等圖案和花紋,線條圓潤、飄逸,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充分體現了當時高超的雕刻藝術。經幢上刻有陀羅尼,中間飾滿了佛教人物、經變故事等圖案。幢頂的寶剎是銅質的火焰寶珠,造型清秀素雅,衣紋華麗,是宋代造型藝術的佳作。經幢一般都是用石料雕刻而成,是鐫刻佛經的建筑物,這種形式的建筑物創(chuàng)始于唐初,以后日趨華麗,造型繁復,雕刻考究。趙州陀羅尼經幢無論從造型上還是紋飾上都可列為經幢建筑之首。1961年趙州陀羅尼經幢作為北宋時期的古建筑,被國務院……[詳細]
趙縣古城墻遺址園
  趙縣古城墻遺址園,是石家莊市唯一一處以古城墻保護為主題的公園。公園占地140畝,充分利用殘存的古城墻和護城河,以古趙州十景中的“南畦稻熟”“洨川環(huán)翠”為主題展開設計。在公園建設中注重融入歷史和文化元素,使文物保護與娛樂休閑相得益彰。城墻是中國古代城市傳統(tǒng)防御設施。趙縣(古稱趙州)早在春秋時期,晉國于此設置棘蒲邑,此為古城之始。而后,朝代更易,戰(zhàn)亂頻仍,城垣設施愈筑愈固。至宋代,城垣輪廓初定!豆饩w趙州志》載:“州城,土筑,建置莫考;┒晌宄,垣崇三丈二尺,周環(huán)十三里有奇,炮臺六十有二,女墻崇五尺,加堞二千八百八十有一。東垣七百四十八丈,……南垣繩直四百九十六丈,門居丁未之間,西垣七百四十九丈,……北垣四百一十九丈,……壕闊十丈,深十尺,繞城四周,匝水汪洋。”整個城垣凡四門,……四門皆為重……[詳細]
古宋城址
  宋子縣,戰(zhàn)國時越邑,形成于公元前770年!妒酚洝ぱ嗾俟兰摇费嗤跸菜哪辏醺狗ペw,王自將仿軍隨軍至宋子。公元前228年被秦占領,始為宋子縣!敦菘蛡鳌贰扒販缪,高漸離匿作于宋子,”即此。西漢初,劉邦封許瘈為宋子侯,宋子縣升為候國;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廢國復縣,屬巨鹿郡;王莽時,宋子縣短時稱為宜子,后漢廢;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復置宋子縣,仍屬巨鹿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又廢;隋文帝開皇初(公元581年)又置宋子縣,屬趙郡;隋煬帝大業(yè)三年(607年)宋子縣并入平棘縣。宋子城遺址在今河北省趙縣東北部,距趙縣18公里的韓村鎮(zhèn)宋城村,故城遺址東西長700米,南北寬550米,占地38.5萬平方米,城墻高4米,底寬6-10米不等,最高處約4米。城址四周的田野里,分布著封土高大的幾十座墓……[詳細]
趙縣宋村遺址
  宋村遺址位于趙縣趙家莊鄉(xiāng)宋村西700米處。遺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南北長116米,東西寬75米,面積約9000平方米,文化層厚度5米。因早年挖土,遺址四周呈斷崖狀。據《趙州志》壇廟載:“西林寺在宋村西,崗高聳而上平廣闊二十余畝。”今崗約存13畝,四周挖去很多。崗上現存元代西林寺六角磚塔、殿址和殘石佛。塔東有一土丘,相傳為李左車墓。 土崗四周暴露很多陶片,曾采集到商周陶鬲口沿、陶鬲足、石鐮、石斧、石鏟等。此地夏屬冀州之域;商為商王直統(tǒng)地(《唐云明考古論文集》);西周屬高邑轄地;春秋稱棘蒲(今趙縣城),先后屬鮮虞國、晉國;戰(zhàn)國初歸中山,后屬魏、趙;秦屬鉅鹿郡,漢置平棘縣,屬冀州刺史部常山郡所轄。此遺址有明顯的商周文化層,大約戰(zhàn)國以后廢棄。元代在遺址上修建了西林寺。宋村遺址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考古……[詳細]
禪林寺舍利塔
  禪林寺舍利塔位于河北趙縣高村鄉(xiāng)西大里寺村,距縣城約二十公里。古塔建于元順帝至正九年(1349年),全稱“禪林寺主持普明凈慧大宗師桂嵓和尚舍利之塔”,F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幾經顛簸終于來到西大里寺村,在熱心村民的指引下很快找到古塔,然而原址僅存有古塔的須彌座部分,原來94年古塔曾經被盜,周圍村民聽到動靜嚇走了盜賊,部分古塔構件被盜賊帶走,還有一部分拆下沒來得及帶走的塔身現存放于村民家中,后來這伙盜賊被抓,追回的塔身存放于縣文物部門。好端端一座古塔已經被分割三處,縣文物部門曾打算把古塔遷移至趙州橋公園內保護,因遭村民反對而未能實施,F存于原址的須彌座市八角形,各面雕刻有伎樂及裝飾花紋,可以看出石塔雕工精良。為防止再次被盜,村民在須彌座周圍修了一圈矮墻保護。希望這座身首異處的古塔能夠早日恢復……[詳細]
趙縣大觀圣作之碑
  位于河北省趙縣縣城內,刻于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該碑青石質,首身一體,碑身高大,刻工精致,通高5.14米,寬1.38米,厚0.38米。橢圓形碑首。碑額雕七龍蟠頂,左右各三龍,龍頭向下并列于碑側,龍身向上翻卷、纏繞、穿插;另有一龍頭部出額陰正中,兩前腿環(huán)抱兩側的龍腿,兩后腿出額陽,兩爪環(huán)抱火珠;從碑陽看碑額僅見雙龍。額中陰刻大觀圣作之碑6個楷書大字。碑身四周淺刻兩方連續(xù)卷龍纏枝牡丹圖案。碑文陰刻,正文20行1013字,說明3行76個字,落款4行169字,共計1258字,現殘缺69字。龜趺座。碑身上部有斷裂。大觀圣作之碑是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立于宮學、太學、辟雍和各郡縣的圣旨碑。大觀元年(1107年)三月,宋徽宗下詔建立八行取士科,同年九月二十八日,資政殿學士兼侍讀臣鄭居中奏乞以御……[詳細]
許家郭漢墓
  許家郭漢墓,原稱“廉頗墓”,位于趙縣楊家郭村東,許家郭村北200米處。墓丘高達7.5米,南北長達60米,東西寬50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墓表封土部分完好,侵蝕破壞不大。墓丘南坡遺存二殘石龜跌座,傳說系明、清縣吏為“廉頗墓”所立碑石,但碑失無存。經古墓出土的文物看,屬西漢陪葬品,所以“廉頗墓”顯系訛傳。后鑒定它是一西漢大型古墓,墓主人可能是一位相當有身份的武職官員。該墓高大,占地寬廣,雖曾被盜,但仍具有相當的歷史、藝術及文物價值。1993年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各子墓群
  各子漢墓群位于河北省趙縣東北部各子村一帶,墓群以各子村北為中心,分布在西北至東南長約8公里、寬約5公里的區(qū)域內,包括各子村、宋城村、大馬村等村莊。據有關資料記載,各子古墓群封土高大,多為多室磚墓,結合墓群出土器物分析,各子墓群的主人當是漢代,傳說為宋子侯(許姓)及其家族墓。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漢墓群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文物普查表明有古墓43座,現存36座,其中25座己受到人為破壞。從破壞的古墓看,多屬東漢時期![詳細]
柏林寺塔
  柏林寺塔位于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內。柏林寺塔,又稱“從諗禪師舍利塔”、“趙州塔”、“真際禪師塔”等,建于元天歷三年,為紀念唐代禪宗高僧從諗禪師,修建此塔。塔額為“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塔為磚木實心結構,共八角七層,高約30米,坐落在高達2.5米的方形臺基上。臺基分上下兩層,下層石砌、上層磚砌。塔的下部為磚制須彌座。須彌座上部用磚仿木構,做出斗拱、平座。平座上浮雕圍攔、格子柵欄和花卉等裝飾圖案。以四層仰蓮承托塔身的第一層。塔身第一層的高度約占全塔總高的三分之一。東西南北四面以磚刻壺門,另外四面以磚刻格子棱窗。正面有石匾,上用楷書陰刻“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十六個大字,左側楷書陰刻“天歷三年孟春上旬吉建”十個小字。塔一層飛檐用木制,二層至第七層改用磚雕。出檐長度逐層收斂,……[詳細]
雙廟遺址
  位于今敬仲鎮(zhèn)雙廟村西,東西約800米,南北約250米,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并進行了發(fā)掘。文化層厚2.5米左右,發(fā)掘出土的器物中,多為商代時期遺物,并發(fā)現了完整的商代陶鬲。保護范圍: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標志為基點,向東295米,向南150米,向西45米,向北8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外擴30米![詳細]
14、李憲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憲墓
  李憲墓,是北魏驃騎大將軍、定州刺史重臣李憲的墓穴。北魏驃騎大將軍、定州刺史李憲一直被趙縣人民視為自己的驕傲,李憲去世后葬在現趙縣高村鄉(xiāng)段村村東,如今李憲墓已成了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